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草药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花类中药探赜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2-11-02
•花类中药的入药部位主要为花朵(花蕾)、花序、带花果穗、花冠、雄蕊、花柱(柱头)、花粉等,功效可总结为清热、理气、活血、止血、止咳平喘、养心安神六大类。
 
•对于花的药用,人们目前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解释其特性、功效等方面,有关的药理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临床应用也有待深入,许多谜团还有待破解。
 
花开四季,五彩缤纷,芬芳四溢,带给人们的是生机、活力与美好的感觉。不仅如此,还有不少植物的花可以入药,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兹对花类中药作一梳理分析。
 
按功效可分六类
 
《中药大辞典》收录有162种草本与木本植物花类中药。从其入药部位看,有完全开放者,如槐花、洋金花;有未完全开放者(花蕾),如金银花、玫瑰花、丁香;有用花序者,如旋覆花、菊花、谷精草;有用带花的果穗者,如夏枯草;有用花冠(不带子房的花)者,如红花;有用雄蕊者,如莲须;有用花柱、柱头者,如番红花;有用花粉者,如松花粉、蒲黄,等等。这些花类中药从功效看,几乎涵盖了中药治疗作用的大部分。概括起来,则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
 
1.清热
 
实热宜清,治热以寒,此类花药性多寒凉。如金银花,其凌冬不凋,又名忍冬,清中兼透,不仅擅于清热解毒,且长于疏散风热,热毒、风热之病用之皆宜。又如菊花盛开于深秋,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野菊花则功主清热解毒,也有良好降压作用。芙蓉花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排脓之功。夏枯草善于清肝明目,也能散结消肿。密蒙花能清热养肝、明目退翳。栀子花可清肺止咳,又可凉血止血。三七花有清热、平肝之效。
 
2.理气
 
偏于温性者有公丁香、玫瑰花、茉莉花、厚朴花等。公丁香辛温芳香,长于温胃和中降逆。玫瑰花可疏肝解郁,并能活血止痛,《本草正义》谓其:“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茉莉花芳香和胃,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之功。厚朴花除行气宽中外,兼有化湿醒脾作用,只是其力较厚朴为缓。偏于凉性者有蔷薇花、玳玳花等。蔷薇花除能清暑热、化湿和胃、止血外,还有活血作用。玳玳花有行气宽中、消食、化痰之功,其香气浓郁持久,行气力缓而不伤阴,尤宜和胃。偏于平性者有佛手花、梅花、葛花、兰花等。佛手花、梅花均入肝胃经,均有疏肝解郁和胃之效,而佛手花偏于行气止痛,梅花偏于化痰散结。葛花长于解酒、醒脾和胃,并可清热利尿。兰花可调气和中,也可止咳、明目。
 
3.活血
 
活血化瘀药多属辛散温通之品。如红花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本草衍义补遗》谓其“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藏红花则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花柱头,活血祛瘀作用明显强于红花,又兼有凉血解毒、解郁安神之功。芍药花有“女科之花”之称,有活血通经、养血柔肝、祛瘀除斑之效。牡丹花能活血调经。月季花可活血调经、疏肝解郁。凌霄花为肝经血分药,可行血通经、凉血祛风,《本草求真》谓其为“女科血热必用之药”。凤仙花可活血通经、祛风止痛,《本草汇言》谓其为“活血气、利筋脉之药也”。
 
4.止血
 
花类药可分别通过收敛、凉血与化瘀以达到止血目的,如槐花能凉血止血,又可清肝泻火,多用于治疗大肠湿热所致便血。山茶花可凉血止血,还可散瘀、消肿;蒲黄炒用长于收敛止血,生用则有活血化瘀之功,故而止血不留瘀;鸡冠花可收敛止血、止带、止痢,多用于下焦湿热之赤白带下;木槿花可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善治肠风下血并赤白痢。
 
5.止咳平喘
 
款冬花辛、苦,温,润而不燥,有止咳平喘之效,尤适于肺虚久咳者。旋覆花苦、辛、咸,微温,可祛痰平喘、降逆下气,善降肺气而止咳喘,降胃气而止呕逆。百合花甘、微苦,微寒,可润肺止咳,又能清心安神。千日红甘、平,可止咳平喘,兼能平肝明目。梨花酸、凉,有润肺、化痰、止咳、解酒之功。洋金花又名曼陀罗花,辛温,有毒,可平喘止咳、解痉,止痛。
 
6.养心安神
 
合欢花昼开夜合,颇应天地阴阳启闭之意。其性味甘、平,功似合欢皮,尤善解郁安神。
 
其他如迎春花叶苦、平,能发汗、解热利尿;扁豆花甘、平,可解暑化湿、和中健脾,亦治跌打伤肿;海棠花甘酸、平,有健脾止泻、利尿之功;桂花辛、温,可温肺化饮,散寒止痛;辛夷辛散温通、芳香走窜,善通鼻窍,温肺气,为治鼻渊头痛要药;玉米须甘、平,可利尿消肿,又能清肝利胆;梧桐花甘、平,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之功;芫花苦、微温,有小毒,可泻水逐饮,并能祛痰止咳、解毒杀虫;莲须甘温而涩,能清心益肾、涩精止血,《本经逢原》谓其“为秘涩精气之要药”;羊踯躅又名闹羊花,辛温有毒,能祛风除湿、定痛、杀虫,等等。
 
取效因素分析
 
植物学有一个观点:花是适应繁殖的变态的叶和枝。也就是说,花由叶演变而来,且作为植物的生殖器官,与果实、种子一样,担负着繁衍后代的重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在植株中的张扬特性,如热烈奔放、馥郁醉人、娇艳欲滴、绚烂夺目等,成为一个植株的标志。
 
