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养生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药香囊的形制与功用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12-08
 杨贵妃引发的香囊秘史
 安史乱起,唐 玄宗带着杨贵妃一行人仓皇西狩,马嵬坡六军不发,唐玄宗牺牲了杨贵妃的生命,杨贵妃被绞杀后,尸体被匆忙就地埋葬。待到收复西京以后,唐玄宗派人悄悄将她的遗体移葬,发现贵妃的遗体只剩下莹莹白骨一架,  唯有临死时佩戴在胸前的香囊还完好似昔。垂垂老矣的太上皇玄宗见到香囊睹物思人,他把香囊装入衣袖,不禁老泪纵横。后来有诗人还写下诗句:
 
   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
   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香囊来啦
 香囊作为一种极具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表现特色的物品,蕴含有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和历史风情。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外在形制、材料到内在的蕴涵、象征,无不由简至繁。
 
  色彩 凸显,传情达意之功用被更广泛地接受。 
 
生改变 ,“礼制”色彩逐渐消失;“民俗” 
 
香囊逐渐被“   平民化”,其功用也随之发
 
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   上层社会使用的 
 间里被 视为特定阶层身份、地位的象征。 
 作为礼制之一部分的香囊,在很长一段时  
香囊的身世
 
香囊的这一身份演变过程是缓慢却持续的,展现出中国物质文化发展史的独特的一面。
 
 香囊 知多少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种物品往往能衍生出超出其自身的意蕴和文化内涵。历史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实物与其蕴含文化之间的种种关系,在于通过实物研究来丰富古老的传统文明,使之历久弥新。 我们将从这一角度出发,来研究中国的传统“饰物”——香囊。
 
香囊作为一种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蕴含有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和历史风情。目前,学术界对香囊的研究多从中医药学角度出发,以研究香囊在医药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另外,就其艺术形式如刺绣、制作工艺等方面亦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探讨。
 
然而,涉及香囊在中国历史中的演变及其所具有的历史意蕴之相关研究则稍显单薄。故 我们将从物质文化史的角度切入,  介绍香囊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文化蕴涵。 
 
 
1
 香囊的形制与功用
 香囊,又名香袋、香包、荷包、容臭和花囊等。《易·坤》记曰:“括囊。”《周易正义》释此曰: 容具。一些囊能够随身佩戴,方便储物携带,古人亦称之为佩囊。王树金等著《马王堆汉墓出土香囊的探究》一文指出:“香囊属于佩囊的一种,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
 
 香囊本由佩囊发展而来,在囊中放入香料,并冠以“香”字,一为其内含香料,味芳香;二亦显文雅。但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香囊”一词便具有越来越抽象的意义,并非只有囊中盛放香料才叫香囊,而一般雅称很多盛放小件贵重物品的囊袋都为香囊。“香囊”一词在文献中明确出现于汉魏时期,东汉繁钦在《定情诗》中写道: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第一次明确提到“香囊”,以佩戴对方所赠之香囊来表达对双方真挚的感情作为中国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香囊本身具有极高超的制作工艺,其刺绣、案、形制和香料种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其功用大抵有:实用、装饰、礼制、传情、防疫等。
 
 
2
    香囊的形制与寓情
就香囊的制作材料而言,可谓十分丰富,以玉、金、银、翠、丝等为主。 ”“怀香袖兰”,“袖底生香”,香囊便带有含蓄又诱惑的魅力。情思相绕,心意相通,眷恋相盼,悠悠相诉。临别之际,以此物相赠,惟愿君心如故,不忘情意;明珠香囊,以表我心。芳香满怀诗意拳拳,殷切之情,溢于言辞。小小香囊,实为传情之佳物。
 
《晋书·贾午传》载有一则因香囊而成就的千古佳话:
官宦之女贾午与当朝青年才俊韩寿互生爱慕,并以西域的香料赠予韩寿, 怀揣异香的韩寿在入宫上朝之际引起贾午之父贾充的注意,进而了解到二人之间的情意,最终成全了他们。 此即为“韩令偷香”典故的由来 。香囊为礼,寄托情谊由此而盛。
 
