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皮肤病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汪受传从伏风瘀热论治小儿过敏性紫癜经验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4-02
汪受传 ( 1946—) ,男,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 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第四、五批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重点学科 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研 究所所长,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会 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会长。从事中医儿科临 床、教学、科研工作近 50 载,医术精妙,尤善治小儿肺系 疾病,见解独到。

过敏性紫癜为儿科常见的全身性血管变态反应 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可触性紫癜, 常累及胃肠道、肾脏、关节等。目前过敏性紫癜发 病机制仍未明确,可能与 IgA 介导的体液免疫异常 致使 IgA1 沉积于小血管壁引起的自生炎症和组织 损伤有关 [1 ] 。过敏性紫癜病情轻重不一,轻症患 儿可自行缓解,多数预后良好,但约 15% 的患儿 后遗有持续性肾病 [2 ]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学 “发 斑 ”“斑疹” “葡萄疫” “肌衄”等范畴,若出血 较多,属血证范畴。南京中医药大学汪受传在长期 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过程中,总结出伏风内潜、 外风引发、瘀热伤络为病机关键,清热消风、活血 化瘀大法贯穿治疗始终,临床收效较好 [3 ] 。现将 汪老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瘀热伏风论病机

本病临床症状虽多,但溯其本源,皆因患儿先 天禀赋有异,伏风内潜,为外感风、湿、热邪或过 敏性食物、药物所引发,小儿 “阴常不足,阳常 有余” ,感受风、湿、热等外邪后易从阳化热,动 扰血分,血溢脉外,离经之血留为瘀血。疾病后期 因病势缠绵,加之出血,使阴液暗耗,虚热内生, 致使瘀热相合,伏于体内,成为疾病反复的夙因。 如 《血证论》有云 : “凡物有根者,逢时必发,失 血何根? 瘀血即其根也。故凡复发者。其中多伏瘀 血。 ”周仲瑛 [4 ] 认为,瘀热证为瘀、热二者相互搏 结,胶着脏腑,日久难消,使疾病缠绵难愈。结合 本病,若瘀热结于肠腑,可见腹痛腹胀,呕吐便 血; 瘀热留于关节,可见关节肿胀疼痛,抚之灼 热,难以屈伸; 瘀热伤及肾络,可有肉眼或镜下血 尿。张霞等 [5 ] 对 1228 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研究, 发现该病的病机特点在于多热多瘀。汪老师认为瘀 热伏风属伏邪致病范畴,过敏性紫癜属于风病一 类,乃患儿体禀有异,伏风潜于体内,一旦外风或 其他发物引发则发病,正如 《伏邪新书》所言: “感六淫而即发病者,……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 方发者,总谓之伏邪” 。机体内在致病因素如瘀 血、痰浊、热毒等也可为伏邪 , 《王氏医存》云: “伏匿诸病,……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 。 从伏邪的角度论治小儿过敏性疾病是汪老师的 重要学术观点,过敏性紫癜前期两风相合为病,实 热挟瘀,后期虚热挟瘀,以瘀热内伏、气阴损伤为 病机关键,清热消风、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大法。

2 三期辨治分证型

过敏性紫癜病势缠绵,易反复发作,可分为急 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和慢性迁延期三期辨证治 疗。急性发作期病势迅猛,实证为主,根据患儿 风、热、湿邪的偏重程度分型治疗。

2. 1 急性发作期

2. 1. 1 风热偏胜证 症见双下肢及臀部紫癜,色 红,此起彼伏,形态多变,可融合成片,肌肤瘙 痒,常伴见鼻塞流涕,咳嗽,发热,苔薄黄,脉浮 数。此属伏风瘀热为外风引动,治宜祛风清热,凉 血化瘀。处方以银翘散加味 ( 金银花、连翘、蝉 蜕、牛蒡子、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板 蓝根、紫草、甘草) ,方中金银花、连翘疏散风 热,透热达表; 蝉蜕、牛蒡子、板蓝根清热解毒, 利咽; 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取犀角地黄 汤意,可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紫草加强清热解 毒、活血凉血之功。若患儿肤痒较甚,佐以地肤 子、防风、蒺藜; 咳嗽者加用桑叶、菊花、桔梗、 款冬花等。

