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国医大师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薛崇成 少承名师博采众长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4-07
薛崇成(1919-2015年)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自1935年拜名医蒲辅周为师起,到2015年96岁高龄时,在杏林耕耘整整80年,其学术涉及针灸、经络、中西医结合神经内外科、心理、中医人格体质等诸多领域,治学严谨,硕果累累,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医学事业。晚年时,薛崇成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凝练为40个字:遵守医道,继承发扬;知己知彼,汇通创新;宏微并重,心身兼顾;主防辅治,务实疾虚;怀仁怀义,自尊自重。这不仅是薛崇成的学术观点,也是他治学为人的真实写照。
 
  少承名师 博采众长
 
  薛崇成出生于四川省梓潼县一个中医世家,并于1935年农历三月十五拜名医蒲辅周为师。薛蒲两家为世交,他跟随蒲老学习多承青睐,逾于同辈。家学渊源,也奠定了他深厚的中医功底。他1939年于四川国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本科毕业,1948年于华西协合大学毕业,获华西大学医学博士和美国纽约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当时学校要求严格,同窗70多名学生,包括薛崇成只有7人获得学位。
 
  上世纪初西医渐入,薛崇成在校期间刻苦学习,曾手绘神经解剖彩色图谱40余页。同时随蒲老出诊不辍,遵蒲老“中西汇通,实显其要”的教诲,积极思考中医理论与西医知识的互通之处,不断将已有的中西医知识相互汇通,尊先贤不拘经书,学西医不忘传统。他将针灸经络与神经解剖结合,1939年便发现了幻肢的循经感传现象,这也引导他日后走上钻研针灸、经络、神经、心理的临床与科研之路。
 
  薛崇成于华西大学毕业后,先后就职于四川国医学院、南京华东精神病防治院、抗美援朝战地医院、中央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天津医学院、河北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处,在天津期间跟随中国神经外科的奠基人赵以成教授学习,在南宁时与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创始人朱琏共事。这些单位既有一线临床医院,也有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他既以中医悬壶济世,也进行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服务对象既有中央领导,也有普通人民群众。丰富的经历使薛崇成深刻认识到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980年因工作需要,薛崇成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进行针灸经络、电针治疗精神病等临床研究,此后基于学术积淀转入中医心理学领域。
 
  潜心研究 硕果累累
 
  薛崇成在近80年的从医生涯中,勤恳工作,严谨治学,对我国的针灸经络、神经精神病学、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硕果累累。他的主要学术思想与成果有:创建了我国首个人格、体质量表,奠定中医心理学学科基础;发现幻肢循经感传,提出循经感传的中枢模式扩延论;应用针刺,丰富神经系统感觉检查方法;在电针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研究中,发明小电量电针抽搐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和治疗仪,提出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为“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等。
 
  薛崇成在中医心理学领域成就卓著,被认为是我国中医心理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与奠基者,他于1952年发表了我国最早有关中医气质学说的系列文章——《中医阴阳学说》《祖国医学和巴甫洛夫学说》《中医气质学说》等,这是国内关于中医人格、体质学说的最早学术论文,也是我国中医心理学科的开山之作。他于1982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人格、体质量表并建立全国常模,这是中医心理学科的标志性成果。2006年国际中医心理学大会上,薛崇成被授予“学术贡献奖”。
 
  薛崇成开展了一系列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基础研究与针灸临床研究。上世纪60年代,他在广西地区500多万人口中找到两例先天缺肢者,对其进行非常系统的经络观察,观测到了幻肢的循经感传现象,该研究在后来被苏黎世大学(2000年)与牛津大学出版(2006年)的脑科学的专业书籍登载。
 
  在几十年潜心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薛崇成构建了系统的经络神经理论,提出循经感传与中枢神经密切相关,并进行了系列研究,被认为是全国经络研究“中枢论”的学术带头人。在临床方面,薛崇成以治疗神经、精神疾病及疼痛为主。他研制了电针治疗仪,结合督脉与神经解剖定位,在“百会”与“人中”两穴仅用传统电休克治疗电量的3.6%即产生同样效果,对治疗中病人的记忆缺失、脊椎骨折等副作用则大幅度下降,《美国精神科杂志》编辑部来函表示祝贺,认为是40余年没有的戏剧性进步。
 
