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风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风先兆 益气通络法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1-12-30

  多用于形体素弱之人,证见头目眩晕,面色不华,气短乏力,或时觉气不足以息;自汗、心慌、口角流涎、语言謇涩,或口眼歪斜;半身汗出,肢体麻木,或半身麻木;舌质淡红,或有瘀斑;脉细弱无力,或细涩。张介宾云:“无虚不能作眩。”此证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阳气虚衰;饮食不节,或忧思劳倦,损伤脾胃,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以生气血;或久病不愈,耗伤气血,而致气虚血瘀所致。治宜益气通络,活血化瘀,方宜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肢体或半身麻木者加水蛭、蜈蚣、全蝎、土鳖虫、木耳、桂枝;语言謇涩者加菖蒲、远志;口角流涎者加白术、白豆蔻;心悸而心阳不足者加龙骨、牡蛎、桂枝、炙甘草;下肢痿弱无力者加熟地、山萸肉、桑寄生、川断、牛膝等。

  病案举例

  张某某,男,55岁。2007年12月6日初诊。形体素弱,且有胃痛旧疾,近因劳作汗出后,而感气短乏力,头目眩晕,心慌气促,继而口角流涎,半身麻木,肢冷。经某医院脑CT检查,颅内CT平扫,未见确切异常。入院治疗2周,静点扩张脑血管,抑制血小板凝聚,改善脑循环之剂,疗效不显。刻诊:形体消瘦,乏力,自汗,心悸,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无力,血压:100/60mmHg。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方予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10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6克,红花6克,地龙10克,白僵蚕10克,全蝎2个(冲服),木耳20克,白术15克,白豆蔻15克,桂枝12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5剂,水煎早晚温服。

  药尽5剂,自感力增神爽,口角流涎,肢冷大减。因其心悸、自汗尚存,加龙骨35克,牡蛎35克,浮小麦35克,五味子10克。增“龙骨入肝以安魂,牡蛎入肺以定魄”,且龙骨、牡蛎之阖收之力,更能助浮小麦、五味子之益气收敛止汗,宁心安神之效。药尽5剂,口角流涎,心悸,自汗消失,其余症减。去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子,守方增减,10余诊后诸症消失,复健如初。

  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该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形体消瘦,后天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血无生化之源。且又强于劳作,大汗出,而虚其虚。气虚则清阳不升,故头目眩晕,气短乏力,汗出;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慌心悸;血虚风动,则半身麻木;苔脉、二便之征,皆为气血亏损之兆。方用补阳还五汤,重用秉性纯阳之黄芪,以补脾肺之气;黄芪伍以当归,更得阳生阴长,益气生血之功。当归、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小用其量,意取活血以通脉络之效。诸药相伍,乃为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之剂。二诊更加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子以安魂定魄,宁心安神。药证相符,守方增减,深中肯綮,故10余诊后,患者复健如初,已若常人。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