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草药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药源头在行动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5-09-03
中药工业和中药农业彼此依赖相互作用——
 
产业联合促发展
 
在中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人们对中药材质量乃至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投以更多关注。作为中药产业的源头,中药材是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而如果没有战略性思维,也会导致其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国中药协会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卫权对此有着冷静观察。
 
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100万亩;种植品种有200个左右,占常规品种的40%以上。基本可满足工业和饮片市场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扶持基地建设,促进基地的规范化水平提升,扶持资金从十一五的年2100万元到十二五的年2.5亿元,扶持基地260个,105个品种。截至2014年,全国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GAP认证的有152个,计66个品种。中药材行业近年来也开展了“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评选活动,已评出29个基地,30个品种,提高了种植养殖企业质量意识和规范化发展的积极性。中药工业更加重视自建、合建原料基地,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各产地政府也纷纷加大了中药材产业支持力度,制定配套政策,奠定发展基础。
 
但是,总的看,“一差,二小,三落后”的状况仍须重视。一差,是质量差;二小,是规模小,占中药比重小;三落后,则指技术管理、机械化、市场信息等发展缓慢。
 
贯彻落实中药材保护发展规划,就要担负起作为中药源头的历史责任。王卫权表示,其实施路径包括“围绕国策,明确方向;产业联合,共同发展;创新模式,提升水平;技术支撑,提升水平;把控质量,建立溯源;加强自律,树立形象”。
 
具体而言,一是围绕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种植养殖企业要更好地确定企业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契合点,“前进不掉轨,发展不偏向”。二是中药农业和工业一定要建立合作机制,以品种做桥梁,以利益做纽带,找准需求共同点。未来三五年,力争为10家以上大企业搭建产业合作的原料保证供应平台,重点是在常用大宗,地域特色突出的品种上寻找切入点。三是面对品种多、产地广、规模下、管理落后的状况,积极总结梳理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将中药材基地建设管理的共融可行的几种模式推广开来,促进种植养殖企业从松散无序的粗放管理向集约规范精细化发展。四是产学研共建,解决种植养殖技术难关。将国内先进技术力量嫁接到种植养殖前端,在野生濒危药材上下功夫,用现代手段解决历史难题。五是坚持在疗效基础上求精,从源头提高质量,引导种植养殖企业遵循种植基本原则,提高质量标准,建立溯源体系,在两年内建立20到30个质量溯源。六是用自律准则和行为,取得社会认可。并评选中药材产业特殊贡献杰出人物,向社会释放正能量。
 
中药农业和工业加强合作,是大势所趋。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原料和中成药安全可靠,以及国家严格要求和加大监控,为中药产业链条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推动力。
 
王卫权说,中药工业需要严格掌控原料基地,中药农业则应以现代化、机械化和高效化要求为指针建设中药材基地,两者紧密合作,保持一二产业协调并进,是产业健康发展必要条件。对中药生产企业,他建议可按照“一线原料自建基地,二线原料共建基地,三线原料委托建基地”的原则,按照所需原料划分战略等级,建立起企业发展合作共同体,实现把控源头的目标。
 
建立覆盖主要品种的全过程追溯体系——
 
质量安全最关键
 
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构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覆盖主要品种的全过程追溯体系。其中规划了专项建设,提出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常规大宗中药材的全过程追溯体系。
 
中国中药公司药材溯源项目办公室赵润怀表示,跟踪和溯源,是循着供应链上游到下游,下游到上游的全程监控。追溯体系的建设可满足三大需求:对政府来说,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主体的追究;对企业来说,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维护品牌形象;对消费者来说,可满足了解食品药品安全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我国中药材追溯试点工作2012年启动。首批纳入的有保定、亳州、玉林和成都4个城市,第二批有吉林、江西、河南、湖南、广东、云南、甘肃7省,第三批则包括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湖北、青海、宁夏7省区。
 
追溯体系包括追溯系统、数据中心、工作队伍和制度规范四个环节。追溯系统包括信息的采集、传递和查询;数据中心则有国家、地方和企业的数据中心;工作队伍包括了专责管理、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人员;制度规范涉及操作规范、技术标准和应用指南等。
 
企业建立追溯体系十分必要。这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是上下游延伸的必然。通过实施追溯,深化和提升GAP、GMP、GSP管理水平,可逐步实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过程可控,责任可究”,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促进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发展。
 
赵润怀建议,企业建设追溯体系,一是要建立项目工作组,确定负责人和部门组成,明确责任和分工,责任到人。二是配备相应硬件。三是选择适宜追溯软件,在国家、地方和企业平台中,选择适合本企业的追溯系统管理软件。四是开展信息采集、录入、审核、上传、统计、分析。五是包装赋二维码,提供追溯信息查询服务。六是追溯信息备份,软硬件维护管理。
 