  薛崇成在60多岁时又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人格量表“五态人格测验”(原名“五态性格测验”),并制订了全国常模,这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原创的人格量表,是中医领域的第一份标准化工作,也是中医心理学的标志性成果。此外,薛崇成在科技部项目的资助下,修订了原人格测验,同时又编制了“五五体质检测”及体型、问卷,经样本标准化进行了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制订了全国及性别、年龄、地区等常模,分析了人的人格与体质的关系,是第一个“形神关系”的研究工作。
 
  医之大者 为国为民
 
  1950年,薛崇成主动请缨担任南京市志愿医疗团第五队副队长,远赴抗美援朝前线部队医院。他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战争应激性精神与心理问题的方法,易于推广,效果明显。因在战地医院治疗伤员的优秀表现,他被授予军功两次,其中二等功一次。
 
  薛崇成热爱祖国,多次受邀出国工作,但他坚决辞去国外优厚的工作与定居条件而回国工作。其长子在美国学成后,本可留美,但他促其回国工作,建设国家。作为普通民众,薛崇成一直关心祖国统一大业,2009年将自己与台湾地区的往返信函集成《为国家统一尽匹夫之责》,“国台办”对此深表赞赏。
 
  薛崇成在临床多年,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一生救人无数,他认为凡有利于病人,无论中医西医,合宜则用,以除病痛。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更全面,治病救人的事业绝不能存门户之见。他一直以中西医、神经内外科结合的指导方针开展神经精神病学的临床工作,不但能灵活运用针灸方药,更娴熟神经解剖与神经外科手术。1972年7月,他在广西下乡巡回医疗,来往于当地各分队间,到广西横县陶墟时,遇到一位患三叉神经痛8年的56岁妇女,因无钱医治,痛苦难忍,曾几度自杀未遂。见此情况,薛崇成决定为其手术。但当地卫生所的条件很差,又正值盛暑,在当地公社领导负责手术中途不停电的支持下,薛崇成在公社卫生所成功完成了经颞路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术后患者疼痛解除,1990年随访,患者健在,全家感激不已。1973年5月,横县县医院一位患脑瘤的农民,无钱去南宁就医,情况危重,必须手术,当时医院既没有无影灯,更无施行开颅脑检查与手术的条件,为了救人,在地方党委与教学分队和群众的支持下,薛崇成妥善部署,进行开颅,取出7×6×5立方厘米的神经胶质瘤,重280克,术后患者恢复了劳动,半年后随访,患者在田间劳动,可挑35公斤重物,对薛崇成非常感激。
 
  老而弥坚 高山仰止
 
  薛崇成在1992年正式退休,但直到2015年离世前一个月都坚持工作,甚至在住院期间,他都要求将书稿文集带到病房,带病披阅。退休后,他和以往一样,精神矍铄,精力充沛,在90岁时仍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二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2011年因冠心病住院治疗后,他多在家中开展工作,此时薛崇成过鲐背之年,但仍思维敏捷,每日观看新闻联播,阅读报纸,关心国内外大事及中医药发展,并能指导课题组科研工作,2015年初还亲自执笔撰写了有关中医体质研究的文章。薛崇成晚年时双眼罹患白内障,医生考虑其年龄和身体情况,不建议其手术,但为了能工作,他执意进行手术,但因年岁已高,视力退化,他只能借助老花镜、放大镜阅读。笔者常去薛崇成家中,往往见到他伏案劳作,查阅资料,神情专注,令人动容。
 
  薛崇成晚年工“退”人不“休”,一如既往地对工作倾注了所有心血,这种热情源于他对中医事业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对于他来说,推动中医药发展,使之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仍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就是自己最大的价值。
 
  斯人已逝 风范长存
 
  薛崇成于2015年4月23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薛崇成的一生是勤劳治学的一生,是为中医药事业孜孜奋斗的一生,是临床、科研成果丰硕的一生,是培养人才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一生。薛崇成热爱国家、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医药事业,他以这种朴素的感情和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常说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所做的工作能为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薛崇成一生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学识渊博,成绩卓著;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辞劳苦,鞠躬尽瘁,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医药事业。他淡泊名利,多次婉拒各级领导给予其增加工资、改善住房的待遇,衣食住行能简则简,但对工作精益求精,他曾多次自费购买先进的打字机、打印机、计算机,只要能为工作带来便利从不吝解囊。去世后,薛崇成的家中最多的就是各种专业书籍及工作资料。
 
  薛崇成教授的一生,留给我们的不仅有丰富的学术成果,他崇高的思想境界、严谨的科研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朴素的优良作风,更是我们中医后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杨秋莉 王昊 杜渐)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