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医院不断强化中医工作,加强医院管理,注重年初计划落实。医院门诊、住院患者明显增加,中医药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形成良好发展势头。
该院以中医特色为抓手,以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为中心,全体业务人员参加院内“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积极开展申报省级重点中医专病专科建设工作;邀请指导老师开展学术经验理论讲座,在全院进行推广;开展业务理论及技能培训,安排高年资医师发挥各自专长定期举办理论讲课;以科室为单位征订多类医学及医院管理期刊杂志,保证临床专业技术人员的自学需求。(吴健)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日前与广州市越秀区二级医院等1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构建“医疗联合体”,开展医疗联动,旨在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模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双向转诊通道,由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提供优先门诊、优先预约检查、优先安排住院床位等“三优”服务;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帮扶,借助省级中医院优质中医医疗技术和人才力量,定期对基础医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开放中医学术讲座、继续教育培训等;开展中医人才培养,为越秀区基层医院住院中医师提供培训;开展医保年度门诊选点互动,建立公共信息平台。(李朝)
本报讯 “纳豆激酶作为功效成分获得国家级的批准,不仅促使中国纳豆产业走向规范化发展的轨道,还推动中国纳豆产业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在4月19日举行的2015年纳豆与纳豆激酶发展论坛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程池如是说。
首批获得纳豆类食品功效成分变更的北京燕京中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理王卫东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纳豆激酶作为纳豆类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批准进行量化,规范检测标准。
2002年原卫生部发布的《卫生部关于纳豆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批复》中明确规定,以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的纳豆应按普通食品进行管理。(卜一)
依托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日前通过科技部专家组验收。
实验室建设期内凝练了提取分离技术、制剂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等三个研究方向,在中药制药共性技术研究中取得多项创新成果,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11项。外聘国外制药技术领域资深科学家2名,培养“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各1名。
实验室自2010年9月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重点围绕制约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关键共性技术,特别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探寻中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开发新型中药制剂,并将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为全力打造磐安特色中药材绿色品牌,确保磐安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稳健发展,浙江省磐安县日前发出通告,在全县范围内禁止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
通告要求,中药材种植、初加工和经营人员切实提高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在中药材初加工、储存、流通等环节不使用硫磺熏蒸。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经营硫磺。对非法销售和使用硫磺行为,将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予以查处。禁止含硫超标中药材进入市场交易。对违反规定经营含硫超标中药材行为,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予以查处。
通告要求中药材加工经营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自律,做好示范,积极维护全县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陶宝东)
“我是在没有支架年代成长起来的医生。我有必要和义务带领年轻的医生为患者仔细会诊。”4月16号,在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举办“心脏康复——为心脏加油”专题讲座,原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与50余位患者畅谈心脏保护健康知识。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在探索,中医、西医、运动、体质辨识、体检预防等多学科相互协同的集成服务体系。通过系统化工作,打造出专业的心脏康复团队,其中将涵盖临床、康复、中医、护理、营养师、药剂、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参与到心脏康复治疗中。
胡大一致力于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治、预防及康复的研究推广工作,他推广的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推动了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心脏外科发展,现被特聘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中心主任。
记者黄 岚 通讯员周 锋从贵州省黔东南州卫计委获悉,该州日前印发《合医统筹补偿实施方案》,对中医诊疗项目在原补偿比例基础上提高7%。
《方案》自2015年4月1日,合医住院补偿每人每年最高封顶线为20万元,门诊补偿600元封顶,并以当年内实际获得补偿金额累计计算。
《方案》对到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按90%补偿;到县(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按80%补偿;到本州级定点医疗机构转诊的按65%补偿,非转诊的按30%补偿。
4月18日,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在京成立,聘任温长路、李佃贵为名誉会长,推选《光明中医》杂志主编杨建宇为会长。
治未病分会成立后,将建立集医疗、学术、教育、科研、产业、管理的综合平台,构建治未病的研究、服务、管理体系,成为发展治未病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首届治未病发展论坛分学术和产业两个论坛,代表们围绕治未病在健康产业中的作用、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治未病技术推广的实践等进行研讨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