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省政府有关部门关于《河北省发展中医条例》有关落实情况的工作汇报。会议由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李军主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太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就贯彻落实《河北省发展中医条例》,加快推进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进行汇报;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等部门分别就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财政投入、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汇报,并接受与会常委、委员、代表的询问。各位常委、委员、代表还就如何鼓励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生产和使用、引导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从事中医药工作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太平表示,《中医药法》已进入最后立法程序,河北省人大要以此为契机,充分行使好立法和监督的权利,推动全省中医药工作迈上新台阶。宋太平要求切实加强监督,抓好追责问效,确保国家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省人大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到实处,立即着手准备做好《河北省发展中医条例》的修订工作。
“起大早、排长队,在拥挤的挂号大厅苦熬数小时”排队挂号让不少患者叫苦不迭。按照北京市医院管理局近期举办的整顿门诊挂号流程,推进公平有序就医秩序的专题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各家中医院纷纷出招,着力破解患者“挂号难”困局。本报记者走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望京医院、眼科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了解各院挂号信息,仔细观察发现,在各家中医院及时便捷地挂上号、挂对号有多种途径。
“有困难、找客服”已经成为门诊部的一种习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在该院原有门诊咨询台的基础上,还有一个门诊患者接待处,提供“一站式”门诊接待服务,节假日也不休息。西苑医院门诊部主任刘小英介绍,医院拓展了客服中心服务功能,把导医、导诊、咨询及现场预约挂号等服务功能集中至一层综合服务台,形成“一站式”服务体系。
“夜诊”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特色。东直门医院门诊办主任刘涓介绍,由于医院空间限制,该院制定了“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开放了夜诊和周末门诊,夜诊于17:00开诊,周末门诊挂号方式和时间与日常白天门诊相同,而夜诊挂号时间为15:30~19:30。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为了方便患者如愿就诊,针对慢病患者,该院开设了多学科联合门诊挂号,患者不仅能如愿找专家看病,还能多个专家一起会诊,实现“多对一”的医疗服务。“建议挂不到专家号的患者可用此方法,既可以避免被票贩子欺骗,还可以轻松享受到多位专家联合会诊,可谓一举两得。”该院门诊部主任扈新刚表示,与普通会诊相比,该门诊组成临时诊疗小组,与会专家整体分析,全面讨论,互相启发,更深入地解决疑难危重疾病的关键问题。
北京中医医院专病门诊号也为优势病种特设26个专病门诊,该院门诊部主任唐武军介绍,专病门诊主要包括肾病综合征、顽咳、肺间质纤维化等,患者持本人就诊卡到挂号窗口挂号即可。
除了北京市通用的114预约挂号电话和网络平台,患者也可以时时关注各个医院的微信或下载该医院的手机APP。一些银行还与医院定点合作,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与中国工商银行进行了合作。由于银行网点多、自助设备多,持卡人在网点自助终端预约挂号不用排队,非常方便,患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医院的医生或是专家,一般可以预约7天之内的号。但是广安门医院负责人也同时提醒患者,ATM机挂号须实名就诊,不能代亲友挂号。
此外,很多中医院还在城郊设有分院,例如广安门医院南区、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以及东直门医院东区,都会有部分本院专家出诊,当地居民可以前往预约挂号。
甘肃省在大力发展“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学生在甘肃省中医药大学开班授课传医。近日,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8位年轻人来到甘肃中医药大学学中医,灵芝、白芷、白微、黄柏……大伙都用中药名作为自己在中国的名字。
甘肃中医药大学校长李金田介绍,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中医药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截至目前,该校已配合甘肃省卫计委在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建立了多个岐黄中医学院、诊疗中心,同时免费为这些国家培养中医药留学生。
学生们将学习5年时间,其中在西北师范大学学习汉语一年,四年在本校学习专业,主要学习针灸推拿。吉国留学生每年两万多的学费和住宿费,由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和甘肃中医药大学共同承担。通过学习,每个人将取得汉语、中医方面的资格证书,毕业时每个人都是合格的中医师。
“以前只是从养生堂节目接触过中医药,但自己来辨认中药还是第一次,听完课回家我也要种植中药。”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二学生马润贤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一边听课一边仔细地做着笔记。
4月6日,该校80余名初二学生来到西苑医院和中药“亲密接触”。学生们听医生讲授中药课程,自己辨识中药植物、中药药材以及中药标本,参观中草药房以及医院制剂楼,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知识。
此次活动系该院落实和推进北京市教委启动的“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程,实现中医药文化知识在辖区中小学校园推广与普及。
围绕屠呦呦研究员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中医药发展成果,近期,日本兵库医科大学中医药孔子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经合作方北京中医药大学专门安排,日本兵库医科大学中医药孔子学院近日在“第四届中医药文化冬令营”体验日程中安排“参观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场所”活动。15名来自兵库医疗大学和医科大学的本科生,前往屠呦呦工作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观。
近年来,作为机构的主要活动之一,连续举办了面向大学内外医护人员的“武库川汉方综合研讨”学术活动。此活动是与大学汉方医学教育·诊疗研究会及津村株式会社共同举办的专题讲座,自2014年开始举办,每年5次。
4月1日,浙江省创办的以中医院领导成员为主的“西学中”高级培训班,经两年余中医药理论和技能学习后结业。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伟伟表示,现在不少中医院长的职称为西医,此举旨在使他们更好学中医,懂中医。
在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和省财政厅支持下,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同浙江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的“西医人员学习中医高级培训班”2013年10月11日开班。该班学员68名,多数为各级中医院正副院长等领导骨干,他们都具有西医高级职称,对“西学中”有强烈的愿望,培养目标为掌握中、西医知识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
本次培训采用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模式,理论教育由浙江中医药大学的著名学者担任主讲,学员每月集中3天听课,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到《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师承教育做到努力实现“名师出高徒”。先后确定23位浙江省级以上名中医为指导老师,并举行学员拜师仪式,确保每位学员“师出有名”。此外,还为每位学员配备1名学员所在地的名中医跟师习医。
为了丰富学员各类知识,本次培训还特邀国内顶尖的中、西医专家作专题讲座;组织学员参加中医经典与临床应用研讨,举办中医病案讨论及中药材鉴别;安排参观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义乌丹溪文化园和实地采中草药等。
浙江本期“西学中”高级培训班,按教学计划完成所有课程,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后,由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学员们所写中医基础理论学后感,汇编成《青囊行》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