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养生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巧用食物驱寒意 御寒误区逐个数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12-03
专家:驱寒宜多吃羊肉、鲤鱼等甘温食物,淋雨之后喝碗姜茶可预防感冒
 
最近一周,严寒突然伴着冷雨袭来,让久违了寒冬的南方人措手不及。最近,因为天气寒冷,不少市民减少外出活动,尽量“猫”在家里“叹”暖气;不得不外出的人则“全副武装”,里三件外三件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有的甚至连口罩都戴上;还有不少人提倡喝高度酒来御寒,甚至认为喝得越多越能暖身子……
 
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陈瑞芳指出,上述种种做法其实都走入了御寒的误区。
 
御寒误区逐个数
 
误区一:天冷就应“猫冬”
严寒来袭,不少人开始减少外出,“猫”在屋里不愿意动,甚至因怕冷终日紧闭门户,吃完饭就钻进热被窝里,睡得昏天黑地的。
 
专家指出,这种做法十分不可取的,因为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长时间呆在室内、蒙在被窝里,污浊的空气既损肺又伤脑,易引发感冒、呼吸道感染和头晕、乏力等症。因此,即使是严寒时节,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预防疾病。
 
此外,专家还建议人们在天气好转时要多到户外走走,做操、跑步,呼吸更多新鲜空气,适应气候的变化。在冬天坚持体育运动,对血液循环较慢、代谢率较低、抗病力较差的人,有增强体质的作用。而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帮助抵御和杀死多种病菌病毒,并可有效预防流脑、流感、麻疹等疾病。
 
 
误区二:穿衣越多越保暖
我国有句俗话:“多衣多寒”,其实有一定的道理。有的人只要吹到一点寒风马上就“全副武装”,里三件外三件,穿得像个皮球,甚至戴上口罩,以防鼻子吸进冷空气。但专家指出,冬天穿戴并非越多越暖。如果气温不是骤降,不要轻易“全副武装”。
 
其实,冬季穿衣主要是要注重衣服的保暖效果而非厚度。这一点,北方人就比南方人有经验多了。一般到大冬天,也就穿件柔软的紧身防寒衣,再加件货真价实的毛衣,外加一件厚棉袄或羽绒服。衣服穿得似乎不多,但很严实,而且一件比一件都保暖管用,不像许多南方人,到了冬天身上虽套了好几件衣服,但多是针织棉衫,最多也只含百分之三十的毛料,没一件是能真正御寒的,弄不好还绑手绑脚限制了运动,削弱了身体对寒冷的适应力,甚至还可能造成末梢血液循环不够,反倒容易生冻疮。另外,戴口罩其实也大可不必,因为冷空气经过弯弯曲曲的呼吸道进入肺部时,已接近体温,并没人们想象的那么冷。
 
 
误区三:御寒要靠多喝酒
天冷,除了添衣御寒,不少人还可能喜欢通过喝酒来暖身子。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天寒地冻,小酌几杯红酒、糯米酒,能加快血液循环起到御寒作用。但有人以为天冷多喝几杯高度数的酒没关系,其实是误解。因为高度酒喝多了时,可引起体温调节功能失调、热量丧失,使身体产热功能减弱,等酒劲过后,有些人反而感觉脊背冷飕飕的,就是这个原因。所以,通过喝酒来御寒,一定要控制度和量。
 
专家称,其实御寒不一定要喝酒,还可多吃点栗子、糯米、韭菜、羊肉、牛肉、狗肉、鲢鱼等热能多、御寒力强的甘温食物。酗酒御寒之举则不足取,因酒性一过更容易受寒感冒,且有伤神耗气、损心伤肝之弊。体质虚弱者可请教医生,适当服些人参、鹿茸、银耳、莲子、鱼鳔等补品。
 
 
巧用食物驱寒意
 
喝杯姜茶防感冒
在这样的严寒天气下,淋雨感冒的人很多都会想到要泡杯姜茶来祛祛寒、暖暖身。专家称姜茶御寒的做法自古有之,十分可行。其实煎茶用姜的习惯在我国明清两朝代就已盛行。更早的记载有《东坡志林·用姜》:“唐人煎茶用姜,故薛能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夸。’据此,则又有用盐者矣。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辄大笑之。然茶之中等者,若用姜煎,信佳也。盐则不可。”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姜可以使血管和肝脏少吸收胆固醇,帮助增强心脏功能,辅助治疗冠状心血管疾病。 
 
同时,姜的成分里富含抗氧化的元素,可以有效调整消化系统,减轻饮食不当产生的腹泻症状。除此之外,从姜中提取的精华素,还可以用来治疗偏头痛、行动障碍和关节炎。专家提示,姜茶是热性,喝后会使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状态,打乱人体的正常生理规律,故有“晚上吃姜,痨病戕戕”之说。所以,最好不要在睡前喝。
 
