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医药资讯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陕西中医药事业五年大变样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02-03
近日,陕西省顺利完成“十二五”中医药工作总结评估。自实施《陕西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来,该省积极扩大中医药服务城乡覆盖面,加快培养中医药人才,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形成了以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临床教学基地为龙头,标准化市、县级中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室)为基础,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养生功能齐全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规划》内9大类18个重点项目得到有效推进。
 
中医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财政投入中医药事业19.76亿元,比“十一五”增加6.91亿元,增幅近53.7%。投资3.95亿元、按照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标准建设的陕西省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正式投入使用。该省还创建了1个省级中医药临床教学基地、2个国家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五年来,该省每万人口中医床位数由4.27张增长至6.11张,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39人增长至2.76人,各中医类医院的中医总诊疗人次由754.11万人次增加至1070.6万人次,各中医类医院的中医出院总人数由42.1万人增加至71.8万人。目前,该省99.5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3.6%的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科和中药房,88%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9.6%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五年间,陕西省创建了2个国家中医药工作先进市、25个先进县(区),18家医院成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5个、重点学科10个、重点专科32个、农村特色专科20个,省级重点学科13个、重点专科101个、农村特色专科147个、中医护理重点专科10个;确定了25个专业304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省级“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项目实现了全覆盖。
 
在推进医改方面,陕西不断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制定了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提高中医药服务价格、实行县级中医医院全额预算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从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及人事编制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中医医院改革;中医药参与1市10县医改综合试点取得新突破;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纵向整合机制为核心的中医分级诊疗步入实质性运行阶段。
 
人才建设助力科研突破
 
“十二五”期间,来自陕西的郭诚杰教授荣获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全省新增省级名中医50位,建设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9个、省级名中医工作室107个,培养中医药传承博士后3人、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42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194人、重点学科(专科)学术带头人及技术骨干555人、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及中医护理骨干35人。该省举办省级以上中医药继续教育228项,培训各级各类人员20000余人次,并启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培训学员327人,为县及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中医药人员1200余人,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中医类定向医学生250人。
 
为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该省整合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联合攻关,成功实施20个重大病种中医药创新计划;建设国家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1个、国家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1个、三级实验室8个、二级实验室14个以及省级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1个、重点研究室6个;开展中医药类各级科研项目570余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49项;完成第四次中药材资源普查工作,调查药用植物物种2250种,采集药用植物蜡叶标本3万余份,建设起陕西省药用植物标本库、药材种子保存库、标准药材储存库。
 
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弘扬
 
“十二五”期间,该省注重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开展4次674人次的全省中医药文化系列培训;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创建3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组建30人的省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团队伍,8人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深入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等活动,全省累计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900余次(截至2014年底),发放中医药宣传图册(单)50余万份,直接受益群众35余万人。
 
同时,该省借助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海峡两岸孙思邈中医药合作与发展研讨会等平台,积极促进与港澳台、欧美国家以及兄弟省份的中医药文化交流、学术传承与项目合作。支持中医药医疗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与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建立教育培训、医疗互助等交流合作关系,扩大了该省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孔群 周垚)
 
1月28日,辽宁省抚顺市召开2016年全市中医工作会议,传达全省中医药会议精神和工作要点,并对全市中医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的启动之年,要坚定信心,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开好局起好步,为健康抚顺做出新贡献。一是以规划引领,全力谋划中医“十三五”规划,全面开展“治未病”服务。二是贯彻落实《关于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力推动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发挥作用。三是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四是加强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全面提高该市中医医疗质量和中医医院管理水平。五是推进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中西医结合工作。六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七是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高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和认同。八是推动中医信息化和项目绩效考核工作。
 
近日,甘肃省人社厅、省卫计委联合发文,表彰命名宋敏、谢潇侠等80名中医药专家为第四批“甘肃省名中医”。
 
本次评选经过民主推荐、省名中医评选委员会组织评选、省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公示等程序,旨在表彰在继承、弘扬中医药学术和中医医疗实践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医药专家,促进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
 
以服务好、覆盖广、百姓赞著称的“中医堂”已成为河南省南阳市基层中医药服务的一大闪光点。全市超过96%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堂”建设工作,建成并通过验收的已有198家。“中医堂”从业人员1200余人,其中中医类别医师984人,副高级职称53人。平均每个“中医堂”配备4.6名中医师。老百姓可就近体验规范的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更可及,百姓更实惠。
 
据悉,为夯实基层中医药工作,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南阳市政府于2012年启动乡镇卫生院中医药集中服务区“中医堂”建设,通过“试点先行、建立标准、示范引导、批次推进、表先促后”的工作模式,逐步在全市进行推广。为解决资金问题,市级财政拿出200多万,以奖代补,对建成并通过验收的“中医堂”予以奖励。各地也积极争取县级财政支持,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投入、地方为主、相互配合的投入机制。为解决人才问题,市中医药管理局从实际出发,设置了6家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分批分期对“中医堂”从业人员进行中医技术培训,还结合省级培训项目对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开展“西学中”培训,解决了“中医堂”的后顾之忧。新农合对中药饮片、中医非药物疗法的优惠政策也为中医药在乡镇卫生院的应用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中医堂的建设,中医药在南阳基层卫生院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老百姓对中医药也越来越认可:卫生院业务收入比未建设“中医堂”前平均增加145%。南阳市七里园卫生院“中医堂”建设最早,成效最好,短短半年时间业务量和业务收入翻了三番。2013年,该院“中医堂”月门诊量从年初的200多人次增加到620人次,业务收入由原来的每月3万元增加到月收入12.8万元。2015年,该院“中医堂”月门诊人次已经突破5400人次,月收入超过40万元,成为其它乡镇卫生院争相学习的对象。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