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肾气丸原方
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泽泻,状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以上八味末之,炼蜜为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方中附子、桂枝温补肾阳为君药;地黄、山茱萸、山药补阴摄阳并防桂附之辛燥伤阴为臣药;茯苓、泽泻、丹皮利湿泻火祛肾浊为佐使。诸药相配,寒热并用,水火互济,阴阳兼补,一开一合,不温不燥,共奏温补肾阳之功效,使水去而阴不伤,扶阳而火不升。故仲景先师云:“虚劳腹疼,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金匮肾气丸衍化方
金匮肾气丸经赵献可、钱乙、薛立斋、张景岳等随症化裁,加减衍化出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七味都气丸、参麦地黄丸、八仙长寿丸、归芍地黄丸、济生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等方剂,广泛用于肾虚阴亏、阴虚火旺、肝肾阴虚、痰饮咳喘、黄疸诸症。今人根据金匮肾气丸组方法度,宗其法而不泥其方,举一反三,以一推十,根据肾与膀胱疾患之定位,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定性,视情变通,随症加减,衍化出多种治疗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路结石、糖尿病、妊娠毒血症、肾性高血压、泌尿系感染等病症新方。现择其要者述诸如下。
参附地黄汤:即肾气丸加党参、黄芪,用于肾阳肾气不足而且浮肿,小便不利或尿失禁者。本方为温补肾阳主方。肾阳虚,不能温煦膀胱化气行水,则小便不利,方中加参芪,使肾气振奋,行气化之权,则小便得利。尿失禁者,由于肾气虚,固摄无权。用本方并有助于补益肾气,固摄下元。
参芪桃红归芍地黄汤:即肾气丸去桂附,加参、芪、归、芍、桃、红,用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属气阴两虚兼血瘀者。因此类患者不仅阳气衰微,而且每易阳损及阴,出现气阴两伤,伴有舌质紫暗等血瘀现象,变肾气丸温阳之剂为养阴活血之剂,对此类型证颇为合拍。尤其根据久病入络理论的补肾基础上,加入桃红活血化瘀之品,是对肾气丸运用变化的又一发展。本方对肾结石、慢性肾盂肾炎属上述证型者,亦多用之。
参芪麦味地黄汤:即肾气丸桂附易为麦冬、五味子,加党参、黄芪,此方为治疗尿毒症常用方。麦味地黄汤本治肺肾阴虚之证,再加参芪补益肺脾之气,使肺脾肾三脏均得其功。尿毒症患者肾阳虚衰之症固多,而阴阳两虚之证亦不少见。桂附总属刚燥,久用恐造其偏,易以参芪甘平微温之品,益气又可补血,改善全身症状,黄芪尚有利尿作用,对肾炎水肿,蛋白尿有一定疗效。且黄芪还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机能,恢复细胞活力,故以本方用于尿毒症,确为精当。麦味均为滋润收敛之品,与参芪相辅相成,且麦味加参又为治气阴两伤之生脉散,今合而同用,效力更宏。
分型选方
肾阳虚:用桂附地黄汤。
肾气虚:用参芪地黄汤。
肾阴虚:用麦味地黄汤。
血虚:用归芍地黄汤。
气阴两虚:用参芪麦味地黄汤。
气血两虚:用参芪归芍地黄汤。
血瘀证:轻者加用丹参、鸡血藤;重者加用桃仁、红花,以使活血与补肾并进。
讨论
对金匮肾气丸的加减运用,应主要从阴阳互根的理论出发,在生理功能上,肾为水火之脏,元阴元阳之所在。正因为肾与精气、水火、阴阳之间关系密切,故肾气丸之加减变化,不外取滋阴助阳或取阳生阴或取补益气血。张景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以阳得阴助,则变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以阴得阳则源泉不竭。”确属至理。(朱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