2. 1. 2 血热偏胜证 症见皮肤瘀斑呈片、色红紫、 可高出皮肤,伴见鼻衄、齿衄、肉眼或镜下血尿、 便血,壮热面赤,口渴引饮,烦躁不安,舌质红、 苔少,脉数。此证急性期最为多见,属瘀热互搏, 灼伤脉络,血不循经。治宜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处方以犀角地黄汤加味 ( 水牛角、生地黄、牡丹 皮、赤芍、板蓝根、紫草、丹参、生大黄、泽兰、 玄参、甘草) 。方中水牛角、生地黄得水土之气, 滋胃阴,清胃火; 牡丹皮清心火,赤芍抑相火,使 君相得安; 板蓝根、紫草、丹参、生大黄加强凉血 活血之功; 泽兰既祛瘀血,又利水消肿,常用于血 尿患者; 甘草调和诸药。鼻衄加黄芩炭、白茅根、 茜草; 齿衄、口臭加升麻、黄连、槟榔; 咽红咽痒 加蝉蜕、牛蒡子、虎杖; 腹痛加延胡索、枳壳、乌 药行气止痛; 便血加地榆炭、槐花; 尿血加墨旱 莲、白茅根、车前子、大蓟、小蓟等。

2. 1. 3 湿热痹阻证 症见腰以下紫癜,位于关节 周围,可有皮损渗液,关节肿胀疼痛,扪之灼热, 关节重着,屈伸不利,伴见口渴不欲饮,口黏腻,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证属外湿与内伏血热相 合,聚于关节为患。治宜燥湿清热、活血通经,处 方以四妙丸加味 ( 苍术、牛膝、黄柏、忍冬藤、 川芎、薏苡仁、佩兰、厚朴、大豆黄卷、槟榔、枳 实、陈皮、焦山楂、焦神曲、虎杖) ,方中苍术、 黄柏苦以燥湿,利下焦湿热; 牛膝活血通经以利关 节; 川芎、忍冬藤活血行痹; 薏苡仁利水渗湿; 佩 兰芳香化湿; 大豆黄卷除湿,又利关节疼痛; 槟 榔、枳实、厚朴等行气药既加强化湿功效,又有除 胀满之功; 虎杖利湿解毒、散瘀止痛,有一举两得 之功。若患儿斑疹渗液,可加木瓜、防己、冬瓜 皮; 紫癜瘙痒加白鲜皮、乌梢蛇、土茯苓; 关节痛 甚加秦艽、独活、乳香等; 关节屈伸不利明显者加 鸡血藤、络石藤、桑枝等。

2. 2 临床缓解期

表现为病程迁延,斑疹时有反复,色泽暗红, 时隐时现,尿常规检查或有尿蛋白、红细胞,患儿 口眼干燥、咽痒,手足心热,困倦,舌质红、苔 少,脉细或涩。此时患儿既有瘀热表现,又因病程 迁延,气阴亏虚,属虚实夹杂证。汪老师在治疗此 期患儿时,常联用益气养阴和活血散瘀之法。经验 方: 党参、茯苓、白术、炙黄芪、当归、女贞子、 熟地黄、牡丹皮、紫草、墨旱莲、板蓝根、炙甘 草。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补气; 当归、 女贞子、熟地黄滋补阴血; 牡丹皮、紫草、墨旱 莲、板蓝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2. 3 慢性迁延期

患儿斑疹不显,腹痛、关节痛等肾外表现已 愈,但遗有肾脏损害,水肿、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缠绵难愈。此因患儿正气不足或疾病反复,气血耗 损,脏腑受累,表现为虚损证候,临床常见气阴两 虚证和脾肾亏虚证,需以扶正气为主,以御外风、 抑伏风防其再发。

气阴两虚证患儿症见口咽干燥,神疲乏力,少 气懒言,平素易感,面色淡白,自汗盗汗,舌淡、 苔薄白,脉细弱。此证在缓解期较为常见,患儿久 病,气阴两伤,治以益气养阴,培补本源。经验 方: 炙黄芪、党参、白术、防风、生地黄、玄参、 牡丹皮、当归、紫草、炙甘草。自汗盗汗者加煅龙 骨、煅牡蛎、浮小麦、碧桃干; 胃纳欠佳者加炙鸡 内金,焦山楂、焦神曲、枳壳。

脾肾亏虚证患儿常表现为面色萎黄,畏寒肢冷, 食欲欠佳,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小便清长,尿蛋 白难以转阴,可有镜下血尿,舌质淡胖、边有齿印、 苔薄白,脉沉细。此证常见于肾脏存在病理损害患 儿,治宜补脾益肾活血,常用金匮肾气丸合归脾汤 加减。尿蛋白反复难消者配合雷公藤制剂治疗。

