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是一句老话,讲了一个道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有了瓜葛、积怨,只要一方说上一句善意体贴的话,就足以让对方受用,矛盾随之化解。 近日,笔者与一家县级中医院肿瘤科医生交流,他告诉笔者,肿瘤患者的治疗主体是“患肿瘤的人”,而不是“人体中的肿瘤”,如果治疗并不能给病人带来获益,只是增加伤害,导致体质下降,肿瘤进展,还不如给予最佳支持治疗。他说,曾经有一个年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到了生命的最后一个月,疼痛、呕吐,痛苦异常,疾病已经剥夺了他做人的尊严。说实在话,每次查房看到他,也只是说句安慰鼓励的话,每次在他面前感觉到做医生的无奈,甚至想能不看就不看,能躲就躲。后来这名患者对医生说了一句话:“大夫,我也知道我的病到了末期,好是好不了了,我对你也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希望你每天能看看我,跟我说一句鼓励和安慰的话,这样我就满足了!”医生当时很是惭愧,心里也不是个滋味,但是作为医生,在尽职尽责的同时,还是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安慰他,“生命就像坐车,有早上车的和晚上车的,同样,也有早下车的和晚下车的,你只不过是比我们提前一站下车。”面对肿瘤病人,医生需要做的并不都是一味的治疗,有时一句简单的安慰和鼓励,病人和家属都会心存感激。有一句话说到好:“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这是面对肿瘤病人所能做的工作的经典总结,也要求我们的医护人员,能够按照这种最基本的要求去开展工作,能够做得更好。 近日一位肖女士讲述她的亲身经历:一天,她去眼科就医,当时患者很多,她很着急。“对不起老太太,这位患者还没有看完,请您稍等一会儿。”那位医生的这句话竟让她感动不已:“看过这么多医生,还是第一次听医生说‘对不起’……”她感到对患者说“对不起”的医生,一定会为患者着想,会对患者的病认真负责。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总会遇到和患者意见相左的时候,有些护理人员总喜欢用冰冷的语言把对方讲得哑口无言,强迫对方认同自己的看法,常常导致不必要的争端。有位医院医务科主任向笔者讲了这样一件事,一次接到一个投诉电话,一名患儿因鞘膜积液于早晨8点入院,经过一些列行检查,术前准备之后下午14时30分接入手术室,可是入手术室后测量体温37℃,患儿有点流鼻涕,麻醉师为了保险起见,拒绝了手术。病人返回到病房很不理解,说孩子饿了这么长时间,就是为了做手术,不能做怎么不早说,当班医生和护士都进行了解释,可病人都听不进去,在最后办理了出院手续时还把投诉电话打到了医务科。医务科主任立即给患者家属打了回复电话,自我介绍以后,很诚恳地对他说:“首先跟您说声对不起,我们的工作人员态度不好,解释不够,工作失误之处敬请原谅,您的孩子饿了那么长时间却没有按时做手术,我能理解您的心情,但是请您理解,我们完全是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才这样,也是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后来孩子的父亲对此事表示了理解,说到孩子感冒好了以后,还会来你们医院治疗。通过这件事说明,有时候医生对患者诚恳的说声“对不起”,不但不会掉价,反而会取得患者的信任。护患沟通的技巧不是机械的、教条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怀着仁爱之心和患者说话、交流,通过交谈让患者体会到被尊重被重视,如此一来护患关系就会如鱼得水、和谐美满。 有位名医说过: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是人在生命过程中最软弱、最痛苦之时恰恰最需要输送的精神景象。医学即人学。也就是说,一个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颗仁心。因为他每天面对的不仅是一次次疾病,更是一个个有情感的人。“良言一句三冬暖”,一句温暖人心的话,会给患者心灵上带来莫大的抚慰,让人感受到人性的丝丝暖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