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肾炎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慢性肾脏病 中医药展身手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4-12-29
    广东省中医院是“慢性肾脏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通过中医特色治疗和管理模式改变了众多慢性肾病患者的生命轨迹。基地牵头制订慢性肾衰、尿血病等临床路径24项,主持修订狼疮性肾病、瘾疹2个病种的中医诊疗指南,开发出荞麦包外敷法改善肾性水肿、灌肠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中医特色疗法,慢性肾脏病院内制剂三芪口服液已完成药效学研究。
 
    增强疗效:中医药展身手
 
    来自湛江的钟女士2006年被检查出患有肾小球肾炎,2008年因肺部感染病情加重,转化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刚开始用西医治疗,效果不稳定,病情恶化后肌酐升到213,我的心情坏透了。”钟女士说,如果病情顺势发展,只能接受透析乃至肾移植。
 
    2009年,她在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大科接受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以及食疗。一个月后,肌酐从213降到168,病情得到控制,各项指标出现好转。“像我这种慢性病,不是一朝一日就能治愈的,但我有信心、有毅力战胜病魔!”如今的钟女士精神状态良好。
 
    慢性肾病按照GFR(肾小球滤过率)分为5期,其中1~4期通常以保守治疗为主,病情发展到5期后往往只能依靠透析或者肾移植来延长患者生命。
 
    肾病大科主任刘旭生介绍,运用基地诊疗方案后,慢性肾病4期患者的GFR(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均数±标准差是每年4.5±4.2ml/(min·1.73m2),治疗效果优于ACEI类药物显示的每年6.8ml/(min·1.73m2),显现出有效保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脏病4期进展方面的独特优势。对于已进入慢性肾病5期而尚未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在接受基地中医诊疗方案后,从保守治疗到进入首次透析期的时间中位数为21.1个月,优于西医保守治疗的15.5个月。
 
    改善体验:一切为病人
 
    “病人体验”是刘旭生多次提到的关键词。他说,所谓改善体验不仅是提高疗效,还包括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减轻经济负担。
 
    用耳穴按压疗法减轻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睡眠障碍,艾灸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薏苡仁食疗调节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基地探索出多种中医特色疗法改善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实施临床路径以来,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了5.35天,平均住院费用降低了1183元。2010年~2013年,腹透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从1次/35.5病人月下降到1次/68病人月,人均月费用由7200元下降到6300元。
 
    该院的慢性肾脏病管理模式,规范了从诊疗、管理到宣教、随访的全部流程,重专业更重“感情”。  
 
    有十多年肾病综合征病史的陈先生对此深有感触。在肾病专科门诊看完病后,医生建议他到慢性肾病门诊了解肾病知识。“在那里,医生告诉我日常的营养搭配,说得很详细,医生保持记录、跟踪我的病情,每月还打电话通知我参加讲座,我感到很温暖。”
 
    由广东省中医院提出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教育规范》明确了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形式、内容与评价标准,强调注重病人教育和自我管理。
 
    依靠“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医院已建成中医特色的慢性肾脏病登记与管理系统,并实现电子化信息管理,跟踪管理患者0.19万余例。通过对大量病例进行后期挖掘,能够分析出影响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为医生制订最优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慢病管理:下一盘大棋
 
    “慢性肾病基地建设是一个点,以点带面催生覆盖所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体系。”主管基地建设的副院长卢传坚介绍,慢病门诊已开设包括肺气肿专科、高血压专科等13个专科。在慢病登记与管理系统中,所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病例都在被跟踪、管理和分析。
 
    基地建设对科研能力的提升效应也扩展到了慢性肾病领域之外。慢性肾病发表SCI收录论文达到17篇,实现零的突破,全院SCI收录论文数也增加了248篇,专利数量增长2.33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由3个增加到10个,重点专科由11个增加到21个。慢性肾病基地建设让每个医生都具有转化医学理念,卢传坚说,“基地二期建设将以重点病种深化研究、优势病种拓展研究等为契机,推动医院整体向研究型医院转型。”
 
    基地建设的脚步没有局限于广东,慢性肾衰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以及尿血病诊疗方案/临床路径已在全国48家三级甲等医院或中医肾病重点专科推广应用。
 
    一个覆盖所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体系不是终点,广东省中医院的专家们正在探索打破政策和体制的壁垒,打通医院和各协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管理系统,通过数据挖掘,总结出慢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和诱发因素,进而实现与“治未病”管理体系的联网互动,“打通涵盖预测、预防、保健干预、诊断、治疗、康复的健康医疗全服务链,配合医改重心的前移与下移,为推进医改,用中国式方法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重要借鉴。”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的设想令人兴奋。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