3 典型病例

患儿,男,8 岁,2015 年 2 月 2 日初诊。主诉: 双下肢紫癜伴瘙痒 1 周。患儿 1 周前外感,腰 部以下现紫癜,色红紫,主要位于双小腿外侧,对 称分布,大小形态不一,小如针尖,大似黄豆,未 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瘙痒明显。无腹痛及关节 疼痛等不适,无鼻衄、齿衄及便血。晨起鼻塞,流 清涕,偶有咳嗽,余无特殊。进食量少,寐可,二 便调,汗可,咽红,舌苔薄白,脉浮。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 ( - ) ,尿常规检查 ( - ) 。诊断: 紫 癜; 证属外感风热,引动伏风瘀热,迫血妄行。治 以祛风清热,凉血化瘀。处方: 金银花 10g,连翘 10g,蝉蜕 6g,牛蒡子 10g,水牛角片 20g ( 先 煎) ,生地黄 10g,紫草 10g,牡丹皮 10g,赤芍 10g,板蓝根 10g,辛夷 6g,甘草 3g。14 剂,每 日 1 剂,水煎服。

2015 年 2 月 17 日二诊: 紫癜已消,无新发斑 疹,夜间下肢有轻度浮肿,无腹痛及关节疼痛等不 适,无外感,纳可,寐安,二便调,咽稍红,舌苔 薄白,脉细。证属气虚血热夹瘀,治以益气养阴、 清热活血。处方: 炙黄芪 20g,党参 15g,茯苓 10g,芡实12g,金樱子10g,猫爪草15g,生地黄 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牡丹皮10g,丹参 10g,紫草 10g,板蓝根 12g,炙甘草 3g。14 剂, 每日 1 剂,水煎服。

2015 年 3 月 6 日三诊: 无紫癜,纳食欠佳, 食量少,食欲一般,形瘦,易疲劳,语声低微,二 便调,寐可,咽红,舌苔薄白,脉细弱。辅助检 查: β 2 微球蛋白 4. 17mg/L,尿常规正常。证属气 阴亏虚、脾失健运,治以益气养阴、健脾助运。处 方: 党参 10g,茯苓 10g,苍术 6g,白术 6g,炙 黄芪 15g,当归 10g,白芍 10g,陈皮 3g,炙鸡内 金 6g,佩兰 10g,板蓝根 12g,焦神曲 15g,焦山 楂 15g,炙甘草 3g。14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 服上药后随访至 2016 年 6 月,患儿紫癜未再作。 按: 初诊时患儿处急性发作期,由外感风邪引 动伏风瘀热,迫血妄行,以致血溢脉外而发斑。风 邪多由口鼻而入,侵犯肺卫,故患儿前期有鼻塞、 清涕、咳嗽等外感症状。外邪入血分,瘀热互搏, 损伤血络,发为下肢紫癜。病之初期,治以清热祛 邪,以银翘散合犀角地黄汤治疗; 二诊时患儿已无 紫癜,但遗有下肢浮肿、尿蛋白反复等症状,此时 属临床缓解期,以黄芪、党参、生地黄、女贞子等 益气养阴,少佐丹参、墨旱莲、牡丹皮等养血活血 之品,以防瘀热内伏,致病情反复; 过敏性紫癜病 程迁延,患儿久病体虚,症见神疲形瘦、纳食欠 佳,此时气阴亏虚,若不加以巩固治疗,常因气不 摄血,血溢脉外或阴虚致虚火上炎而再次动血,故 治以益气养阴,健脾助运,使气阴生化有源。

参考文献

[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 儿童过敏性紫癜循 证诊治建议[ J] . 中华儿科杂志, 2013, 51( 7) : 502- 505.
[ 2] 易著文.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 J] . 中国实用 儿科杂志, 2009, 24( 11) : 827- 830.
[ 3] 汪受传. 汪受传儿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48.
[ 4] 周仲瑛. 论瘀热[J]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2 ( 5) : 273- 274.
[ 5] 张霞, 徐向宇, 于文静, 等. 1228 例过敏性紫癜儿童中医 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J] . 中医杂志, 2013, 54( 18) : 1577- 1579.

作者:李维薇汪受传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