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亢盛,湿热稽留胁痛 江某,男,45岁,2005年10月10日诊。 慢性肝炎病史5年。近5月来右胁胀痛,口苦口干,烦躁易怒,纳呆,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患者精神较差,面色潮红。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125U/L,谷草转氨酶:85U/L。 证属:肝火亢盛,湿热逗留,肝胃阴虚。 治以:清泻肝火,清热利湿,滋养肝胃。 处方:龙胆草5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当归15克,生地黄15克,柴胡10克,郁金10克,泽泻10克,土茯苓30克,元参10克,制大黄6克。14剂,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 二诊(10月25日):右胁胀痛减轻,已不口苦,仍有隐痛,大便已润,精神好转,舌红减弱。上方加白芍15克,丹参15克。又取14剂。 三诊(11月9日):诸症皆失,精神转佳,苔薄腻,脉弦转缓。复查肝功能已正常范围。上方去栀子、郁金、元参,改制大黄为3克。取14剂。 药后回访,患者1年未见复发。 按 患者右胁胀痛,口苦,烦躁易怒,尿黄为肝火亢盛;口干,便干,纳呆,脉弦细,加之面色潮红,证明病久肝火伤阴;苔黄腻为有湿热。综合诸症治疗应以清泻肝火、清热化湿、滋养肝胃为主。上方中以龙胆草、栀子、黄芩清泄肝火;柴胡、郁金疏肝解郁;生地黄、元参滋养肝胃;泽泻、土茯苓清热利湿;当归活血之中又可养肝;制大黄泻热通便。全方有清泻肝火、清热利湿、滋养肝胃之功效。方药紧扣病机,针对病情,故一诊而病减。二诊中加白芍、丹参可补肝阴,通肝络,养肝血。三诊中患者肝火已渐退、肝胃之阴已渐足,故去栀子、郁金、元参。少量大黄清腑通便可调节胃肠功能,可改善肝炎患者症状。患者共服40余剂而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