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汤为治疗肝气奔豚的代表方,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条文中所诉症状气上冲胸,乃邪气上逆;腹痛乃木克脾土、气机不畅;往来寒热,乃热郁少阳、邪正交争。
原方中君药李根白皮专治肝气奔豚病,入肝经,清热泻火、下气降逆;黄芩、生葛根清肝泄热;川芎、当归、芍药养血调肝;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散结;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全方具有养血平肝、清热降逆之作用。
尉中民教授临证数十载,经验丰富,遵仲景之意但又不拘于古人,审证用药,既严守病机,又灵活配伍,每获良效。现整理医案2则,报道如下。
病案1
李某,女,13岁,1991年8月27 Et初诊。
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活泼喜动。半年前在学校玩耍时,因同学突然拿出死蛇,受到惊吓,当时尖叫一声,呆坐在桌椅旁,表情惊恐,神情呆滞。此后与以往判若两人,情绪低落,活动少。继之出现腹痛阵作,每两三天发作1次,发作时自觉有气上冲,疼痛剧烈难忍,持续数十分钟后自行缓解。曾在北京某医院诊断为“腹型癫痫”,其父怕影响女儿学习,拒服抗癫痫药物,遂求助于中医治疗。
诊查见患儿表情淡漠,纳食一般,因腹痛家人不让她服用水果及寒凉食物,大便略干燥。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病由惊恐而起,情志郁结,肝郁化热,肝气循冲气上逆,属奔豚气病,治宜清热降逆、养血疏肝,佐以养心安神,投以奔豚汤。
处方:
李根白皮30 g,半夏12 g,葛根15 g,黄芩10 g,白芍10 g,当归12 g,川芎6 g,生姜10 g,淮小麦30 g,炙甘草10 g,红枣3枚。7剂,水煎服,每日1剂。嘱家长自备李根白皮,新鲜者量稍大,陈旧者量少些。
患者用药后效果显著,腹部疼痛程度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每次持续5分钟左右缓解,发作间距延长。效不更方,继服4周后患儿腹痛未作,精神恢复如初,获全效而收工,后随访知病情未再发作。
按:
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奔豚病“皆从惊恐得之”,古人认为奔豚气病病因为惊恐,“惊则伤心,恐则伤肾。”心伤气乱,故邪积而乘之虚发为奔豚。
此病案较为典型,案中患儿因受惊吓而发病,发病时自觉气上冲胸、腹痛,伴情绪低落等症状,表明了心肝两脏相互为用,肝气郁结和心神不安常相互引动。故尉老师投以奔豚汤养血平肝、清热降逆,加用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柔肝缓急,用药体现了“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的肝证治则和养心调肝二脏并治之意,治疗效果显著。
专家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