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医师报》时评栏目刊发了社论《基层有了“大医生”医改才算成功》。文章从记者在第十届全国皮肤科医师年会上,“来自基层的医师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开,直观道出当前全国医疗情况:“基层医疗薄弱,患者不信任,进而集体涌向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政府增加投入,进而继续吸引着周边的基层患者。这便是我国总体的医疗现状,伴随着这种恶性循环,大医院更加强大,而基层却几乎被掏空了。”
看到这样的文章,我这个在农村打拼20多年的医师立即想到几十年前毛泽东主席说过的那句话——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是什么导致今天农村医生和村民难看到“重点”呢?这或许是当前医改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国有近9亿居民生活在农村,小伤小病都在农村解决。然而,居民身边的医生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还有很多乡村医生、卫生院医生是过去防保员的“变身”,他们医学知识功底薄弱,很难给居民的健康真正起到保障作用。有人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基层医务人员不思进取。这种说法比较片面。现行医师制度医务人员的“三六九等”分级“步步高”,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医生很难“往上走”。有谁愿意用青春热血去“守候”一个前途渺茫的职业呢? 笔者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步入医学行业,见证了基层医疗的变迁。从整体水平来看,基层医务人员质量在下滑。20世纪80年代,很多区乡卫生院都分配有正规的医学类别中专生,他们不管理论还是技术都是“真功夫”,为基层医疗事业顶起大梁。然而,随着他们逐渐老去,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在一波又一波的年轻医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情况下早已“改头换面”。卫生院、卫生室难留住、招入合格的人才,有的卫生院招入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工作多年也没考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这些基层医生在“前进难、后退易”的困境下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尤其是在近年来各种制度和收入“浪潮”的影响下,基层医生的执业过程被制约,他们把处方当做“摇钱树”,导致医疗机构和医生都在“走钢丝”,走入了“双输”的结果。 虽然政府几年前就提出“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医改思路,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不足总是拖着“后腿”,时至今日依然难看到效果。要突破基层留不住人才这个“瓶颈”,依笔者看,应该建立基层留得住人才机制,特别是要鼓励基层医生用简、便、效、廉方法诊治疾病,积极做好医学知识科普,一并与老百姓形成“共同防病”体系,才可能避免过多的过度医疗,减少疾病越医越多现象。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医学教育、资格准入、职称评审、报酬制度等方面全方位着手,“一并前进”才能完成。 要让医改成功,只有从百姓健康的切身利益出发、从医学未知性特点着手、从满足医务人员“内心需求”寻根,让基层能留得住“大师”级别医生,才有希望实现医患双方都满意的医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