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友人邀我去本地工业园区的马蜂岗观光饮茶。是日天气晴好,正如诗云:“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这个村庄位于丘陵区,居高临下观望,只见桑园一片翠绿,错落有致,浓郁的田园气息拂面而来,微微秋风掠过,桑园里一片秋的声音。
桑园的主人十分热情。他说,从2016年冬天开始,他从江苏引进桑树苗,联合几家乡亲,在承包的土地上办起了桑园农场。由于这里的土壤适宜桑树生长,因而桑树扩枝散叶时间短。他们养蚕、制茶效益挺好,后又大面积承包了附近的荒岗野坡,才形成目前百余亩的种植规模。
桑叶是一味中药,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而得。其性寒,味甘、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病症。
说起桑叶茶,主人的话匣子打开了,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制茶的工艺和流程。他们选用早春优质嫩牙和晚秋霜降后桑叶为原料,经过采桑、洗晾、切叶、杀青、揉搓、解块等工序制成。
这两种桑叶的采集是有讲究的,都属季节型,一年只能采集两次。一次在清明节前后,这种叶子制成的茶,叫明前桑芽茶,也叫早春桑芽茶。另一次是深秋霜降之后,经过霜打采集的桑叶制成的茶,叫霜后桑叶茶。
霜降后桑叶的采集是门技术活儿。每年霜降前后,需要每天清晨到桑园仔细观察是否有霜。开始时是微霜,草上还是露水,待几天后,零碎积攒,就会看到麦田里垄埝上的小霜,还有玉米秆上白蒙蒙一片,这时就要做好采桑叶的准备了。还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如果次日气温在4℃~5℃,就有可能下霜。先让叶子经过一两次初霜,再经过一次大霜,之后就可以采摘。这是霜后茶能否清香扑鼻、功效显著的关键之处。采叶的部位也有讲究,须是梢部,原则上是从尖上开始往里八个叶子为好,且要从第八个叶子处顺手往尖部捋。
桑叶采集回来后,先要将叶子在阴凉处晾晒6个小时以上,晾晒至有蔫的迹象,水分达70%左右,才是制茶的最佳状态。这时就开始用大锅蒸,蒸到一定程度,就要把握火候,既不能火大,也不能欠火,火大会导致腐烂,火小会有青气味儿,原则上时间掌控在5~8分钟,就比较适宜了。蒸之后要摊开,再次晾晒,中间还要翻凉,将水分控制在60%~70%之间。接下来就开始揉碾,搓时需要朝着一个方向,不能来回搓,否则会把叶子中的纤维破坏。揉好后进行炒制,开始时温度要高,待香味儿炒出,温度就要渐降。停火后还要仔细观察温度,直到理想的温度达到了,这时制茶过程就基本完成。
他们就是这样精雕细琢,最终将茶香、茶效和茶色拿捏得恰到好处,惟妙惟肖,使之达到“多一分则妖,少一分则黛”的境界。
主人讲完,把我们迎进客厅,沏上一壶桑茶,霎时满屋飘香。捧一杯桑茶,静立窗前,看天边秋云卷舒,全然忘记了尘间的喧嚣。(赵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