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养生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按照各个节气合理调养养生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3-03-05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从立春开始,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如果能按照各个节气的养生要点合理调养,即可暗合这一阶段生命韵律的需求,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立春——外补内生获取能量

  陕西健康养生讲师团团长、西安养生文化研究会会长常海沧表示,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很多人认为,立春后就是春天了,可以开始换去厚厚的棉衣,事实上,此时气候变化较大,人体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不宜太早换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更不能骤减衣物。《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也就是说可适当减少上身的衣物,但下身仍应注意保暖。

  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应适当减少食补和药补量。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如枸杞、丹参、元胡、大枣、香菜、花生等。

  雨水——调养脾胃好时节

  如果说“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乐章“奏鸣曲”,那么雨水之后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曲”:气温回升、乍寒乍暖。雨水养生,调养脾胃首当其冲。

  “中医称脾胃为‘水谷之海’,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而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常海沧表示,饮食上要保持均衡,同时要尽量少吃辛辣,多吃新鲜蔬果等。少食生冷之物,多吃胡萝卜、山药、小米、冬瓜、莴笋等具有祛脾湿功能的食物。此外,“春天喝粥,胜似补药”,此时可多煮一些养生药粥,如薏苡仁党参粥等。同时,要注意健脾利湿,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

  惊蛰——预防疾病最当先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之时,所以,在这一节气中,除了要根据自然规律、自身的体质特点等进行合理的调养外,还应做好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工作。

  从祖国医学上说,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

  我国民间素有惊蛰日吃梨的习俗,这是因为这一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人很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梨可以生吃,也可以榨汁或蒸煮,特别是大家熟悉的冰糖蒸梨,对咳嗽有很好的疗效。

  春分——饮食起居重平衡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在中医中,春分天气状态不稳定,早晚气温偏低,不但容易诱发年老体弱者和易犯病人群的病症,对于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和高压力状态下的“亚健康人群”,也可能出现一系列不适的感觉。

  春分前后的养生关键是调和人体的阴阳气血、虚实寒热。要避免情绪波动,多做户外活动。饮食方面不宜大热大寒,同时要遵循寒热均衡的原则。宜清补而不宜浊补,多吃些青色的食物以养肝。

  清明——保持情绪稳定

  清明时节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同时,此时亦是呼吸道传染病等多发季节,应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注意“病从口入”。

  此时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也就是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等食物。饮食上宜甘而温,多吃富含营养,健脾扶阳祛湿的食物,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还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 比如荠菜、菠菜、山药等,同时不妨喝一些菊花茶,疏风清热,平肝祛火。

  此外,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人们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从而诱发旧疾。因此,清明前后,人们应尽量让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不宜过于悲伤。

  谷雨——调畅情志加强锻炼

  谷雨是春季节气之尾,雨水较多,湿度较大,湿邪容易浸入人体,造成身体困重不爽、关节肌肉酸疼等。因此,常海沧建议大家走出家门踏青、尝花,让身体动起来,以达到舒展心情,肝气舒畅调达,机体气血流畅的功效,可以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这一时节人的脾胃好,有食欲,易饮食过量,损伤脾胃。因而每顿饭要保持七八分饱,切忌暴饮暴食。此外,谷雨前后适宜食用一些能够缓解精神压力和调节情绪的谷类食物,对改善抑郁情绪有明显的效果。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