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医30多年,也去过很多国家,但这次活动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中医的影响力如此巨大,在国外会引起这样强烈的反响,很让我震撼!”刚结束“文化中国·中华医学”访问团海外惠侨之行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张鸥谈起中医药在海外的情况,掩饰不住欣喜。她表示,2012年自己也参加过中医交流访问,与那时相比,现在中医药文化在国外的认可程度更高了。
张鸥参加的活动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海外惠侨工程——中医关怀计划”框架下的首次行动,首站选在欧盟所在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医专家团的其他成员还有中国致公党中央医疗卫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杨金生,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赵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徐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王成祥。
高级官员愿做示教对象 为再次治疗放下个人隐私
6月4日,刚抵达比利时的中医专家还没顾得上休息,立即开展了小范围的义诊活动。一位被耳鸣、头痛和失眠症状折磨了3年的欧洲议会高级官员,在比利时尝试过很多不同治疗方法,都没见好转。张鸥为他做了针灸治疗, 20分钟治疗结束,这位官员觉得头痛明显减轻,耳鸣也消失了。
随后,中医专家团马不停蹄来到安特卫普的比利时中医学院及布鲁塞尔的孔子学院举办中医系列讲座。张鸥开讲后不久,注意到从讲堂后门进来一个人,正是前一天接受针灸治疗的那位官员,他冲讲台上的张鸥招了招手,坐在最后一排认真听讲。课间休息时,他跑到张鸥身边高兴地说:“我昨晚睡眠好极了!请再给我治疗一次吧!”
当张鸥很抱歉地告诉他,由于活动日程安排紧凑,无法抽出时间时。他提出可以充当课堂示教对象,请医生在台下学员面前为他治疗。这对于极注重个人隐私的欧洲人来说,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治疗几乎难以想象。张鸥不禁感慨,“如此重要的官员为了再次接受治疗,竟愿意做我的示教对象,可见国外对中医药的需求有多么强烈。”
第一次为欧盟官员中医义诊 从惹争议到受欢迎
6月6日,在中国驻欧盟使团举办的庆祝中欧建交四十周年 “开放日”活动上,中医专家团的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吸引了几百人,临时“诊所”前排起了长龙。欧盟各国官员的反应之热烈超乎预料,原本限定义诊报名人数为30人,实到人数却达到了80人。
在杨金生的中医药养生保健讲座上,他向大家介绍了10个常用的养生保健穴位,并进行示范,现场的各国驻欧盟官员及家属纷纷学着中国专家的样子在身上点按保健穴位,气氛热烈。而在讲座结束后,面对排队等候的颈肩腰腿痛患者,杨金生一会儿刮痧拔罐,一会儿针灸、按摩。比利时当地的中医师也在义诊时跟随专家们学习,这些中医师是比利时中医药联合会的成员,他们将为每一位参加中医体验的官员提供6次免费后续治疗。
杨金生说,这不只是让一个国家,而是欧盟多个国家的领导体验了中医,对中医药的宣传推广很有意义。他深深体会到,在海外中医义诊宣传活动中,让外宾近距离体验的中医技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针灸、按摩、刮痧和拔罐。
“希望中医专家义诊活动能多一些。”专家们回国后,陆续收到了来自欧盟官员的感谢信,他们接受义诊后觉得中医疗效特别好,后来又多次找到比利时中医药联合会接受复诊。
据欧洲议会议员助理兼欧中友好小组秘书长,也是第一位在欧洲议会工作的中国人盖琳介绍,为欧盟官员进行中医义诊这还是第一次,最初提出要为欧盟官员搞一次义诊的想法,议会里一些同事是反对的。
“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医,而中医也没有在欧洲法律层面被认可,从而产生了偏见。”盖琳表示,活动的初衷在于让欧盟官员了解中医,消除偏见,让更多人从中医治疗中受益,这样更利于中华文化传播。
盖琳告诉记者,一些没能体验中医义诊的官员在得知其他官员的亲身经历后,纷纷与欧中友好小组取得联系,也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参与。因此,他们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再针对高级别官员举行一次中医义诊活动。
义诊加讲座 从知之甚少到强烈需要
告别欧洲,“文化中国·中华医学”访问团又将惠侨服务和中医药文化带到了非洲。安哥拉,是一个动乱和发展并存的国家,有20多万支撑战后重建的华人在那里工作生活,为安哥拉的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然而缺医少药和安全问题也威胁着海外侨胞的生命安全。
安哥拉中国总商会是旅安同胞共同的家园,也是此次中医义诊活动的当地组织者。中医专家团抵安后,见证了安哥拉华助中心在安哥拉中国总商会的揭牌仪式,随后又是忙碌的义诊。
结束了在安哥拉的义诊,中医专家团又赶赴海外访问之旅的最后一站毛里求斯。在这里,专家们同样受到了当地华人华侨及非洲友人的盛情欢迎。“非洲的百姓对中医针灸接受程度特别高,这是我没想到的。”张鸥说。
义诊预约人数超过600人,5位专家为患者针灸、推拿、拔罐、刮痧、做铍针,从早9点忙到晚6点,为200多人解决了病痛,大家奔走相告,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只好让路程较远的先接受治疗。
代表团还拜会了毛里求斯副总理舒登(Sudhun),他对中医专家连日来在毛里求斯开展的义诊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他也很想亲自体验一下中医,请中医专家帮他医治肩痛的问题。
