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途经辽宁的葫芦岛海滨,尽管要在这个海滨小城度过二十几个小时,但公事和夜晚要占据绝大部分时间,所以我只能抽出不到40分钟时间急匆匆地看一看这里的海滨风貌。 早晨6点,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向服务台问明去海滩的方向,便背起照相机跑步向海滨进发,15分钟后我看到了大海。沙滩很好,像北戴河那种金黄色的沙滩,只是略微粗些。 潮水退却,带了一些有趣的东西上来,五彩缤纷的彩石和贝壳残片,还有海胆,那是渔民从网中扔出来的。而我,默默地将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捡起。彩石,可以洗干净,打上蜡再配个座儿摆在桌上当作宝玉石的摆件看;而贝壳的残片,可以像山顶洞人那样,在上面钻个眼儿,再穿根儿珠子线,当作黄金或者白银之类的首饰项链去送人,这样寒酸的东西,青年女子是绝不会上当的,但可以“糊弄”孩子。 捡着,捡着,忽然觉得,这里原来还是个“海洋药的天堂”,怎么会这样说呢?原来,被潮水冲上岸滩来的,不仅有“艺术品”,还有中药。 先看见的是牡蛎,就是喜欢附着在岩石上的那种著名贝类,它有两片壳,一薄一厚,厚的一面附着在滨海的礁石头上,表面呈绿褐色,内面呈瓷白色,另一面是比较薄的“口盖儿”,呈污白色。被海水冲上来的,经常是比较薄的那面壳儿,被海水和沙石打磨得很圆滑,奇形怪状的,看着很艺术,海岸上到处是它贝壳的碎块儿,只要将其收集起,再冲洗干净,就是中药“生牡蛎”了。它是中药里的平肝息风药,常披用来治疗高血压病引起的眩晕、狂躁、心烦和失眠等,如果把它放到无烟的炉火里煅烧成灰白色,就成了另一味中药“煅牡蛎”了,由于经过了煅烧,主要保存了其碱性的矿物质——碳酸钙,因此常被用来中和胃酸。 我还第一次采到了中药海藻。海藻是个广义词,但中药海藻却是个狭义词。按说,可供中医入药的海藻有很多种,如褐藻门的海带、昆布、裙带菜;红藻门的紫菜、汀蒿、石花菜、麒麟菜;绿藻门的石莼、蛎菜等。但在药铺里,还单有一味中药,名字就叫海藻。这是海蒿子和羊栖菜的干燥植物体,它们属褐藻门、马尾藻科,其中海蒿子分布于中国北方沿海,羊柄菜则土产福建、广东沿海。我这回采到的是海蒿子,被浪花从海底冲上来,还很新鲜,和中药图谱上画得—模一样。全株有30多厘米高,K有两种类型的叶片,—种是大型的,带锯齿的,像蔬菜蒿子秆似的叶子,一种是狭窄的,像松针那样的小型叶子。最奇特的,也是代表它特色的,是其叶腋间有很小的,圆球状的气囊。它专门长在潮线以下l到4米深,海水激荡处的岩石上,因此很容易在涨潮的时候被海水冲到沙滩上,因此海蒿子的收集工作一般只要在海滩上捡拾就行了。人们在夏季将它们打捞上来,用清水漂洗、晾干后即可入药,有消痰、软坚(软化坚硬的肿瘤、包块)、利尿、消水肿的作用。中药海藻最擅长治疗瘰疬、瘿瘤一类以颈部结块为主症的外科疾病。此外,海藻巾含有丰富的活性碘及碘化物,可以纠正由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不足,因此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也有一定的疗效。 在这里柔软的沙岸上,我还看到海岸上散落着一种巴掌长,两头儿窄、中间宽的奇怪东西,呈淡黄色,拾起来,很轻,轻轻一掰,“咔嚓”一声就折了,还挺松脆的,我把它掰成小块儿,这下我认识了,这不就是中药斗子里的“海螵蛸”么?其实,中药海螵蛸就是乌贼(也叫墨鱼)的内壳儿,它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此外还有壳角质、黏液质和多种无机盐等,味道咸、涩,具有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能,对男子遗精、滑精,女子白带过多,以及胃痛吐酸、创伤出血等,均有不错的疗效。 怎么样,赶海还能采药,我这早儿没白起吧。(段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