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以及公众号的兴起,让大众产生了不少困惑。困惑的原因是现在的中医科普太多了、太乱了。
作为一名热衷于科普创作的中医人,笔者十分关注科普文章的水平和质量。从整体上来讲,公众号、网络医学科普呈现出几个特点:
一是数量高产化。现在中医科普文章满天飞得力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如今的受众几乎人手一机,时刻都可以收到科普信息。而对于网络上运行的千千万万个健康类公众号而言,写作一篇科普文章再也不用像过去一样爬格子、交编辑并进行严格审阅。如今,负责任的科普公众号认真的写、审阅再发布,不负责任的科普公众号可能直接复制粘贴就行了。相对于过去的情况,笔者也深有感受,过去写好稿子,寄到报社或者邮箱发送,经过编审往往需要一周或者一个月时间才能见报,而现在只要写好的稿子短时间就能与读者见面,成就感更加明显,时效性更好,但是准确性就存在了一些问题。
二是内容重复化。中医科普是创作,想写出高水平的科普文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网络时代中医科普变得十分简单,大量的复制粘贴让热心于原创的作者群也坐不住了。认真的作者查资料精心组合写一周,不如人家几秒钟的复制,甚至是剽窃。这些状况让认真写稿的中医科普作者非常伤心。
三是水平粗劣化。中医科普向来以谨慎求实说理为主,不能带有很强烈的个人感情,不成熟的中医知识不能发表以免误导,正在争议的、研究探索的不能发表,这里边有规矩。但现在微信公众号的盛行,让很多带有个人主见的医学知识都漫天飞了起来。争议就争议,不争议不热闹,没有点击率。这样就很容易演化成为追求点击率的游戏,重了形式和点击率而忽视了文章的水平和质量。
医学是严肃的,所以向来医学更多的倾向于专业化、封闭化,但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中医科普杂志、公众号因个人兴起,对于中医科普的需求量十分巨大,每天都要发布很多内容,中医公众号发表文章有兴趣为之的,也有为争取病人就医的,也有单纯追求点击率赢得群众关注的。要知道,单纯追求点击率去吸引眼球,会让科普传播者迷了方向,乱了方阵,传播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因此,对于泛滥的公众号和中医科普,需要给予一定的规范和约束,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一是要凸显出中医科普的专家化、专业化。这就需要对开放的公众号有质量的评估和判定,对公众号的作者进行一定的专业要求,不能人人都是医学科普专家,而应该对公众号实行准入机制。二是要内容准确化。对中医科普文章和公众号需要建立医学科普的审查机制,对凡涉及有争议的、有矛盾的应该暂缓发表。三是加强产权保护。对于原创性作品要进行保护,对于剽窃、复制的行为应该给予相应的惩戒措施。(孟长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