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美1928年11月出生,湖北省仙桃市人。全国名老中医,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2011年被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湖北中医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 庭训目染 研习岐黄 田玉美的曾祖、祖父、父亲悉精医术,闻名遐尔,堪称当地名医。他自5岁识字读书,并对中医药耳濡目染。后在读私塾的4年半中即学完了《四书》以及五经中的《诗经》《礼记》《春秋》等,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 由于有了比较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再加上学习了大量的中医药经典,为日后行医和传、帮、带中青年教师做了深厚的积淀。 湖北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恢复不久,曾经有一青年教师请教田玉美一个问题,即《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第十条“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之“瘿”的含义,田玉美即不加思索地引《孟子·离娄章句上》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该诗也见于屈原《渔父》)。田玉美并解释道:这个“缨”和“瘿”可通用,所谓“缨”就是小孩所戴帽子的两根系带上的缨络,系帽时缨络(俗称帽须)正好垂于颌下,以展示其美观。后世把生于颈部的瘰疬称为“瘿”或者“瘿瘤”。该教师顿时豁然开朗。 矢志中医 普救苍生 田玉美深受家庭熏陶,立志从医,继承祖业。11岁随从祖父,续读满书,兼诵医籍。医学精粹之处,能达能背,深明要旨。祖父医技高明,远近就诊者,踵趾相接。田玉美14岁起伴祖父朝夕侍诊,急难重证,所见颇多。长期耳濡目染,勤苦数年,尽得三世家传秘旨和真谛。凡治头面水肿,祖父每于方中必加白附子,以其性纯阳,面上百疾,行药势而克之,用之消肿甚捷。再如妇人腹部瘀血之疾,提倡蒲黄与五灵脂生炒各半并用,远较单纯生用或炒用效彰。若纯生用则破瘀太过,单炒用则止血偏重,生炒兼施,则既活血,又消瘀,而且止痛倍增。又如小儿疮疾之虚热,每以胡黄连、银柴胡、雷丸三味为伍,以其清虚热而杀疮虫效著。另如症见小便不利而尿黄者,以生栀子加之甚效,其作用远胜于获苓、泽泻、木通之属。诸如此类,枚不胜举。 人们常言道:“秀才学医,好像笼中抓鸡。”意思说只要打好了传统文化的功底,学习中医来就比较容易。由于从5岁半开始就学习传统文化,其父亲过世后又继续自学,随祖父行医后又不断地学习,故当学习中医书籍时即易如反掌。因此《药性赋》《幼幼集成》《医学心悟》《医宗说约》《本草从新》《温热经纬》《温病条辨》《内经》《女科要旨》《外科金鉴》《外科大全》《外科正宗》《唐容川医书五种》《幼科三种》(推拿广义﹑幼科铁镜﹑痘疹金鉴)《医宗金鉴》《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典籍,不仅能较快地理解,而且大多能倒背如流。 无论是在读私塾期间还是在随祖父行医过程中,两位先辈皆强调当医生是天下最好的职业,因为能济世活人。其祖父过世后,所拜的王国瑭、童万金两位老师均强调学医时一定要多听、多记、少发表意见,并且强调以自学为主,不懂就问。其父亲特别喜欢《临证指南医案》,其祖父非常注重《外科大全》,其老师童万金特别推崇《医宗金鉴》、《唐容川医书五种》、《金匮今释》,以及《医方集解》等,这对田玉美攻读医书及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科疾病,尤其是其中的疑难杂症乃至许多急性病,田玉美无所不会。 在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找田玉美诊治的病人最多。无论是在学校应诊还是应邀下基层会诊,就诊的病友无论是高级官员还是普通百姓皆一视同仁。正所谓“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除了约定的应诊时间以外,无论节假日,无论午休期间还是晚上,只要病人有求,则尽可能地满足,“省病诊疾,至意深心”,“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总是让病人满意而归。几十年来,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解除了病痛,深受广大病友之尊崇与爱戴。 弘扬经典 宗古不泥 田玉美对仲景学术思想领会颇深,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能脱口成诵,田玉美临床多宗仲景方法又不为条文所拘,集70余载的临床经验,不断充实、不断总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 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根据《金匮要略》辨病脉证治的先后次序原则,认为临床之际首先要确诊为何病,因为每一病均不同于它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即是一种纵向性的,不论是顺证、逆证,抑或是变证都是本病所特有的,是在病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证则是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概括。即是一个横切面,它可以为一病、数病甚至多病所共有。而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就是强调本证在本病中,不同于它病中相同证型的特点,是对辨病的具体和补充。如肺痈、春温、风温俱可见到风热表证,虽然证相同,但因其病种不同,在治疗上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所以必须在辨病的基础上,强调辨证论治,二者不可更换,更不能取而代之。 如1976年一产后18天黄疸者,用西药无效而请田玉美会诊。诊时患者精神萎靡,腹满仍甚,但腹软,六脉沉细,舌淡苔润。田玉美认为化验黄疸指数虽高,但按照中医辨证,产后气血双亏是本,便拟十全大补汤去肉桂加香附,在场同道多有异议,然田玉美力排众议,坚持定见。3剂药后黄疸降,腹胀减,纳谷香,精神振。二、三诊仍按原方续进。虽未清利而黄疸除,令众医折服。 治疗上重视脾胃功能。他曾云:“人‘肾为先天之本’,然也。但先天受禀赋所制,医者难为,纵欲调补,必依赖后天为之运化;而后天则赖医家、病家之调养。后天调养得利,不但可以祛病愈疾,亦能补先天之不足;倘若后天不保,存身已难,何论愈疾延寿!”故临证之际,不拘何病,必询其饮食,消化如何,用药之时亦多酌加党参、白术、山楂、神曲之属,健脾养胃,培扶后天。 处方用药贵精专。精者,不杂陈,以免药效互相制约,只要辨证准确,选药宜精锐。如胀一症,有偏膈上、正当心下、腹部者,则分别用枳实、枳壳、厚朴三物;专者,对于复杂疾病,要抓主要矛盾,聚毒药以溃其坚,则它症冰释而解。 如1991年春有一病人因饮食不慎,诱发骤然大量呕血,黑便不止,血量盈盆,急送医院抢救,血仍不止,命在旦夕,虽备后事,但其老伴并不甘心,复请田玉美会诊,速拟《三指弹》“悬拟方”中的大黄、郁金、三七3味,急则治其标,因药少、力专、功宏,仅服1次,旋即血止而起死回生。此后仍针对黑腻苔以苍朴陈等和五苓散加减,累计苍术用量达数10斤之巨,虽诊为胰头癌,仍存活近10年。 既重视中医传统理论的继承发展,又强调借鉴、吸收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研究。如指导学生对养胃理气汤等进行了动物药理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田玉美在中医专业上辛勤耕耘数十年,坚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为疑难重症患者妙手回春。田玉美高超之医术,是其在漫长的征途上千锤百炼、孜孜不倦奋进的结果。田玉美治学的经验和方法,诚可为后学者借鉴之。(本版稿件由湖北中医药大学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