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风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针刺“语泉穴”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8-02-27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急 性期发病率达 35% ~60% [1- 2 ] ,可导致患者心理障 碍、脱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严重者甚至 因窒息而危及生命。经研究发现,伴有吞咽障碍 的中风病死亡率是吞咽功能正常、中风病程度相 似组的 3 倍 [3 ] 。因此,吞咽障碍作为临床难题己 成为当今国内外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得到了全 世界的重视。导师侯书伟教授从医 40 余年,拟定 “语泉穴”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流涎、 失语等症状 [4 ] ,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60 例患者均来自 2015 年 9 月—2016 年 2 月泰 安市中心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病房。其中男 27 例,女 33 例; 年龄 48 ~ 81 岁,平均( 67 ± 7) 岁; 病程 15 ~72 天,平均( 41 ± 7) 天。采用随机数字 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治疗组 中男 14 例,女 16 例; 年龄( 61 ± 9) 岁; 病程( 35 ±16) 年。对照组中男 13 例,女 17 例; 年龄( 61 ±8) 岁; 病程( 38 ±15) 年。2 组性别、年龄、病程 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 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中风诊断标准参照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 点》 [5 ] ,并经头颅 CT 或 MRI 检查证实。吞咽障碍 的诊断标准: 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声音嘶哑, 构音障碍,咽反射减弱或消失 [6 ] 。

1. 3 纳入标准

符合中风和吞咽障碍的诊断标准; 年龄 48 ~ 81 岁; 经常规治疗后生命指征平稳,能配合检查 和针刺治疗。

1. 4 排除标准

有意识障碍; 合并严重的糖尿病、恶性肿瘤 或心、肝、肾和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 老年精神 病; 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

2 治疗与观察方法

2. 1 治疗方法

2. 1. 1 治疗组: 取穴: 以语泉穴为主,加之天突。 语泉穴定位: 在舌下阜上缘,舌系带旁开 2. 0 mm, 左右各 1 点( 本穴为导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自拟 的经验效穴。导师认可穴位立体构筑学 [7 ] ,认为 此二点位置十分相近,功能相同,故同属一穴, 临床上可二点交替使用) 。操作: 语泉穴操作,嘱 患者取仰卧位,张口,舌尖抵住上腭,常规消毒 后用单手进针法持 0. 30 mm ×40 mm 毫针与口腔底 成 70°向舌根部斜刺,进针约 20 mm( 对病情较重、 感觉迟缓、耐受力较强的患者可针刺至 30 mm) ,不 行针,针刺后嘱患者闭合口腔,上下齿、唇夹住 针柄。左右两侧交替使用,留针20 min。天突常规 针刺。

2. 1. 2 对照组: 电刺激治疗: 采用美国 Vitalstim 5900 吞咽障碍治疗仪,将电极( 蝴蝶电极片) 贴于 皮肤上,沿正中垂直放置 2 对电极,沿正中线垂直 放置时,其下方电极不能放置于环状软骨以下位 置; 不可贴近胸锁乳突肌,以免刺激该肌群; 同 时增加 2 个通道的振幅,振幅的固定频率范围 30 ~80 Hz; 双向方波,波宽 700 ms,电荷 1 000 Ω, 波幅 25 mA,逐渐增加强度直至出现预期的感觉和 运动肌反应刺激,电流强度因人而异,以患者适 应并能见到有吞咽动作为最佳,治疗 20 min。 以上 2 种方法每日 1 次,连续 6 次为 1 个疗 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 1 天。共治疗 4 个疗程。

2. 2 观察指标

2. 2. 1 洼田饮水试验判断吞咽障碍程度 [8- 9 ] : 1 级,能顺利地一口咽 30 mL 温水( 5 s) ,记 1 分; 2 级,能 1 次饮完,但超过 5 s,或分 2 次以上,能 不呛咽下,记 2 分; 3 级,能一次咽下,偶有呛 咳,记 3 分; 4 级: 分 2 次以上咽下,也有呛咳, 记 4 分; 5 级: 屡屡呛咳,全量咽下困难,记 5 分。
2. 2. 2 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 的吞咽困难亚量表评估吞咽能力 [ 10 ] : 不适合任何吞 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记 1 分; 仅适合基础吞 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记 2 分; 可进行摄食训 练,但仍不能经口进食,记 3 分; 在安慰中可能少 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记4 分; 1 或2 种食物经口 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记 5 分; 3 种食物可经口 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记 6 分; 3 种食物可经口 进食,不需静脉营养,记 7 分; 除特别难咽的食物 外,均可经口进食,记 8 分; 可经口进食,但需临 床观察指导,记9 分; 正常摄食吞咽能力,记10 分。

