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养生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以情治病7个妙方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06-06
清代文人李渔著有《闲情偶记》一书,内容多含养生之道。其中有《笠翁本草》一节,提出以情治病7个妙方,读来令人颇获启迪。他还说病中得所思之物,也是治病良药。
 
他现身说法举了一个例子:某次李渔有病,想吃杨梅,医生对他妻子说杨梅性热,一二枚即可使他丧命。于是妻子哄他说街市上没有卖杨梅的。李渔心里不乐,病情更重。适时街上传来叫卖杨梅声,李渔大喜,精神为之一振,急让妻子去买杨梅。待几枚杨梅吃下,气定神怡,不觉病竟退去。于是他得出结论:能在患病时得到所思之物,也是治病良药。一个文人以其切身体会也许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医理,即病人所思的东西可能就是祛病良药。
 
清代名医冯兆张对此给予了肯定,他说:“脏各有神,凡酷嗜一物,皆其脏神所欲。斯脏之精气不足,则求助于斯味以自救。如妊妇肝肾不足,则嗜酸咸;老人精血亏,则嗜肉食。故凡病人所嗜之物,只可节之,不可绝之。若久病厌烦,可缓之病,不妨暂停药物,调进所嗜之味,胃气一旺,便可长养精神。若病势不能勿药者,则宜冲和之药味,易于入口,勿伤胃气。设不如此而绝其脏神所嗜之食,强其胃气所伤之药,胃气既伤,化源绝灭,而欲病退神安者,难矣。”(《锦囊秘录》)
 
冯兆张把道理讲得十分明白,强调“病人所嗜之物”,是欲“求助于斯味以自救”,只可节之,不可绝之。若“绝其脏神所嗜之食,强其胃气所伤之药,胃气既伤,化源绝灭”,则病难治矣。
 
早在《灵枢·师传》篇就有:“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讲了医家的一种素养,要入乡随俗,不失人情。而“临病人问所便”一句,则强调了临症时要问病人有何嗜欲。徐灵胎说过:“盖病人之所便,即病情真实之所在”。《存存斋医话稿》:“《内经》云临病人问所便,此真治病之妙诀也。”许多医家深谙此“治病之妙诀”,在实践中演绎了许多精彩的案例。
 
冷水退热
 
云南名医吴佩衡曾治一妇,年近五旬。1920年2月患春温病已5日,延吴氏诊视:壮热烦渴而饮冷,恶热头痛,张目不寐,小便短赤,唇焦齿干。舌尖绛,苔白厚而燥,脉来洪数。前曾服荆防羌独等发表之剂,致头汗出,身热尤甚,气粗而喘。吴氏断为春温误以辛温发散,伤及阴液所致,急需清热养阴生津。因居处僻远,一时难以配药。适患者烦渴索饮,急欲喝凉水,吴氏遂与冰凉之水任其饮之。一碗饮尽,自言心中爽快,又饮4碗,顿觉清凉不烦,竟然闭目熟睡。俄顷,见汗出淋漓,湿透内衣。1小时后再诊,已脉静身凉,津液满口,诸证悉除。
 
啖雪退热
 
王妪,仲春季节忽患热证,口渴神昏,头晕出汗,身热如火,几近发狂。前医曾投以白虎汤,石膏用至一两,而热如故;又用承气汤下之,二便稍利,而热如故。名医王堉诊之,脉极沉数,知阴火大炽,而肠胃燥甚,告曰:胃中并无实物,并无可下。大热熏心,宜清降之,急用地黄汤加栀子、三黄而进。服药而心颇清,身热仍然如故。是夜忽然大雪,病者口渴,匍匐出户就台阶取雪,卧而啖之,凡三碗许,自觉心境顿清。又啖之,归而卧床,当晚则热退身凉,越日而能起床,三天后其病若失(《醉花窗医案》)。
 
投其所喜治呕吐
 
安徽天长县朱女,怀孕4月,吐甚不纳,腹中阵痛。有医家按妊娠恶阻论治,汤药点滴不得入口。脉沉伏,四肢凉,吐剧则呃,舌干,目眶凹陷。名医龚士澄接诊,询知百物不受,唯喜糖水。前医谓“呕家忌甘”,未允。龚嘱用河水井水各半,于锅内煮沸扬百次,取其升清降浊;另取蜂蜜参和,取其补虚润燥;再兑以姜汁,取其宣阳止呕。三物毫无异味,令其徐徐呷之。孕妇未饮心已先乐,盖因投其所喜也。饮尽一笺而吐止。
 
钱龙井起沉疴
 
蒲辅周曾治一高年久病患者。症见烦躁失眠,不思饮食,夜寐不安,大便七日未行。进而呕吐,吃饭吐饭,喝水吐水,服药吐药。病家认为已无生望,找蒲氏一试。蒲老详询病情,问其想吃什么?病者表示不思饮食,只想喝茶,蒲氏即取龙井茶6克,嘱回家煮与之。茶刚煮好,病人闻见茶香即索饮,缓缓喝了几口未吐,心中顿觉舒畅,放了两个屁,并排出燥屎两枚,当晚即能入睡,醒后知饥索食。蒲氏嘱稀粥少少与之,调养月余竟愈。(张存悌)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