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婴儿出生不久都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白喉及破伤风等疫病。然而在十九世纪,当时世界各国人民都面临着白喉与破伤风的严重威胁,医学界对这两种疾病的预防都束手无策。 当时,各国医学家都在为如何防治白喉和破伤风而积极研究与探索,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却毫无进展。一天,德国著名细菌学家贝林与其同事日本著名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一起在公园里散步,他们在工作之余仍在思考应对白喉与破伤风的方法。来自东方的北里柴三郎早年在日本曾攻读中医学,对中医理论十分精通,他在散步过程中想起中医治疗疫病的理论,他对贝林说:“中国古代医学有一条医理,叫做‘以毒攻毒’,我们能不能根据这条原理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呢?”善于联想与思索的贝林不断地思考着“以毒攻毒”这一说法,突然,他的头脑中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发现了一条新的科研思路,他高兴地说:“对!以毒攻毒!病菌既然能产生毒素侵害人体,那么就一定存在能攻毒的抗毒素。” 第二天,贝林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开始研究和探寻能够“以毒攻毒”的抗毒素。他以破伤风杆菌和白喉杆菌为研究对象,经过千百次艰苦的实验,在 1889年德国医学会的全国年会上,他首次提出了“抗病毒免疫”的医学新概念,并以这一概念阐述中医“以毒攻毒”的原理。此后,又经过300多次的试验研究,终于成功研制出破伤风和白喉抗毒素血清,当这些抗毒素血清运用于临床后,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贝林也由于成功研制出抗毒素血清,尤其是破伤风和白喉抗毒素血清,被国际医学界誉为免疫学尤其是血清疗法的奠基人。 由于贝林对医学免疫学发展及破伤风和白喉的防治做出的不朽贡献, 1901年,瑞典皇家医学院将第一届诺贝尔医学奖授予贝林。当时,许多西方医学家得知世界上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贝林在中医“以毒攻毒”理论的启发下获得成功的消息后,都对中医理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来自东方的中医智慧的神奇,开始为西方医学家们所了解和认识 杏 林 我向袁枚学养生 笔者多年坚持用清代82岁诗人袁枚的养生诗进行自我保健,70多岁的我至今身体健康,现推介如下: 1.运动是袁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年六十四,今春犹聪强。上山不嫌高,坐夜不厌长。有时逸性发,跳跃如生獐” 和“闲扫萧斋静扫蝇,修行何必定如僧”等诗句中不难看出,他主张动静结合,在读书间隙做些家务,既可活动筋骨,又能清洁环境。 2.袁枚处世积极乐观,直到晚年仍笔耕不辍。“譬如将民蚕,尚有未尽丝,何不快倾吐,一使千秋知。”字里行间充满着乐观进取的态度。 3.袁枚不仅“八十不知老”,且能坦然面对生死,他在《喜老》诗中写道:“一起百事生,一眠万事了。眠起即轮回,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吾?身在即为宝。就便再龙钟,凭人去笑倒。试问北邙山,年少埋多少。”作者洒脱乐观的情绪,令人敬佩。 秋云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