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改革建设发展的战略资源和重要基础。北京中医医院把师承教育作为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补充形式,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中医人才,在师承教育的创新上做出有益尝试。
“团队带团队”中医师承新模式 早在1959年,北京中医医院就启动了第一批院级师承工作。1990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开展了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北京中医医院多年承担此项工作,对此高度重视,至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已开展五批。 2007年,院党委探索培养高起点中医临床人才的模式与方法,在北京市委组织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改变了以往“一对一”的师带徒模式,通过理论授课、跟师门诊、成立中医病房、疑难病例讨论、参与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等平台提高团队整体的理论与学术水平,达到师生共同成长。2010年,第一批学员顺利结业。2011年,第二批“团队带团队”中医师承工作启动,遴选出的20名导师,正在对27名学员进行培养。这种“团队带团队”模式所取得的成果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2014年,为着力加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北京中医医院进行了首届“杏林名师”“ 杏林名医”“ 首席专家”“ 杏林优才”评选工作。这是一支以国医大师、首都国医名师和国家级名老中医为核心的医院高层次人才队伍,涵盖了医院老中青三代技术骨干,代表了医院最高的学术水平。 其中,当选“杏林名师”和“杏林名医”均为该院国医大师、首都国医名师、北京市名老中医等,当选“首席专家”的是该院重点学专科带头人的佼佼者,当选“杏林优才”的是该院部分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当选的人才当中,不仅限于医疗人才,也有医技、药剂人才。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医院将为“杏林名师”“杏林名医”,提高其生活待遇,为其工作提供各种便利,并在保证他们身体健康前提下做好医院人才的传帮带工作。对于首席专家,医院将优先为他们临床和科研攻坚提供各种保障。对于中青年骨干,医院将着重为其提供开展临床和科研工作的良好平台,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对于“首席专家”和“杏林优才”医院还将进行定期评选和考核。 目前,北京中医医院传承体系较为完善,具有国家级、北京市级、院级三位一体的中医药传承模式,师承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中医高层次人才。 强化体系建设 着力打造品牌 北京中医医院将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人才工作作为制约医院发展的突出问题来抓,制定了“十三五”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健全相应保障制度,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把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与医院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定期组织召开传承工作会,对传承工作进行考核,总结经验,提出新的目标。 医院着重抓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人才培养出国基金管理办法》和《管理人才培养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新制度,为传承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确保经费使用到位,了解督导继承人工作进度。从人、财、物等方面为人才传承与培养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支持,投资建设的“北京中医医院明医馆”,已于2014年4月正式运营,为传承老中医学术经验和临床技能创造条件。 同时,医院紧紧围绕医院品牌战略,全方位扩大媒体宣传传播工作。在开展“团队带团队”的新名中医培养战略工程中,媒体宣传700余人次,快速提高了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2014年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宣传7位当选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的老中医,推出以老带新,起到集中宣传的整体效果。 援建育才相结合 锻炼队伍 北京中医医院还通过承担援疆援藏、抗震救灾、人才京郊行等外派援建任务,在给受援单位提供专业帮助的同时,也培养和历练了自己的队伍。医院将中医师承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延伸到院外最基层地区,加强受援单位人才梯队建设,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在援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自2013年起,北京中医医院连续两年开办“乡村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为来自内蒙古奈曼旗、河北省内丘县及北京延庆县的53名村医提供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培训,并为学员量身定制培训教材。 该院不断完善人才传承与培养工作,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措施,以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弘扬中医文化为根本,将人性化、细节化的管理体现在传承工作的全过程,努力打造既秉承传统中医文化底蕴,又具备现代化管理理念的人才传承与培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