花者,华也,乃草木精华之所在,是整棵植物能量上行、发散而呈现出的一种表象。花所以能入药而用,一在于其具有偏性,表现在气味、升降、归经等方面;二在于其为“药力专注处”(唐容川语),即药物的纠偏之力集中于此。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规律,《温病条辨》云:“盖芦主生,干与枝叶主长,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木也;草则收藏皆在子。凡干皆升,芦胜于干;凡叶皆散,花胜于叶;凡枝皆走络,须胜于枝;凡根皆降,子胜于根;由芦之升而长而化而收,子则复降而升而化而收矣。”此外,受“气一元论”与“取类比象”思维方式的影响,先贤认为物象、人象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本草备要》言:“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
 
花之色香并茂,是为了繁殖之需。作为药用,与本体一样,也与其部位、色彩、季节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诸花多质轻而具升散之性。花常生在枝头高处,入药也多能上行于面。红色者,多能和血而泽颜,如桃花、荷花、红月季、玫瑰、千日红、凌霄花等;白色者,多能清气而靓肤,如白桃花、梨花、茉莉花、白牡丹花、白芍药花等。与季节相关者,如白菊花,禀秋金肃杀之气而具敛降之性,故能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其花虽升,但升至头面散而复降之;绿梅花,感初春木气舒发而生,故善入肝经而主疏肝解郁。
 
花类药大都有升浮之性,但具有沉降之性的花药也有不少,如降逆止呕的旋覆花、活血祛瘀的红花、润肺下气的款冬花、泻肺逐饮的芫花、清肝明目的密蒙花、解郁安神的合欢花等。
 
花以疗疾,与其香气亦有一定关系,即所谓“闻香治病”。花香袭人扑鼻,其气先藏于肺,再通过肺朝百脉及主宣发布散的生理特性,对人体发挥独特的作用,即如《药品化义》言:“香能通气,能主散,能醒脾阴,能透心气,能和合五脏。”此外,鲜花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其实也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现代研究表明,花类中药的性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如苷类、生物碱、挥发油、氨基酸、有机酸及糖类成分等,有着相对应的关系。其中挥发油及苷类成分是构成辛味花类中药味感的物质基础,而生物碱成分则是构成苦味花类中药味感的物质基础。药理研究显示,花类中药的清热解毒、解表作用,主要表现在抗菌、抗病毒及退热作用方面;其活血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等方面;其平肝作用,主要表现在降血压、降血脂及降低血清胆固醇等方面;其疏肝作用,可能与促进胆汁分泌作用有关;其止咳平喘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方面。
 
临证应用经验
 
花类中药在生活实践与临床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红楼梦》以花喻人,并有许多关于花的食用、药用记述,如颇为神秘的冷香丸(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蕊)即是一例。历代本草记载及民间流传有很多以花治病的单方、验方。
 
临证中有不少医者善用花类药,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国医大师周仲瑛用绿萼梅与川芎、丹参相伍以通行气血,用于气血瘀滞之心系病证;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方“滋胃饮”中,用玫瑰花与乌梅肉疏敛并用;以玫瑰花、佛手花、厚朴花等理气且不辛燥之品治疗脾胃病;以合欢花与玫瑰花、绿萼梅、酸枣仁、龙眼肉、夜交藤等相伍,以解郁安神;以辛夷配伍菊花、青葙子、谷精草治疗目赤肿痛,或配伍养肝之枸杞子、女贞子等治疗视物昏花;以旋覆花合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桑白皮汤加减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以槐花配败酱草、凤尾草、椿根白皮治疗肠风便血、赤白下痢,配白茅根、小蓟治疗血淋,配鸡冠花、侧柏叶治疗崩中漏下、赤白带下。再如安徽省名中医蔡永亮自创解郁方(柴胡、川芎、白芍、百合、月季花、玫瑰花、合欢花、石菖蒲)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又如浙江省国医名师马大正自创健脾清带汤(扁豆花、鸡冠花、槐花、薏苡仁、白术、茯苓、茵陈、椿根皮、海螵蛸)治脾虚湿重于热所致的带下;用自创黛玉疏肝散(绿梅花、玫槐花、合难花、厚朴花、佛手花、木蝴蝶、甘松、八月札、刺蒺藜)治体质虚弱、情怀郁于胸臆,或莫名不欢者;用自创消菌汤(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蒲公英、土茯苓)治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以旋覆花汤加减(旋覆花、茜草、葱、桃仁、红花、凌霄花)治疗胎物残留。还如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复兴用玫瑰花配伍治疗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用金银花配伍治疗聚合性痤疮、毛囊炎等,用生槐花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等等。
 
以花为茶为饮,是常见的调治或调养方式,如有名为“三花饮”“五花饮”多种组方。三花饮有用合欢花、代代花、玫瑰花组方者,有用金莲花、金银花、菊花组方者,有用牡丹花、玫瑰花、绿萼梅组方者,有用白梅花、白菊花、合欢花组方者,等等。五花饮则有用玫瑰花、月季花、白梅花、白菊花、合欢花组方者,有用绿萼梅、佛手花、玳玳花、白残花、合欢花组方者,有用玫瑰花、绿萼梅、桃花、红花、菊花组方者,有用玳玳花、绿萼梅、玫瑰花、菊花、三七花组方者,等等。其功用则大都集中于疏肝解郁、活血调经、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理气和胃、养心安神、美容养颜等方面。
 
无论是称其“大自然的精灵”或“大自然的体香”,花实为大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生活品质有密切关系,在维护健康方面也担负着重要角色。但对于花的药用,人们目前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解释其特性、功效等方面,有关的药理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临床应用也有待深入,许多谜团还有待破解。(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