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医药资讯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多个方案护航中医药知识产权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5-10-15
中医药起源于中国,承载了重要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是中国对世界医药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北京市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中医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为18009件,占全国中医药领域专利申请量的6.8% ;发明专利授权量6139件,占全国中医药领域发明专利授权量的6.9%。中医药行业注册商标近3000件,比如“同仁堂”、“食味草”、“本草方源”、“天惠”等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北京东方灵盾公司历时13年,自主研发完成了《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其中收录了1985年以来世界上20余个国家2个国际组织的以中药为核心的所有天然药物及其提取物方面的专利信息,包含20万条药物方剂、30万条基本专利、70万条同族专利,是目前世界上收录天然药物专利最全的数据库,并以市场化模式成功出口至马来西亚等国。
 
从全球范围看,尽管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中药古方,但数据显示,已有900多种中草药项目被日、韩等国企业抢先在海外申请了专利。这也导致了国内中药市场近30%的份额,以及国际市场90%以上的份额被国外企业占领。这充分说明了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北京一直是研发创新高地,中央要求北京要建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北京中医药行业独特的竞争优势也是在研发创新能力方面。因此,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的保护对于未来北京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工作,自2013年起,与北京市中医局共同开展了《北京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情况研究》,对北京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加强北京中医药知识产权“健体”专项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两家单位将成立北京市中医药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力求提升北京市中医药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努力使本市成为全国中医药知识产权创造的引领区、运用的先行区、保护的示范区和人才的聚集区。接下来,我们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护航中医药知识产权的四个方案。
 
提高知识产权创新能力
 
问题:数据显示,2002年到2012年十年间,全国中医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15575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51699件,北京市中医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1263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517件。本市中医药领域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在全国都居于前列,但与北京市中医药行业的研发实力相比,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方案:北京市将加大对中医药领域专利资助奖励的力度,引导提高中医药在制剂方法、新治疗作用等方面的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和质量,鼓励中医药技术和产品到国外申请知识产权。
 
推进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
 
问题:品牌和药剂是中药价值的重要体现,北京同仁堂作为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经营中药材800多个品种、饮片3000余种,注重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运用,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由于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很多传统中医药得不到保护,自制药剂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一直困扰我国院校、医院和科研单位,许多具有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中药新产品不能尽快工业化生产,严重影响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在中医药领域已授权的知识产权中,交易活跃度并不高。
 
方案:鉴于此种情况,北京市将依托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中医药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搭建北京市中医药特色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为北京市中医药产、学、研机构服务,增强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转化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设
 
问题:据调查显示,本市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整体不高,许多中药的研发成果没有申请知识产权,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固化自己的权利;许多中医理论知识、独家方剂,在传承中流失。许多中医药机构和企业,不注重商标注册,缺乏品牌战略,国外企业商标抢注时有发生,造成名牌流失严重。相比其它领域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来讲,中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虽然不多但近年来有上升势头。
 
方案:北京市将加强中医药市场知识产权监管,打击假冒专利行为,定期发布《北京市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蓝皮书》;开展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在中医药企业集聚的园区建立“北京12330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工作站”,编写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科普读物,形成包括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多重保护方法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构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问题:本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在全国首屈一指,近几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已经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大学等6所高校联合,共同培养知识产权实务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本市乃至全国第一家“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开辟了知识产权行业人才的全新领域。
 
方案:基地将为医院、学会、协会和企业培养一批兼具中医理论和知识产权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我们还将遴选一批中医药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和行业专家,建立“中医药知识产权人才专家库”。 (本报记者 周蔓仪整理)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