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养生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抱着一种心态去养生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3-04-29

  “某某控”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极度喜爱和着迷,甚至已经到被其“控制”无法自拔的程度。如果我们也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去养生,那么生活不但会失去原本的乐趣,反而可能损害身心健康。

  “养生控”大有人在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在接收到一些养生信息后,常常深信不疑,并且样样照做。在记者的随机调查中,就发现“养生控”还真不少。

  “自从老妈听说吃绿豆可以治百病,吃茄子能吸身体里的油以后,去年整个夏天,我们家的餐桌几乎顿顿都能看到茄子绿豆的身影。要是哪天没有吃到,老妈似乎就特别焦虑,一整天都在念叨。”说起“养生控”,张女士第一个投诉的就是自己的母亲。

  “我们家那口子特别爱干净,自从非典之后,她更是落下了不停洗手的毛病。出去买菜回来洗手,逛完商场回来洗手,拿手机打完电话还要洗手,对她这种所谓的好习惯,我非常不认同。虽然勤洗手没什么错,但也没必要不停的洗,我认为她这是心理上的问题。” 李先生对自己的妻子勤洗手的习惯并不认同,反而认为这是种病。

  近日,腾讯·大渝网也进行了一次关于“过度养生”话题的调查,调查中,“你是‘养生控’吗”一项,选择“是”的占到30.17%,而“你身边的‘养生控’多吗”一项,选择非常多和比较多的共占47.46%。在“你认为哪些行为属于‘过度养生’”一项中,选择“听说什么吃不利于养生就不吃了,结果能吃的越来越少”的占24.84%,“听说哪种方式养生效果好就迫不及待地尝试”的占17.68%。“每天会吃很多养生保健食品”的占16.73%,“经常认真收看养生书籍、节目,甚至做笔记”的占10.64%,“喜欢用养生知识进行自我诊断”的占12.93%,“吃饭会算摄取的营养是否均衡” 的占9.41%,“严格把控睡眠时间和时长”的占6.26%。在对“你是否认同过度养生也是一种病”的调查中,认同者高达85.35%。

  养生不必“随大流”

  对于调查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听说什么吃不利于养生就不吃了,结果能吃的越来越少”和“听说哪种方式养生效果好就迫不及待地尝试”的人群,西安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林海教授指出:“事实上,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这样做,尤其是现在的养生节目、养生书籍层出不穷,面对诸多所谓的养生知识,如果缺乏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很容易就会被误导,甚至走向养生的反面。”

  林教授强调,我们在养生的过程中坚决不能听风就是雨,听说别人吃什么对身体好,自己就买来一堆吃。事实上,未必是这样。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体质和身体状况,所以也没有固定的、统一的吃法和做法。养生要遵循“多样性”和“均衡”的原则,要从正规、权威的渠道获取养生知识,不能盲目的听信“小道消息”。

  中华中医药学会温长路教授也曾表示,“非吃某一种食物不行,比如非吃绿豆,非吃茄子,在中医理论中没有这种观点。药食同源虽然是中医的一个养生理念,但是食养和药养是两个概念,食物可以有一定的药性,它当药性的时候就要当药来使用,这时,它就不单纯是食物了;它当食物吃的时候,我们只是摄取它的营养。我们宣传的某一食物,是指它特定的功能,但不具有泛指性。甚至有一些明显的违背常识的理论还可能会导致误信的患者延误治疗时机。”

  “养生控”可能养出病

  心理专家指出,类似张女士的母亲、李先生的妻子这样的“养生控”不在少数。如果哪天没有按照所谓的养生专家说的养生准则去做,晚上连觉也睡不好;如果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就会终日焦虑不安……这样往往会导致睡眠时间不足、疲惫、神经衰弱,更严重的会导致焦虑症产生。

  获取养生知识本来是为了更好的保养身体,预防疾病的发生,但什么事情过了头都有弊端,尤其是这种养生成瘾后,更容易对身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重庆市养生保健学会执行副会长、第三军医大学教授吴力克说,开始重视养生是好现象。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急功近利,走向了非理性的道路,有关衣食住行的各类消费品开始削尖脑袋,往“养生”这个概念里钻。而消费者也往往易被这种包装后的“养生理论”所迷惑。吴力克指出,不少人过度养生,与一些商家的推波助澜有很大关系。如果消费者缺乏医学常识,就会为此感到焦虑与恐慌。专家提醒,大家要养成理性的养生观,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养生。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