 
红糖姜茶
老姜20克,红糖50克,适量的水。
 
做法:先将老姜洗干净,刮去皮,用刀压扁切碎,放入砂锅加水煮开后改用文火熬煮15分钟,加入红糖,再煮开即离火。
 
特点:甜中带辣,具有活血化淤、驱散寒气的作用。
 
 
辣姜茶
姜20克,适量茶叶(也可用袋包茶,视个人平时饮用习惯而定),砂糖。
 
做法:将老姜洗净,切成细末之后放入冲茶器中,加入茶叶或茶包,以开水冲泡3分钟后饮用。
 
特点:姜味茶味相调和,除了有祛寒保暖健身的功效,还能提神助消化。 带辣,具有活血化淤、驱散寒气的作用。
 
 
防寒提示
 
睡眠要充足 足部要保暖
对于身体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弱的老弱人群来说,寒冬和酷暑一样难熬,倘若稍不留意便会旧病复发或增添新病,甚至能危及生命。因此,老年人在隆冬季节要特别注意睡足和保暖,以防感冒。因为感冒虽说不算什么大毛病,但发生在体弱的老人身上就易诱发肺心病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另外专家指出,约70%的中风发生在冬季。在预防上,首先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其次要留意先兆症状,如出现突发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时应及时送医院诊疗。
 
 
早点睡晚点起
专家指出,中医古籍《黄帝内经》有记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是因为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故古人主张人们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养阴藏神,使翌日劳作精力充沛。“早卧”可能许多老年人都做得到,但要“晚起”,可能许多老年人反而不习惯。不过,冬夜较漫长,实在没有必要在凌晨五六时天还没亮就匆匆起床,特别是有灰霾等劣恶天气时更不宜早起早出门。即使是在晴朗好天气也不必起得太早,冬天早上八九时出门晒晒太阳比较合适。
 
 
冷水洗脸热水洗脚
专家建议,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最好不要在寒冷的户外呆过长时间,要注意保暖,不宜吹寒风,因为那样容易使血压明显升高,引起中风。由于老年人对环境温度变化的耐受性明显降低,当遇到冷空气刺激时,血液循环会加快以抵御寒冷,引起血压明显升高。所以不少老年人中风都是半夜从温暖的被窝中起来去厕所时发生的。
 
另外,洗澡时水温也不宜过高,因为老人血管弹性下降,水温过高容易引起血管爆裂。
 
寒冬季节,老年人还应加强耐寒锻炼,例如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防止感冒。老年人的居室最好备有取暖设备,使室温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在户外时,最好戴一顶合适的帽子,另外,脚下也要穿得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老年人在冬天仍要多走动促进血流畅通,另外要注意保持鞋袜温暖干燥,常洗常晒,睡前可用温热水烫脚后按摩脚心10分钟。
 
 
来碗热粥暖暖身
 
一碗热气腾腾、香美可口的粥,不仅是祛病保健的佳品,而且还有御寒暖身的作用。据专家介绍,大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气、补脾虚、壮筋骨、润脏器的功效。熬粥时可按需要适当加入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
 
 
山药粥
山药50克,大米50克,适量的蜂蜜和食用油。将山药切成小块炒过后加入蜂蜜,放入熬好的大米粥中煮开即可。这种吃法有补肾益精、润养血脉的功效。
 
 
栗子粥
去壳栗子15~20个,大米50克,一起下锅煮粥。栗子性甘温,具有活血止血、养胃健脾、壮腰补肾之功效,适用肾虚畏寒、腰膝酸困无力者食用,还可辅助治疗慢性胃炎及慢性结肠炎。 
 
 
核桃粥
捣碎50克核桃肉,与100克粳米同煮成粥。核桃肉热量高,含丰富亚油酸,有补肾、养血、健脑(健脑产品)和强筋骨的功能。常食核桃粥可增加机体热量,增强御寒能力,特别适宜年老体衰、病后虚弱,头昏眼花、健忘及神经衰弱者食用。
 
 
羊肉粥
选半斤瘦羊肉切成肉丁,放几片姜与适量萝卜同炖,除掉膻味,然后取出萝卜,放入大米150克熬粥。羊肉性温,是高蛋白、低胆固醇食物,冬季常食羊肉粥可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还能益肾强阳,最适宜贫血、肺结核、慢性胃炎及虚寒症患者食用。
 
 
牛肉粥
选适量牛肉切成薄片并调好味,放下快煮好的沸粥中,味鲜无比。牛肉含多种氨基酸,对人体补益大。牛肉粥可养胃益脾、补气生血,对于气血不足之体弱畏寒、筋骨酸软或气虚盗汗等诸症治疗效果均好。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