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贫血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缺铁性贫血中药自拟理虚止眩方加减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8-07-15
中医学认为缺铁性贫血的形成多由饮食失调、脾胃虚弱、长期失血、劳累过度、妊娠失养等原因导致血的生成不足或丢失过多,病情迁延终致气衰血少,出现气血亏虚之象。肾主髓,藏精,血为精所化,肾虚则精不化血,而致血虚,《张氏医通》曰:“气不耗,归气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房劳过度等导致肾脏虚衰,则肾精不足,精不化血,血液生成不足而见贫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情志不畅、肝郁乘脾或素体禀赋不足,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而致贫血。因此补肾养血是治疗此病的基本原则。方中熟地黄、首乌补肾益髓生血,川芎活血行气,补而不滞,当归补血兼活血,生地、白芍滋阴养血,阿胶补血,佐以天麻、防风祛风平眩。沈师方中熟地、白芍阴柔补血之品与辛香之当归、川芎相配,动静相宜,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全方共奏补肾养血,祛风平眩之功效。

刘某,女,29岁。2008年11月27日初诊,主诉经常头晕已5 年余, 加重1 周,倦怠无力,活动后甚,纳呆, 腰膝酸软,口唇苍白,指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血压90/60 mmHg,血常规:Hb 59g/L,多次于外院治疗并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上述症状反复五年余。西医诊断:缺铁性贫血,中医辨证:眩晕(血虚夹风)。治法以补肾养血,祛风平眩,中药自拟理虚止眩方加减,药物有:熟地 20g,川芎 10g,白芍15g,当归10g,生地15g,首乌10g,阿胶10g,防风10g,天麻 10g,用药过程中根据症状变化加减,每日1剂,复渣再煎分2次,早晚服用。嘱患者定期来门诊复查并坚持1月,按上述中药治疗,服药后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复查血常规Hb 90g/L。

【组成】 熟地 20g,川芎 10g,白芍15g,当归10g,生地15g,首乌10g,阿胶10g,防风10g,天麻 10g

【功效】 补肾养血,祛风平眩。

【主治】 头晕目眩、动则加剧、或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神疲肢软乏力、心悸气短、腰膝疲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组方原理】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相关。1)贫血的表现: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及耳鸣等。症状和贫血严重程度相关。 2)组织缺铁的表现: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和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3)小儿可有神经精神系统异常。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须的元素。当体内铁储备耗竭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贫血称缺铁性贫血(IDA)。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缺铁性贫血都是最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以儿童和女性人群尤其是妊娠妇女的发病率最高。缺铁性贫血属中医“眩晕”、“虚劳”、“心悸”、“不寐”等范畴。

【加减运用】 若见气虚者,加人参15g、黄芪15g;血虚有热者,加栀子10g、丹皮10g;血虚有寒者,加肉桂5g、吴茱萸5g温通血脉
Tag标签: 贫血(52)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