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养生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路志正重脾胃调五脏六腑十八字诀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1-04
路志正(1920-),字子端,号行健,河北藁城人。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顾问,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名誉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心病专业副主任委员。2009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国医大师”。从医6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外科等亦有很深造诣。主编著作有《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中医内科急症》《路志正医林集腋》《实用中医心病学》等。
 
路老重脾胃调五脏六腑十八字诀
持中央,运四旁
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
纳化常
 
1.持中央,运四旁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故“中央”即指中焦脾胃。“四旁”并不局限于四肢,除“中央”脾胃以外的其余脏腑、十二经脉,甚至运行于全身的气血津液等均属于“四旁”范畴。路老认为:持中央可以“生养气血”“滋养五脏”“生长肌肉”“束利机关”“通利孔窍”“滋养脉络”,故调理脾胃是治疗各种疾病的重中之重的核心。

治疗特色:善调升降,“动”中求衡。路老治病侧重脾胃,善从脾胃着手治疗五脏六腑的疑难病证。而调脾胃又首善调升降。因为路老的学术思想最重视“动中求衡”,认为生命在于“动” ,动而不止则变化生。
远刚燥,药取轻清展气。堆积的病理产物非单纯化痰行气、利水、消积、活血所能除。关键:如何恢复脏腑的自身功能,使脏腑“动”。路老使之动的方法:不用蛮力、不用刚燥、善以巧制胜。多用花蕊卉穂芳香之品、以轻清展气。如八月札、娑罗子、玫瑰花、绿萼梅、玉蝴蝶、金蝉花或蝉衣等轻清之品。

2.调理脾胃的具体方法——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

2.1.怡情志
《素问》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病变以气机失常为病机,主要损伤肝、脾、心。而脾居中属土,为五脏六腑之源,最终必为情志所伤,致纳运不常,升降失调,诸病由生。情志不畅易产生腹胀、嗳气、呃逆、纳呆、痞满等脾胃症状。现代疾病特点:饱食多饮,情志所伤,滞而多郁。多因滞而虚,又因虚而滞。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运化者不得运化,气、血、痰、火、湿、食等代谢物积聚,最終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路老常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之法治之。常用药物有:娑罗子、八月札、绿萼梅、素馨花、玫瑰花、香附、佛手、槟榔等。八月札为本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本通的果实,主要产于江苏、湖南、湖北等地,药性微苦、平,归肝、胃、膀胱经,能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食性本草》云八月札“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娑罗子又名苏罗子、开心果,为七叶树、天师栗的果实或种子,产自河南、陕西、江苏、浙江等地,性甘温,归肝、胃经,能疏肝理气、宽中止痛。《药性考》云其能“宽中下气,治胃脘肝膈膨胀,疳积疟痢,吐血劳伤,平胃通络”,《本草纲目拾遗》云其“治心胃寒痛,虫痛”。八月札与娑罗子均归肝、胃经,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作用。八月札甘寒而娑罗子甘温,两药配伍使用,对胸闷胁痛,脘腹胀痛等症有良好的疗效,且行气而不伤阴,故为调理脾胃之良药。绿萼梅又名白梅花,产自我国西南部及台湾地区,性平,归肝、胃、肺经,舒肝和胃、化痰理气而不伤阴。《饮片新参》云:“绿萼梅平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素馨花为木犀科茉莉属植物素馨花的花蕾,主产于云南,性平无毒,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岭南采药录》云“解心气郁痛,止下痢腹痛。”玫瑰花,主产于江浙地区,性甘、微苦、温,归肝、脾经,能理气解郁,和血调经,《本草再新》云其能“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路老喜用此类药材,因其香气芬芳,可理气舒郁,怡人情志,不仅可以入汤剂煎服,亦可直接代茶饮。

