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裴晓华,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系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乳腺病学”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正式取代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同时也位居女性癌症死亡人数排行的首位。如何预防乳腺癌、降低其发病率,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目前关于乳腺癌发病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可以肯定的是乳腺癌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既往大多认为乳腺癌与家族遗传、生理或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情绪心理因素的重视不足。但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现代“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兴起,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因素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一点正与中医学的情志致病理论不谋而合。
中医情志与心理应激
中医情志包括怒、喜、忧、思、悲、惊、恐七种情绪,统称“七情”。正常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动,然而七情过激、过久,出现“志意乱”时则会损伤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正气虚弱,从而进一步降低机体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能力,最终致使内伤性疾病的发生。现代医学的心理应激理论对情绪的认识和中医情志理论有高度的趋同性。心理应激指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整合系统。短期应激对机体有保护性作用,如增强免疫保护,但持续性的应激则可损害免疫系统,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应激的慢性或反复过程与中医“五志过极”高度相关,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心理应激所致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各个系统功能变化之间的交互作用,进一步阐明中医七情内伤致病的机制,为中医情志养生防病提供依据。
不良情志易致乳腺癌
乳腺癌在中医归属于“乳岩”范畴,中医自古以来便认为情志不畅与乳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如宋代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指出“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明代陈实功提出“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等,均可见乳腺癌与情绪关系密切。中医认为人体情绪的疏泄与肝相关,尤其是女子以肝为先天,气血阴阳与肝联系紧密。若其情志不舒,气机不畅,郁于肝经,聚于肝经循行所经过的乳络,痰、湿、瘀等各类病理代谢产物留滞乳房,发为乳岩。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女性承受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研究表明,育龄期女性抑郁障碍的发生率是男性的2~3倍,进入围绝经期后,这个风险较前增加2~4倍。
乳腺癌发生或乳腺癌年轻化的重要因素包含精神创伤、家庭环境、高压工作环境等。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前五年所遭遇的负面生活事件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其中婚姻家庭方面最为明显。在这种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长期生存的女性,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发生率均会提高。而这些负面情绪便成为应激原,刺激人体产生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轴,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紊乱,肿瘤细胞趁机躲过人体的免疫监视与杀伤,潜伏在乳房“生根发芽”。
七法调理七情
中医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已认识到七情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关于如何通过主动调节精神情志来维护身心健康,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较丰富的情志调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类型。
顺四时以养神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要顺应四时以养神:“春三月……以使志生;夏三月……使志无怒;秋三月……使志安宁;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意思是说,春天应该注意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振奋精神;夏天应注意维持精神愉快,避免动怒;秋天应维持内心安宁,不可悲忧;冬天应保持心情含蓄,宁静无烦。人生活在自然界,起居调养就必须顺应四季变化的自然规律,人体气血情志的调养只有顺应四季的生、长、化、收、藏,方能颐养天年。
导引调形以易性 现代中医常用的导引疗法包括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坚持打太极拳对降低焦虑情绪有积极影响,易筋经则能有效缓解抑郁情绪。适度而有规律的导引训练在外调形体的同时锻炼心性,使人体保持神舒气敛的状态。此外,适当的运动,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肌肉训练,均可以减少机体的应激状态,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
冥想清心以静神 对于久病体弱或运动不便利者,可以通过冥想、静坐等方式进行自我思想的放松和调节,从而恢复正常情志。清心静神疗法可以增强自我认知及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肯定,使人“内无思想之患”。现代研究也证实,通过正念冥想可以减轻焦虑,提高人体免疫力。
五音怡情以乐人 中医有五音—宫商角徵羽,对应人体五脏—脾肺肝心肾,可以通过听不同的音乐来调节相应脏腑气机运行。《史记·乐书》载:“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备急千金要方》也提到:“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许多传统民乐都非常适合用来调节情志。如思虑过多之人可常听疏肝的角调音乐,忧郁悲伤时则可多听徵调养心曲目。除了五音之外,也可以借用书画等爱好以转移情志,陶冶性情。
言语倾诉以宣泄 《东医宝鉴》曰:“欲治其疾,先调其心,必正其心,乃资于道,使病者尽去心中疑虑思想,一切妄念,一切不平……能如是则药未到口,病已忘矣。”倾诉心中的积郁与痛苦,可以疏泄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释放心理重负,恢复心理平衡,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针刺推拿以调神 《素问·血气形志》曰:“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推拿点按气海、关元、章门、期门及背部肝胆俞穴,可以促进肝经气血的通畅顺行。针刺,无论体针还是耳针,均具有调神和缓解形体不适的双重作用。孙思邈曾创鬼门十三针专治神乱之病,如疯病、邪病、癫狂等。现代医学也证实针刺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脑部供氧和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记忆力,改善抑郁认知障碍。
方药解郁又安神 情志不舒属于中医“郁证”范畴,《医贯·郁病论》云:“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愈”,明确了郁证责之于肝。常用经典名方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但当情绪持续向极端发展,进而出现精神恍惚或错乱等表现时,则需要加用养神或安神的药物,如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等。
乳腺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但其中的情志因素是可以进行人为干预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重对情绪的保养,一方面尽量避免应激刺激因素接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日常的运动、倾诉、移情养性等方法增强自我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的能力。如果出现自我调节不理想的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的针药推拿及心理治疗,对乳腺癌的预防和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