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探讨“生长老死”和 “寿命长短”的话题,其实,究竟要活到多少岁才能称为“寿星”,这在古代并无定论。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70岁就算寿星,时至今日,当今世界寿星的标准已变为90岁。世卫组织明确指出,只有活到90岁以上才能称为长寿老人。 那么,就个体而言,人的寿命究竟在天还是在人呢? 先天的遗传因素,的的确确与寿命密切相关。祖辈父辈寿命长,子辈孙辈易长寿。无论古今中外,长寿世家屡见不鲜。 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后天的饮食、情绪、劳动、运动这些因素,都与寿命密切相关。只要善于从这些方面调摄保养,同样可以延年益寿。曹操说得好:“盘缩之J 9J,小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事实也是这样,不少长寿老人并无长寿的祖辈父辈,也就是说,家族并没有明显的长寿基因,由于调摄得当,仍享高寿;而一些“长寿世家”的子孙,由于违背养生之道,仍然早矢。由此可知,人的寿夭,不仅在天,尤其在人。正如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说: “寿夭休言命,修行在本人。” 事实证明,人的寿命虽与先天遗传、环境气候、社会因素、医疗条件密切相关,但关键还在于个体是否切实遵循养生之道。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研究明确指出:一个人的寿命长短,遗传因素只占15%,环境气候、社会因素和医疗条件也只占25%,而个人的身心卫生、生活方式却占60%。所以,我们强调健康长寿的金钥匙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概而言之一句话:“长寿在天更在人。” 吕玉 积极思维 乐观生活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使人的寿命延长5~10 年,悲观者也可以通过训练建立健康的思维方式。 人们通常认为,人的乐观或悲观是先天注定的,无法改变。但芬兰研究人员发现,被感知的幸福中仅50%基于遗传,lO%源于外在条件,如健康等,其余40%取决于人们的世界观,即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为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训练积极的思维方式,芬兰心理学专家建议人们转换角度看问题,心存感恩,沉浸于美好的事物,摆脱失败的阴影,分享他人的快乐,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曾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