 这里所述香囊,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常见丝质、布艺香囊而是一种金银器物。 据地宫内《物帐碑》记载,唐禧宗供养的“香囊两枚,重十五两三分”。以其中鉴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香囊为例, 该香囊为银质,呈球形,由上下两部分扣合而成,上者为囊盖,下者称囊体,二者以铰链、勾环相连。整体鎏金带有纹饰,以花叶飞蜂为主,蔓草为配,制作精致,香气从花叶间预留镂空处溢出。更值得称道的是其内部装置,颇为巧妙,以活轴铆接的手法使得置香盂与外壁在连接的同时又不完全受外壁的翻转所影响 。香囊在转动之间,由于内部活轴的存在,置香盂不会发生反转,香料也就不会倾洒,其原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陀螺仪。
 
香囊形制多样,常见的呈圆、方、倭角、葫芦、石榴、方胜等形状,大多为两片相合,中空置物,以药物、香料为主。
 
马王堆汉墓考古中曾出土过四件囊,这四件香囊均以桑蚕丝制成,就其纹饰而言,除在缝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必要纹饰外,另有手工绣的精致信期、乘云绣纹饰,使得香囊整体看起来精美华丽,工艺精湛,是现今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香囊实物之一。
 
 从其形制以及制作方法来看,这些香囊之间的差异并不大。以腰部穿带为界,上部为素绢所制;下部以香色罗绮、“信期绣”缝制。 “信期绣”由“忠可以写意,信可以期远”而命名,故可知其来历应与香囊传情达意、互为信物这一功用有关。
 
 
3
  香囊 绣品
香囊绣品的图案由朱红、浅棕红、深绿、深蓝和淡黄等各色丝线绣成,其纹饰由浅棕与朱红两色的流云构成,其间以绿色草蔓以及朱红花瓣相配。 同时由于香囊形制的多样,其纹饰的表现形式亦颇为丰富。它可以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物体加以想象整合,形成一种新的符合人们审美与意愿的图案。
 
如在香囊图案中有一种三足鸟,由水中的阴阳鱼围合,一方面迎合了古代的阴阳学说,另一方面展现了中国古人对鱼和鸟生殖能力的崇拜,是传统多子多福观念的体现。另外,一些常见 如以“牡丹”象征“富贵”;“蝙蝠”取“福”之意;佩“五毒”香囊(即蝎子、蜘蛛、壁虎、蜈蚣、蟾蜍)以驱邪等 。
 
另外从宗教方面来看,以在甘肃省华池县华池双塔寺发现的金时香囊为例,这一香囊被人称为“千岁香包”,其纹饰颇为精致,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以梅、荷及缠枝花为刺绣主体并加以变化作为纹饰,概其是以佛教教义为基础,带有“西方净土”之意,其所绣变形梅花自唐起即作为佛胸前的吉祥标志为人们所识。
                     
香囊纹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实物象征类,二为典故寓意类。前者多运用谐音、借文字、吉祥物、宗教象征等为纹饰  制成相思物、平安物等 ;后者则取自神话故事、小说传奇、历史典故等,借助故事中的内涵表达或吉祥、或美满、或忠义的个人情感。
 
4
香囊的功用、价值
香囊随其内装物品不同,功用亦有所差异。如以香料充之,仅可为熏香之用;但若辅以药材,则有治病防疫之功效。 当然还可以用 来装东西发挥它的实用性。此外,香囊还具有作为饰物的观赏价值。
 
中国的香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故而香具亦随之繁荣。香囊以其轻便小巧,制作精美而成为古代中国最为普遍、最为人们所接受的香具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人们天然对“香”带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喜爱、欣赏及向往,认为“香”代表着“美”和“善”,于是焚香、佩香自然而然成为社会所推崇的行为,为世人所喜。将传统农耕文明中的纺织技艺融入这一行为追求,精美的香囊便应运而生,内含香料,外绣纹饰,皆可随自身喜好而定;熏香的同时,又可作为佩饰。
 
