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疾病预防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成药的安全性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4-07-04
    多方面临的困惑
 
    对于通过多个安全性再评价(以下简称“安评”)和药物经济学(以下简称“药经”)研究课题的实践,笔者试着分析有关主管部门、药品生产企业和评价研究机构3个方面在安评和药经研究及管理方面面临的现实困惑和纠结。
 
    有关主管部门
 
    有关主管部门希望以真实、客观的安评研究数据作为决策依据,判定药品的淘汰或提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监管成本及风险;以药经数据作为决策依据,客观、合理、公正地将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品纳入国家医保、基药和优质优价目录中。
 
    但是,目前的研究多是企业自行开展监测工作,缺乏国际惯例的第三方公开、公平、公正的判断,企业作为直接利益相关方,提供的研究数据让主管部门和专家对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公正性难以判断。药经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提供的研究报告,难以成为卫生决策的依据。
 
    药品生产企业
 
    药品生产企业一方面希望通过研究获得真实的研究数据,明确产品实际安全性风险和经济学价值;另一方面,由于主管部门不断变化的政策要求,希望通过研究,规避产品淘汰或降价的风险,推动产品进入目录或获得更多的政策保护。
 
    但是,既希望获得真实的研究数据,又不得不保住产品,甚至获得更多的行政红利,这种纠结和矛盾必然导致研究目的与政策初衷的背离。另外,较新药及中保等管理制度,安评及药经研究相关的行政管理制度及技术审评标准尚不完全明朗,企业投入决策陷入两难困境。
 
    评价研究机构
 
    研究机构希望按照流行病学研究原则和方法,严要求、高标准设计安评和药经研究方案,尊规范、保真实开展项目实施(例如:针对中药药物经济学评价,设计高敏感度的,能体现中医药治疗特色的生命质量评价方法)。探索适用于中药安评及药经的新方法、评价标准及质量控制体系(例如:适用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的方法比较;适用于中药注射剂的风险预警方法比较 )。
 
    但是,现实情况是:安评及药经研究评价方法普及率低,对方案设计,特别是对项目实施有经验的研究人员缺乏;匹配药物安评及药经评价的研究型医院缺失,项目实施的硬件不足;由于经济利益的现实驱动,具有流行病学样本代表性的中小型医院,医生对研究的尊重和重视不够;药经应用于卫生决策的方法学研究及安评的基础研究明显不足。
 
    四点政策建议
 
    希望主管部门的职能和权责能更清晰,工作流程和标准能更明细。例如:针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集中监测,出台相关的研究、申报、审评及公示结论等工作流程及技术标准文件;颁布类似GCP的相关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开展相关研究机构的资质认定,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研究的硬件基础建设;按照风险级别对应该开展监测的品种分类并继续公示。针对药物经济学评价除了《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等相关宏观文件中一些原则外,出台针对基药、医保、价格、招标不同的诉求的研究标准,及具体工作与管理制度。形成有如药审体制的,主管部门明确,管理制度明晰,技术标准明确,资格认证完善的安全性再评价和药物经济学评价管理系统。
 
    学习国际经验,建立中药安评及药经第三方评价机构,减少企业主导的自主研究。由于目前药物安全性监测和经济学评价,从方法学上无法规避利益相关方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根据社会学研究受益-风险规避的原理,由企业销售代表为主体的监测,将很大程度造成的结论偏倚。因此,建议构建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机构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组织的权威性;方案的科学性;标准的公认性;施的规范性;数据的真实性;分析的专业性;结论的公正性。其中,必须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行业评价基金,保证资金来源的第三方属性;通过引入外部监督机制,保证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
 
    通过国家资质认证管理和培训,建立研究型医院,培养专业人才。经过10多年的普及,目前多数研究单位及研究者掌握的主要是实验性研究方法(例如:RCT),而对医院集中监测、处方事件监测、队列研究等安评和药经常用的方法不熟悉,需要系统培训并建立规范;另外,针对试验性研究有相关的临床药理机构,而针对安评、药经研究的机构资质认证环节缺失,难于从硬件基础上保证项目研究质量。因此,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参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建立药品安全性、经济性评价研究机构资格认定办法,以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EP、GPP等),并开展相关培训,储备匹配中药注射剂安评和药经评价(流行病学研究)的研究人才。
 
    强化对国家主管部门及行业组织对研究的规范性、真实性监督和研究责任的处罚机制,推动研究质量的提高。目前开展的安评、药经研究质量问题相对突出。由于利益相关性,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缺失,必须强化国家主管部门级行业组织对研究的规范性、真实性监督和研究责任的处罚机制。建议针对安评和药经研究,主管部门建立视察(现场核查)机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规范性和真实性问题的研究机构和申办单位及产品,国家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或处罚,受舆论监督;逐步监督机制,推动医院HIS系统、研究机构EDC平台与国家ADR监测中心数据对接、同步,避免弄虚作假现象,净化研究环境,提高研究质量。
 
    基于流病学方法的安全性
 
    及药经学评价
 
    基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安评集中监测及药物经济学评价工作,没有现成的质控体系参考,不能照搬药物临床试验的方法,要实现实时风险管控、国家风险预警机制、卫生经济决策等,必须摸着石头过河。总结10多个项目的实践经验,建议安评集中监测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构架多维的质控组织体系。
 
    由于中药注射剂医院集中监测及中药药物经济学评价工作,没有现成的工作经验,从研究流程、工作职责、运行制度、研究文件等方面都应该根据实际的研究特点,制定能解决问题、可操作的标准操作规程。
 
    基于流行病研究方法的评价,由于背景干扰大,影响要素多,涉及的人员广,由于专业层次、理解判断不一致等因素,仅有制度和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针对具体研究课题,强化培训,解决具体问题,减少结论偏倚。
 
    计算机技术在安评集中监测及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然属于新兴和交叉研究领域,在触发器技术、信息提取技术、数据挖掘与识别技术等方面都需要更深度的研究和探讨,需强化在线数据平台的质量控制。
 
    大量的哨点监测员、研究助理和经济学调查员储备;血样采集、运输、检测,数据模块、大型数据库等软、硬件体系的建设,是开展中药注射剂安评监测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基础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