赵勇站起身来为他推拿,舒登马上摘了领带,松了松衣领扣子,本来严肃的气氛一下变得轻松起来。几分钟之后推拿结束,他转了转肩膀,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肩膀竟然不疼了。当即向在座的中医专家发出邀请,希望他们来毛工作。
毛里求斯最大的医院集团的所有者是一位“华三代”,学西医出身的他对祖国中医药学非常感兴趣,他不仅对这次中医专家团来毛义诊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并且表示希望与国内的中医院加强合作,增进交流,以提高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
杨金生表示,加强中医药在海外的推广,就要让其他国家高级官员了解中医药,让当地医师理解中医药,让民众体验中医药。以义诊作为宣传中医药活动的主线,以与当地医务人员进行中医药座谈交流为桥梁,才能够对推广中医药起到更好的作用。整个义诊过程中,杨金生身体力行,被大家推选为全程讲座专家,每到一处,都代表专家团为中国使团、使馆工作人员和当地民众带去精彩讲座。
在毛里求斯与当地医师们座谈交流中,专家们系统回答了10多位医师关于中医、中药、针灸临床应用的问题以及中医药对常见疑难病的治疗情况,大大增进了他们对中医药的理解。
对此,专家团成员徐浩表示,这次海外访问的特点很鲜明,首先是形式多样,有义诊、健康咨询、学术讲座和座谈交流等等;其次是多层次多途径,上至国家政要,下至当地百姓;不仅有中医师,也有西医师,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我们采取不同的形式推广和宣传中医药。
专家团在毛里求斯最大的公立医院与当地的西医进行了学术交流,其中一位女医师问:“中医能不能治疗白内障?”张鸥介绍,白内障的初中期是中医针灸的适应症,特别是初期白内障,是非常适宜中医治疗的范畴。在之后的深入讲解中,她告诉大家,中医会利用辨证的方式,从患者的局部到全身来制定治疗方案,并讲到经与穴的概念等内容。
但张鸥发现仅靠讲解并不能使外国西医师搞明白,反而让他们觉得中医很玄乎。于是她索性请他们上台亲身体验了针灸和耳针。她一边操作,一边告诉大家针灸和耳针是两种不同的中医治疗手段,二者可以相互结合,形成不同的方案提供给不同的患者。
“我在示范的时候,所有西医师都围在一旁认真地观看,这种直观的展示让他们眼前一亮!”张鸥认为,这种讲座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既有理论讲解又能让大家对中医有直观的认识,更有助于在海外深度推广中医药。
专家团海外掀起中医热的背后 推动中医药海外立法
虽然中医药在比利时、安哥拉和毛里求斯都受到了“上至国家政要,下至当地百姓”的热情追捧,但中医药“走出去”依然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中医药的海外立法。
据悉,以欧盟为例,中医至今还没有被28个成员国接受。徐浩表示,要大力推进中医药在海外的立法,由于没有立法,很多中医行医时必须依托当地有西医执照的医生进行,制约了中医在海外的发展。
盖琳告诉记者,借这次中医专家团访问的契机与比利时中医药联合会达成共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府公关游说计划,力争让中医在欧盟的立法层面早日被接受,从而引导28个成员国接受中医。并且,针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推广模式,先望闻问切,再对症下药。
目前欧美国家的民众对针灸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较高,对中医内科接触较少。原因是中医内科多针对慢性疾病,且主要采用中药治疗,周期较长。徐浩认为,可以在国外预约一些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更适合中医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尤其是与中医药立法关系密切的官员及其家属,为他们做长期治疗,让他们看到中医的疗效,这样既有利于除针灸外的中医其他治疗方法走出国门,又能助推中医药在海外立法,事半功倍。
多方聚力 助推中医药走出去
据专家团成员王成祥介绍,在义诊活动之前毛里求斯人对中医药知之甚少,但是那里却是接诊人数最多,对中医需求最大的国家。因为,早在专家团到访之前毛里求斯大使馆及当地最大的医院集团就对此次义诊做了充分的宣传,他们通过网络、电视和报纸等渠道向百姓大力宣传中医药,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中医专家的到来又使他们亲身体验了中医的疗效,更增强了他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和需求。
杨金生认为,国务院侨办拥有丰富的服务群体和海外群众基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具备权威的中医资源和成熟的推广模式,“海外惠侨工程——中医关怀计划”整合了两部门的资源,发挥各自优势,让促进中医药海外发展的效力翻倍。
全局统筹对于海外中医的发展必不可少。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处副处长魏春宇的组织协调下,义诊活动进展顺利。而在海外,中国驻各国大使馆为中医专家团海外服务提供法律、翻译和安全保障,内引外联,沟通上下,全方位支持惠侨行动;海外华侨团体、商会和中医团体,发挥各地资源和人力优势,为义诊和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后勤保障,并对中医专家在各国掀起的“中医热”起到了前期烘托和后期加温的重要作用。杨金生表示,只有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侨办、大使馆和海外团体多方聚力,才能让中医药在各国上达高层,下得民心,助推中医药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