产业要素对接要突破盲点找准途径——
 
创新模式谋长远
 
中药产业要素包括了产业、资本、教育、科研、企业等要素,如何对接,协调发展?当前,从地产、煤炭、石油等行业有很多资本介入中药材产业,逐利动机明显。如果没有长远发展的战略和科研、人才和产业合作的良好模式,恐怕难以奏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魏胜利表示,引导资本进入中药产业,要“算长远、选对点、找对人、用对心”。企业谋求商业价值的实质在于追求产品的稀缺性,比如道地药材、贵细药材的生产。
 
科研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受科研考核体系影响,科研很容易成为漂浮物,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横向合作,价值观容易出问题。科研的商业化落地,需要整合价值观,协同创新。开展科研工作,不忘企业利益和商业价值。技术的创新和整合,就是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就是降本增产增质。科研策略则包括各类需求收集、定向培育技术,产地布局和差异化发展体系研究等。中药材产业必须整合和深挖核心技术,打造适合客户需求的最佳产品,吸引国内外优质客户资源,可最终实现产学研用的完美结合。大学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方面,可通过高薪聘任、定向培养等模式加以解决。
 
种植企业与制药企业牵手合作,也面临价值观的协调。种植企业想卖大价钱,制药企业想找便宜货,药农只看短期利益。如何合作共享?魏胜利认为,企业开发技术,种植落实生产,可相互持股共赢。应探索建立多方自律共赢模式,政府引导、协会扶持、行业自律、联盟共赢。
 
来自云南省中药材种植行业协会的苏豹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解决野生中药材濒危问题,最重要的是发展人工种植。要以市场为导向,对中药资源有计划采挖,修复和引种驯化。因地制宜,规范引种并以GAP管理模式建设种植基地。他介绍,云南白药集团牵头成立了云南省中药材种植行业协会,其职能是:提供市场和技术信息服务;解决技术问题;寻求政府政策支持;建立产业平台,发挥纽带桥梁作用。目的是把工业需求、农业种植、政府规划、科研技术等力量通过产业平台整合,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中药产业链条协调发展,建立云药资源互利生态圈,服务于大健康产业。
 
全面打通现代中药产业链破解产业瓶颈——
 
“数字本草”立标杆
 
国际天然植物药市场增长迅速,前景可观。美国卫生基金会会长云大路说,在国际医药市场中天然药物占30%,约270亿美元。2013年,世界植物提取物市场规模则达到767亿美元。2014年,市场规模850亿美元,其中,草本膳食补充剂110亿,功能性食品140亿,草药产品440亿,化妆美容品140亿。
 
对中国中药材产业发展来说,土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部分野生资源枯竭;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竞争,竞相压价;滥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中药和膳食补充剂的生产管理粗放,缺少质量保证体系等,都是不利于国际市场竞争的问题所在。
 
他认为,解决问题需要靠“全方位”的配合发展。包括现代农业和林业的产业化,就是先进种植和培育的发展;先进工业和制造产业的发展,就是加工、提取和深加工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的发展;第三产业,也就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包括了科研开发, 检验检测和认证和工业设计等;还要重视规范化发展,包括原产地标准、标签和认证体系的建设,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建立产品收购标准,等级评定标准等。包括安全和质量、生产和质量控制标准,种植和收获标准,土壤和水源的环境控制和保护标准。
 
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闫希军提出,打造“数字本草”,打通道地药材和数字科技的结合。他认为,中药材是大健康产业的筑基工程。中药材在药品、食品、医疗、保健中的广泛用途,使之成为大健康产业的基础资源;在保障国民健康、维护公共卫生、支撑民族产业安全的关键作用,使之成为国家储备的战略资源;国际植物药发展对中药材的巨大需求,使之成为国际竞争的稀缺资源。
 
中药材产业升级是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外有国际市场的倒逼压力,内有市场的竞争压力,而国内现代中药整体制造水平发展,也对原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中药材产业也具有内在提升潜力,标准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条件更加完善,种植养殖业需要更高附加值的回报。
 
由天士力集团投入建设的“安国数字中药都”,有望全面打通现代中药产业链,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一是整合道地药材种植资源。建立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在第一源点实现种植管理和收储,价格管理控制,标准化加工和金融服务等功能的集成化。形成辐射全国药材产区,拉动药材技术升级和质量升级的能力。
 
二是构建全国中药材基地网络。通过自主投资,股权合作,订单合约等模式,在全国资源产区,组建产地资源公司,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提供优质、可控、可追溯的中药材资源。
 
三是集成商业模式的各功能要素。居于核心地位的有实体交易、线上交易和战略储备。中间有质检溯源,仓储物流、科技开发、金融房屋。外围有种植、加工、文化交流、商务配套、票据管理。由此打造质量过程溯源、第三方检测,电子交易“三网合一”的中药材公共交易平台。
 
闫希军认为,“安国数字中药都”是实现资源持续发展的创新性探索,顺应了现代智能化工业的要求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新趋势,构筑了质量追溯、药材检验和电子交易的数字草本公共平台,将形成贯通全产业链的质量保障体系。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