2.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 料用均数 ± 标准差( 珋 x ±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 资料采用 χ 2 检验。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疗效观察

3. 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洼田饮水试验结果评定疗效 [11 ] 。痊愈: 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 1 级; 显效: 吞咽障碍 消失,饮水试验 2 级; 有效: 吞咽障碍改善,饮 水试验 3 级; 无效: 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 试验 3 级以上。

3. 2 结果

3. 2. 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33%,对照组为 83. 3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0. 05) 。见表 1。

表 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30 12 9 7 2 93. 33 △
对照组 30 9 13 3 5 83. 33
与对照组比较,△P <0. 05

3. 2. 2 2 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治 疗前 2 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治疗 后治疗组分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 <0. 01) 。见表 2。

表 2 2 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时间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治疗组 30 治疗前 0 4 13 9 4
治疗后 14 6 7 1 2
对照组 30
治疗前 0 5 13 8 4
治疗后 7 5 9 6 3

3. 2. 3 2 组治疗前后吞咽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 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治疗后 2 组吞咽 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 0. 05) 。见 表 3。

表 3

2 组治疗前后吞咽能力评分比较( 分,珋 x ±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0 3. 60 ±2. 24 7. 32 ±2. 16 * △
对照组 30 3. 52 ±2. 06 5. 08 ±2. 26 *
与治疗前比较,* P <0. 05; 与对照组比较,△P <0. 05

4 讨论

中风病是世界上三大常见疾病之一,也是造 成吞咽障碍的主要病因 [12- 13 ] ,约占 96%。现代医 学在治疗方面以康复训练为主,但研究发现急性 中风病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经康复训练 1 个月左 右仍有近 10% 不能经口进食,慢性期训练有效者 仅占 2/3,在代偿治疗中长期鼻饲给患者带来巨大 的心理负担及不便,并可造成胃黏膜溃疡及出血, 常导致肢体运动等功能无法正常恢复,使患者最 终回归社会的康复目标不能实现 [14 ] 。 中医学将中风后吞咽障碍归属于 “中风舌本 病 ” “喑痱 ” “喉痹”等范畴,病症在咽喉,病位 在脑,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正气不足,导致气 机逆乱,内风旋动,风痰流窜,经络痹阻,使舌 本失濡而发病,故又称中风舌本病。针灸在中风 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传统针 刺疗法是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基本方法, 在多年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普遍,疗效确切。

侯书伟教授拟定的 “语泉穴”为治疗中风失 语、流涎、吞咽困难等症状的重要穴位。在口腔 内的位置上,本穴位于舌下阜上缘,舌系带旁。 在组织结构上,本穴由浅入深,依次为舌黏膜、 黏膜下组织、颏舌肌; 神经方面分布有舌下神经、 舌咽神经、下颌神经的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 经纤维; 血管方面分布有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 舌静脉的分支舌深静脉; 而舌下阜是下颌下腺导 管和舌下腺大管的开口处,这两对大唾液腺同属 于人体三大唾液腺。因此,针刺本穴可调节舌神 经支配的舌骨下肌群运动及内含副交感纤维,舌 下神经支配的全部舌内肌和大部分舌外肌,达到 与吞咽有关肌群活动协调从而治疗吞咽障碍; 另 针刺此穴可调节面神经支配的面肌运动及舌下腺、 下颌下腺的涎液分泌进而治疗中风后流涎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 组( P <0. 05) ,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级改善程度明 显优于对照组( P <0. 01) ,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改善 优于对照组( P <0. 05) ,提示 “语泉穴”在改善中 风后吞咽困难方面确有显著疗效。本研究所取语 泉穴为治疗吞咽障碍的主穴,中风患者肢体活动 障碍仍旧常规针刺。鉴于样本量少、观察时间短 等问题,本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来源:北京中医药 作者:赵奉茹 范涛 秦厚红
Tag标签: 中风(114)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