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养生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养生大师”的养生理论?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4-08-27
现实社会,有一个现象很令人揪心,那就是一些本来富含尊敬的词,被“山寨”污染而落入下乘。如“大师”一词,真正的大师往往谦而不受,许多徒逞口舌之利的人却趋之若鹜。先秦思想家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曾闻“南饶北季”的轶事,“南饶”之香港饶宗颐先生,平生不喜别人称自己为“国学大师”;“北季”之季羡林先生曾说“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采。而一些伪“大师”们,甚少实学,喜弄名头,开口第一句总是“我作为某某大师”,让人啼笑皆非。真如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言:“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清朝康熙皇帝亦曾诗云:“可笑文章少实据,空将浮伪玷青纶。”高人谨行不辍,俗人只宣之于口,原因说来很简单,结果却判若云泥。所以《道德经》也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这些都说明,对于一门学问来说,“能行之”比“能言之”更加重要。之于养生,这尤为重要。

首先,养生知识需要实践来转化成令人受用的成果。社会上一些“养生大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下笔千言,洋洋洒洒,深入询问他本人的心得,便“顾左右而言他”了,这并非真正的养生。南宋大文豪陆游有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乃金玉良言啊!若不付诸实践,再多的养生理论也不可能起到却病延年的作用;若不付诸实践,别人的养生理论再好,也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

其次,生命的健旺状态才是体现养生成就的直观标准,而不是口舌之利。平常一听到某个人可称“养生家”,第一反应是:“他多少岁?”然后会问:“他看起来精神吗?”一个人养生是否有成,不是以此人能讲多少养生理论来衡量的,而是以其生命的质量和长度来衡量。没有一个健旺的生命状态,养生理论讲得再好,也难令人信服。没有养生成就作为基础,只懂得高谈阔论,反而给人一种如毛泽东诗中“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之感,其实不利于养生。所以东晋医药学家葛洪指出:“非长生难也,闻道难也;非闻道难也,行之难也。”切中要害!

另外,只说不做,容易陷入养生误区,或被一些谬论误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些理论听起来“很美”,但做起来有可能没有效果,甚至有副作用;有些个人理论,刻意采用令人头昏眼花的复杂构架和不着边际的术语,给人以“专业”、“可信”的错觉,一旦将其付诸实践,却原形毕露,现出了其“谬误”的本质。所以,作为普罗大众,衡量一个养生理论的好坏,关键要用好“实践”这把尺子,千万不能拜倒在一些人的“澹澹大言”之下。

总之,生命健康,是人生的一大追求目标,甚至是中华几千年来,最令人心动的目标。然而,好养生者众,论养生者众,能得道者却少,古今寿逾九旬且少病痛者更是稀少。古人对此喟叹:“神仙本是凡人做,只为凡人不肯修。”一句话切中肯綮,点出了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不肯修”,即不能很好地践行养生。所以对于养生,“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毕竟,养生归根结底是一种实践的学问。只说不做,不是养生;说多做少,养生不好。对于养生,需谨记清代大学问家袁枚的教诲,“学在躬行不在讲”啊!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