2.2调升降
路老善调升降,主张升阳不犯上、和降不伤中。降下多用枳壳、枳实、厚朴、牛膝,且牛膝用量为大。升上多用桔梗、葛根、防风,认为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而无伤津耗阴之弊。除逆流挽舟外,不主张多用羌活、升麻、藁本等风阳之品,以今人气躁、多郁,阳浮多亢,用之则易引少阳风火蒸腾。
健脾升阳。升散药力过强,易耗损脾气脾阳,使脾气下陷益甚,故治疗时切不可专事升提而不补益不足之脾气脾阳。路老治疗脾气下陷证,常以健脾为主,佐以升阳。具体药物常以太子参、炒山药、薏苡仁等甘淡之品与柴胡、葛根、芥穗、桔梗等升提药配伍。对于脾气下陷轻症,选用芥穗、桔梗等性散上行之品即可,重症可使用柴胡、葛根、升麻等升提力量较强的药物,或直接使用既能健脾又能升提的党参、黄芪等药。
太子参药性甘、微苦、平,归脾、肺经,能补肺脾之气,兼能养阴生津,性略偏寒凉,属补气药中清补之品。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既是药品又是食品,能够长期服用,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两药能补气生津而不滋腻碍胃,故为路老常用的健脾补气药。
芥穗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花穗,辛,微温。归肺、肝经。荆芥属发散风寒药,能够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用能止血,常用于风寒、风热表证,麻疹初期疹出不畅等病症。芥穗具有荆芥的全部功效,且更长于祛风。桔梗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常用于肺系疾病中。路老应用芥穗、桔梗这两种具有升提之性的药物与甘淡补脾的药物配伍,能补脾升提又不过于辛散上行,临床效果颇佳。
降逆和胃。枳实、厚朴药对:厚朴能宽胸利膈、化湿开郁、降逆理气,枳实长于破滞气、行痰湿、消积滞、除痞塞,两药配伍,相须为用,共奏降气除满之功。苏梗、藿梗药对:苏梗可行气宽中,理脾胃气滞,藿梗芳香化湿,“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二药相伍,降气和胃止呕效佳。旋覆花、代赭石药对:旋覆代赭汤为《伤寒论》中治疗胃虚痰阻痞证之名方,此药对对胃气上逆,嗳气频作有良好的疗效。《伤寒论》中用代赭石一两以降上逆之胃气,临床上可通过增加代赭石的用量来降肝气、膈气之上逆,治疗顽固性呃逆。枇杷叶、旋覆花药对:枇杷叶能清胃热、降胃气而止呕吐、呃逆,《名医别录》云其“主卒啘不止,下气”,旋覆花善降胃气而止呕噫,又可化痰,《药性论》云其能“开胃、止呕逆不下食”。两药药性平和,不似代赭石性苦寒质重坠,故为路老降胃之逆气的常用药对。
调气用梗,宣散用叶。路老重视宣降,多配合具有宣散、宣降的梗、叶之品。路老认为梗偏宣降、如苏梗、荷梗、藿香梗;而叶偏宣升、如苏叶、藿香叶、薄荷叶、荷叶、橘叶,或使花、穗,如芥穗、金蝉花、玫瑰花等;亦有梗、叶、穗合用之時。可使升降相因,巧于散中求降、散以降浊、散以舒胃、散以缓急。是用轻虚之品而去壅滞之实,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
调脾胃升降之中善与和解少阳枢机同步.柴胡剂、温胆汤、蒿芩清胆汤等参入疏调脾胃气机之中.
路老认为,调节升降是动中求衡的关键。少阳主升脾亦主升,但脾升有赖于少阳之助。补中益气汤中用柴胡,是引动少阳升发之气,以助中气之升清。因此、路老在调节脾胃升降之际,毎多参入适量柴胡或青蒿以舒达生发少阳之气,增其气机运转之力;或温胆汤中配伍柴胡、蒿芩清胆汤中合取三仁汤意,以增其纵横上下、通达表里之妙用。路老指出,临证用药时切不可片面使用升药或降药,而应升降结合,健脾升阳时需佐以理气降逆之品以防升提太过;和胃降逆时亦需佐以益气升阳之品以防降气太过。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时,以辛味药升提,苦味药泻下,辛开苦降,升降并用,常用药物有半夏、黄芩、黄连、干姜。木香、砂仁、陈皮、乌药,炒枳壳等理气药能升能降,故在调升降治法中最为常用。