5
  中药 香囊
 香囊因其内含之物如香料等,而具有熏香之功效;换言之,若以药物充之,则其药用医理之功效亦是不容轻视。人们可针对不同的病证进行不同药物的配制,放于香囊中, 可以治疗、 预防疾病。时人多将之称为“药物香囊”。
 
一般以中草药作为原料,可用于配制药物香囊的草药大致有: 
 
 薄荷、冰片、樟脑、茉莉、石竹、桂花、菊花、防风、香风茶、甘松、三蔡、白芷、月桂、乳香、留兰香 
  璐香、扭香、丁香、芳香、招陵香、木香、苟香、冬青油、植香、菌香揭、槟榔、连香、豆趁、沾香、白及、没药、艾叶、银花、苍术、香附、灵猫香 
 
《周礼》中有 “莽草熏之”“焚牡菊以灰洒之”等利用香药防止虫害的记录。 可见,古人多制作香囊、药枕,在其中充以香料、药物, 以达到驱邪、辟疫之功效。 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有“取雄黄如枣核,系左腋下,令人终身不魇寐”的记载 。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右七味, 末之, 以蜜蜡和为丸, 如弹子大,绛袋盛, 系臂,男左女右,及悬屋四角,晦望夜半,中庭烧一丸。”
 
                           
香囊的礼制文化角色
 
早在上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佩戴香囊。《礼记·内则》载:“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问何食矣?若已食则退;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具。” 这里的“容臭”即香囊。
 
此时的香囊已经具备了一定意义上的礼仪功能,拜见长者时佩戴香囊,避免有秽气触犯他们,以示敬意。 因此人们对于香的追求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
 
香囊的功效由其内含香料所决定,有些香料的配比具有防腐的功用,这就使得香囊也常被做为陪葬品,与墓主同葬;另一层面,香囊香气馥郁,贵族死后以之陪葬也是对香的温纯、美好的一种贪恋。 香相对于具象的物体而言,带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美感,氤氲流荡的幽香,使之被视为无形的精神层面上最美好的象征。
 
香囊的礼制作用集中体现于它被纳为服饰制度的一部分,一般称为“鞶囊”。 其以形制、用料、颜色等严格的等级规定以标示佩戴者的身份,成为一种地位的象征。  南北朝时期,据《通典》记载:“(北朝)鞶囊,二品以上金缕,三品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六品彩缕,七八九品彩缕,兽爪鞶。官无印绶者,并不合佩囊及爪。”  由此可见,鞶囊作为服饰礼制的一部分,本身的实用性并非重点,而是身份地位的有力象征。
 
后随着纺织业等相关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朝临安市街出现专门出售前代用于公门的香囊的商铺。日常生活中的香囊品种也趋于繁多,制作工艺日趋精湛,多有名为“香袋儿”的商品。可见随着香囊使用的频繁和使用阶层的下移,服饰礼制中鞶囊的地位大幅下降,其标识身份的礼制观念亦有所淡化, 后期则更多使用于民俗礼节之中,如定情、成婚等事务中常以香囊相赠寄托情感。
 
 
香囊的民俗文化色彩
 
说到香囊,必然要把它和端午节联系起来。 佩戴香囊素有避邪驱毒之效,五月俗称毒月,而农历五月初五又称中天节、端午节 。端午日的香囊一般内含有朱砂、雄黄、香料等物,可以防止毒虫侵扰,避邪驱毒。原来香囊以丝帛裹,后主要以五色丝线相系成形,概因五色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有驱邪之用,青、白、赤、玄及黄色,此五色合于五行学说,分别代表着五行之中的木、金、火、水、土;同时,又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以其所蕴五方神力驱秽祛邪。 宋代《太平御览》记载:“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端午日这两种香囊的佩戴意在辟邪驱瘟,然囊中所盛之物却并不拘泥,可以是用以吸汗的蚌粉,亦可是驱虫的雄黄等,再有驱邪的灵符也相当常见。这概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而有所差异。及至以香料充之,再用五彩丝线制作,馨香靓丽的同时亦具有辟邪之意。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