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增高秘方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浅谈竹圈盐灸治疗矮小症验案的感悟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0-08-31
矮身材儿童是指比同一个地方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儿童低于第3百分位的儿童[1],矮身材不但会给儿童带来自卑的心理,而且对未来职业选择及配偶选择均有严重影响。笔者在临床中治疗1例矮小症患儿,现将病案详述如下。
 
1 病案资料
患儿,男,9岁,2017年9月3日因患儿明显矮于同龄人而求诊。患儿父母较矮,父亲身高163cm,母亲身高155cm,患儿出生时体质量为2.5kg,身长39cm,其他均正常。患儿平素挑食,纳食欠佳,夜间睡卧不宁,至今偶有遗尿,季节变化时易感冒,患儿生长缓慢,身高比同龄人低。体格检查:身高124.5cm,体质量22.5kg,精神萎靡,面容憔悴,四肢肌肉松软无力,身材瘦削,舌质淡白且稍大,舌苔白腻,脉沉细且缓。曾求诊于福建省省立医院,诊断为特发性矮小症。因担心生长激素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考虑暂行中医治疗。中医诊断:矮小症;证型:脾肾亏虚。治法:补肾填精,益气健脾。处方:竹圈盐灸治疗。选穴:关元、气海、神阙、中脘为一组腹部穴位;肾俞、脾俞、命门、膏肓为一组背部穴位。每次灸一组,每穴15min,隔2d灸1次。另嘱患儿每周进行跳绳和深蹲各5次,以轻度疲劳为度,饮食方面予以牛肉等高蛋白食物为主,并嘱其21:00准时上床入睡。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1周。治疗2个疗程后,患儿面色可见少许红润,精神状态明显较前改善,食欲好转,四肢肌肉较前结实,无遗尿,且感冒次数明显减少,测身高126.7cm,体重26.2kg。因取得一定的效果,患儿家长继续坚持治疗,竹圈盐灸改为4d治疗1次。患儿于2018年9月10日测身高133.1cm,体质量33.0kg,复查骨龄为8岁,年生长速率8.6cm。

矮小症
 
2 病案分析
该患儿因父母身高均较矮,先天肾气亏虚,故出生时明显瘦小,且患儿本身脾胃不足,再加上家长喂养失当,进一步损伤脾胃,使气血生化匮乏,因此身高明显比同龄人矮小。面容憔悴,四肢肌肉松软无力,身材瘦小,舌淡白,苔白腻,脉沉细且缓,均是脾肾亏虚的表现,故治疗宜补肾健脾,双补先后天之本。关元、气海、肾俞、命门均是补肾填精要穴,中脘、神阙、脾俞、膏肓均是健脾养血要穴,通过竹圈盐灸以上穴位能够滋补患儿先天肾精和后天脾气,从而使五脏四肢百骸气血充足。竹圈盐灸是把粗盐放在竹圈底部,然后把艾绒压实放在粗盐上面,根据病情需要艾灸相应穴位[2],是我科特色疗法之一。与传统艾灸相比,竹圈盐灸一方面可通过粗盐热辐射作用加强艾灸功效;另一方面因盐味咸入肾,可作为肾脏引经药,将艾灸的温热直接输送至肾脏,以温补肾气,此外盐性凉,也可克制艾灸过于燥热。
 
3 病案感悟
矮小症发病原因复杂,目前临床发现生长激素缺乏是矮小症发病的常见原因[3],由于在分娩过程中或头部外伤、射线辐射等原因损伤下丘脑或垂体,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此外,因父母均较矮小,家族遗传因素导致矮小症,此类儿童除了身高比正常低一些,其余均正常;而一些先天性因素如特纳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软骨发育不良,除了矮身材外,还有智力、关节畸形等异常表现。目前,国内外均推荐采用重组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4],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重组生长激素一方面价格昂贵,另一方面对人体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及颅内高压。而且重组生长激素临床运用时间尚短,一些不良反应仍未发现,应用时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家长对此十分顾虑,故求助于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矮小症属于“五迟五软”疾病范畴,按照“五迟五软”辨证论治,但“五迟五软”可伴有智力、畸形等问题,与矮小症不符合,因此也有医家根据患儿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特点,把矮小症归于“疳证”进行辨证论治,但无法全面概括矮小症的特征。《黄帝内经》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此处总结了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在于肾气是否充实,肾气相当于生长激素。叶进认为,矮小症主要病因为后天脾胃失养、气血亏虚,也与肾气有关,治疗上着重从脾胃入手,兼补肾气[5]。宣桂琪认为,矮小症跟脾肾关系较为密切,而心肝不足亦会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临床上根据矮小症的体质偏于肾虚或脾虚等不同,采用温补肾阳、益气健脾等方法治疗[6]。总之,矮小症的病因病机为先天肾气不足和后天脾胃气血亏虚,笔者通过竹圈盐灸以补肾健脾,补患儿先天肾精和后天气血,取得较好的效果,虽仅有1例病案,但也为考虑保守治疗的患儿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治疗思路。
 
参考文献
[1]班博.特发性矮小症的诊断与治疗[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7,40(2):77-81,92.
[2]许凯声,黄漫为,王琼梅.竹圈盐灸的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4,24(S1):41-42.
[3]韩晓伟,董治亚,张婉玉,等.矮小症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9,37(1):39-42.
[4]陈倩,杨亭,张萱,等.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疗效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9,25(6):6-9.
[5]张佳娟,叶进.叶进从小儿脾虚质论治矮小症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1):72-74.
 
[6]陈祺,宣桂琪.宣桂琪辨治特发性矮小症之精粹[J].江苏中医药,2011,43(4):17-18.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郭永灿 林丽萍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