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养生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仲夏 芒种 夏至养生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4-02-16

  仲夏 芒种-夏至

  夏至后不久,一年中最热的时刻将随即到来,市民要格外注意防暑。首先是适当多吃些冷食、瓜果。其次是夏季蚊虫多,易感染痢疾等肠道疾病,因此,在夏令要多吃些大葱、大蒜。再有就是利用防暑工具,如遮阳伞、扇子、凉帽、藿香正气水等。

  【忌】

  汗出见湿,暴饮暴食

  芒种到来,要避开太阳直射。芒种过后,中午天气更热,人也容易出汗,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容易滋生痤疮。同时暑热,容易感冒、发烧,要避免吹多空调。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很容易发生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疾病,所以要忌过食油腻食物,保护脾胃。

  【宜】

  吃“苦”清血,吃酸生津

  夏至时节应“刻意”去吃一些苦酸味的食物。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苦味素、微量元素等成分,可以解热除湿、助消化、增食欲、促进血液循环、清心除烦及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夏季可食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芹菜、蒲公英、苦菊、黄瓜、鸡毛菜、野蒜、枸杞苗等。”

  盛夏,人们出汗多而易丢失津液,除了要吃苦味食物外,还应适当多吃些酸性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不仅能敛汗止泻祛湿,还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

 

  夏末 小暑-大暑

  盛夏炎热,预防中暑:小暑时中午前后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要充分饮用凉开水,加少量盐;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可用刮痧防中暑,即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过的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现暗紫色即可,也可涂上清凉油刮。

  【忌】

  烈日曝晒,过度劳累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内,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这段时间内公众要注意防暑降温。对此,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中午前后不宜户外活动,避免在烈日下暴晒,白天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的因素;可随身带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注意多食含钾食物。一旦中暑,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其喝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宜】

  食酸生津,化湿防暑

  夏末时节,天气依旧炎热,汗多而津液流失严重的情况依旧存在,食酸生津的方法依旧适用,除了酸味水果外,还可以适当地用汤药五味子、葛根等来生津止渴。炎炎夏日,人们喜食生冷,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可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

  暑天易伤津耗气,饮食应清淡营养,适宜吃清拌茄子、炝拌什锦、绿豆南瓜汤、苦瓜菊花粥等。我国一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因此有清热化湿方、防暑降温方等食疗方。市民也可在家通过蒸、煮方式食用药食同源的材质,如薏米、莲子、赤小豆、绿豆、杏仁、山楂、生姜等,达到调理内脏的目的。

  早秋 立秋-处暑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因此,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这是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处暑时节,暑气逐渐散去,凉意渐生,这时候穿衣保暖就成了一个重要话题,民间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之说。处暑,天气开始转凉,公众在衣着和起居上应该有所讲究,穿衣要“酌情增减”。“春捂秋冻”是古人根据春秋两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着方面的养生原则,但在现实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能死搬硬套,冻得适度才行。

  【忌】

  吃辛喝辣,惹“燥”伤身 

  立秋之后,要当心“秋燥”伤人,注意饮食调理,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秋燥”原因很多,而饮食不当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因此初秋时节饮食应突出“清润”,即养阴清燥,润肺生津。

  有效防治“秋燥”,可以在饮食上下功夫。在初秋时节应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以清淡甘润为主。鲜藕、荸荠以及胡萝卜、豆腐、蜂蜜等具有养阴润燥的功效,不妨多吃一些。另外,胃弱者要多喝粥,如红枣糯米粥、百合粥、莲子粥等。同时避免过度疲劳和无节制的夜生活。

  预防“秋燥”要重视精神调养,不要心浮气燥,要以平和的心态来适应秋季收敛之性。

  【宜】

  收敛生息,清补强体

  秋季早睡,完全符合“养收之道”的养生原则。“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点至10点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需要提醒的是,秋季虽然是进补的季节,但也不能盲目进补,要视自己的身体需求而定。普通人从日常饮食即可得到足够的营养,不用补。睡前可吃些养心阴的食物,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等,睡前用温水泡脚,可助睡眠。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

  仲秋 白露-秋分

  在自然界中,白露到秋分的季节,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应以养肺为主。

  【忌】

  贪食生冷,厚味生燥

  进入秋季后我们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因此肠道的抗病能力也开始减弱。而这个季节正是各种瓜果上市的时候,如果大量地进食一些生冷蔬果,就很有可能会发生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

  另外,干燥的秋季让我们很容易上火,而口腔溃疡就是上火最直接的表现。平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戒除烟酒,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厚味的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早晚不可贪凉,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淋浴,预防过敏性疾病。

  【宜】

  清润养肺,凉而不泄

  秋季润燥离不开保健药茶。因天气干燥而导致的皮肤干燥皲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大便干结等均可通过饮用药茶而得到缓解治疗。在这些对润燥有大功效的药茶里,罗汉果是首选。秋季喝凉茶就不全要选择清热解毒,而应选择清润养肺的。关键看成分,有罗汉果、竹蔗、玉竹、麦冬成分的就非常适合秋天饮用。比如罗汉果五花茶、茅根竹蔗水等。

  俗话说“秋粥宜人”,这段时间应多食清淡而健脾的淡粥,如薏米粥、芡实粥、白果腐竹粥、小麦粥、淮山粥等。汤品宜赤小豆淮山节瓜猪骨汤、番茄山斑鱼汤、雪梨海蛰鹧鸪汤、蕹菜粟米粒滚清汤、鲜淮山百合马蹄白鲫汤、豆腐雪菜荷叶滚肉片汤、石斛太子参煲猪瘦肉汤等。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