2.3 顾润燥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始安”(《临证指南医案》)胃属燥,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脾胃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脾为湿困,运化失健,则气血生化乏源,水湿痰饮内生;胃为燥伤,胃阴亏虚,则虚热内扰,胃失和降。故调理脾胃,不仅要调其升降,亦要顾其润燥,以燥湿相济,健脾和胃为主要治法。对于脾为湿困之证,路老常用藿梗、荷梗、佩兰、厚朴花、白蔻仁、杏仁等药芳香化湿,祛湿而不过燥,必要时佐以茯苓、薏苡仁等利水渗湿药给湿邪出路。
藿梗、荷梗药对:荷梗又名藕杆,为莲的叶柄或花柄,性苦、平,入肝、脾、胃经,能解暑清热,理气化湿。《施今墨对药》云,擅长于理气宽胸和胃,善治外感暑湿,胸闷不畅,又能通气利水,以治泄泻、痢疾、淋病、带下;藿梗芳香化浊,“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两者配伍共奏祛湿和中之功。杏仁、薏苡仁药对:杏仁质润多脂,润燥又可降气,偏走上焦,薏苡仁甘淡,可渗除脾湿,健脾益胃,偏走中焦,两者合用,肺脾同调,水湿之邪无以生,祛湿理气甚效。苍术、白术药对:两药古时不分,统称为“术”,均有健脾和燥湿之功效,然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多用于脾虚湿困偏虚证者,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用于湿浊内阻偏于实证者。两药协同可加强健脾燥湿之力,故为常用药对。
重视滋养脾阴。脾阴是脾脏磨谷消食,运化水谷,化生营血津液,营养肢体,濡润九窍的重要物质。脾阴虚常见食少纳呆,脘腹胀满,食后更甚,唇干口燥等症状;而胃阴虚常见胃脘烧灼,消谷善饥,饥不欲食,口干喜饮等表现。脾阴与胃阴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故两者即可单独出现,亦可相兼为病。路老在临证用药时,多用以甘凉、甘平濡润之品,滋脾阴常用山药、莲子肉、白芍等药,养胃阴常用麦冬、玉竹、南沙参、石斛等药,并佐以绿萼梅、佛手花等理气不伤阴的药味以促运化。阴虚不能濡养脾胃经络而致胃脘疼痛,可以予《伤寒论》芍药甘草汤,以炒白芍和炙甘草酸甘化阴,滋阴养血,缓急解痉止痛。与“调升降”法类似,在“顾润燥”时亦不可片面使用燥湿药物或滋阴药物。路老指出,脾恶湿,治胃不宜过于润降,过则伤脾;胃恶燥,治脾不宜过于刚燥,过则伤胃。燥湿之时佐以滋阴润燥之品,滋阴之时佐以芳香辛燥之品,则燥湿相济,相得益彰。

3.纳化常
 
纳化常,即保持胃的受纳、脾的运化功能的正常。纳化常则气血得养,五脏得滋,肌肉得长,机关得利,孔窍得通,脉络得畅。因此“纳化常”是“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的目标,是“持中央”的最终目的。
 
路老在治疗任何疾病时都以调理脾胃,顾护脾胃生机为治疗核心,治法上讲求肝脾同调,升降相依,燥润相济,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消补兼施,药味的选择平和而轻灵活泼,切中病机,使脾胃功能逐渐恢复,最终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我们在治疗脾胃病及各种慢性病、疑难病过程中,亦应效法路老“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十八字诀制定具体治则治法,围绕“持中央,运四旁”这一核心,辨证使用“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三大治法,以最终达到“纳化常”的目的。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