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宫颈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宫颈癌癌巢生长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宫颈癌癌巢生长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8年第2期第0卷

作者:李春姬 李一雷 陈立平 姜云鹏 邱铁东 李玉林 陈远耀

单位:130021 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许多恶性实体瘤的生长甚至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1],我们用免疫组化及三维结构分析法观察到,在同一宫颈癌内有两类不同生长状态并伴有不同数量微血管的癌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癌巢生长与血管生成的相互关系。

  一、材料与方法

  所选择的5例手术切除宫颈癌均为无角化珠的中度分化的鳞癌,连续石蜡切片厚5 μm,分别做HE及以下免疫组化染色: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用于显示内皮细胞,Ⅳ型胶原用于显示基底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用于反映细胞增殖状况[2]。如果第Ⅷ因子抗原阳性细胞不伴有血管腔及基底膜,则被认定为内皮芽或索。对癌巢(包括坏死部分)及距癌巢60 μm以内的血管(包括内皮芽或索)的三维结构重建及体积测量的方法,请参阅文献[3]。每例选择两类典型癌巢各1个进行测量,因此所得数据并非全部癌巢的平均值。

  二、结果与讨论

  在每例肿瘤内均见两类不同生长状态并伴有不同数量微血管的癌巢,暂称为第一类癌巢与第二类癌巢。在两类典型癌巢之间存在各种过度状态。

  1.第一类癌巢较小,主要位于接近正常组织的肿瘤深部。癌细胞较大,大小不一。核亦较大,染色质粗,核分裂相多见。PCNA指数为97.8%,染色强度++为35.07%、+++为12.88%,说明近一半细胞增殖很活跃,癌巢生长良好。癌巢周围有大量微血管紧紧缠绕,并见内皮芽及索钻入癌巢内,有的内皮索在癌巢内联结成网,(图1~3)有的形成毛细血管并将癌巢分割成几个小癌巢,我们设想以上是个连续的过程。微血管(包括内皮芽及索)的体积与癌巢比为0.6282∶1,是相当高的,说明新生血管极丰富。

  图1 第一类癌巢,微血管包绕,内皮芽及索钻入癌巢内,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 ABC法 ×200 图2 第一类癌巢,微血管包绕,癌巢内皮索联结成网,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ABC法 ×200 图3 第一类癌巢三维结构再建图(蓝色—癌巢,红色—微血管,黄绿—内皮芽或索),微血管丰富,内皮芽及索在癌巢内联结成网.X、Y、Z轴各旋转180° 图4 左为第二类癌巢三维结构再建图(蓝色癌巢,红色微血管,黄色坏死),可见血管越少的地区坏死越大;右为中间状态的癌巢,无坏死,但也未见内皮芽.X、Y、Z轴各旋转30°、60°、90°  以上现象从空间关系上反映了癌巢生长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我们认为多数癌细胞为促血管生成表型,分泌某种促血管生长因子或酶以促进血管生成;癌巢周围有如此丰富的微血管,而且还钻入癌巢内,无疑给氧、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交换提供最大的弥散面[1]。可见癌巢生长与血管生成之间是互补、互存的关系。

  2.第二类癌巢较大,为第一类癌巢的3~4倍,主要位于肿瘤浅层,但有的与第一类相互交错。癌巢中心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坏死面积平均为癌巢的55.6%,周边有1~3层癌细胞,细胞较小,形态大小颇一致,似基底细胞,无核分裂相。PCNA指数为75.1%,然而染色强度为++及+++者分别仅有8.7%及0.73%,说明绝大部分细胞增殖不活跃,癌巢生长缓慢。癌巢周围仅见少量微血管,多与癌巢保持一定距离,未见内皮芽或索,说明无新血管形成。血管体积与癌巢比,仅为0.0598∶1,说明血管相当稀少(图4)。

  血管稀少血液供应不足无疑是癌巢中心坏死、癌巢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为什么稀少?考虑到这类癌巢较大,在其生长过程中一定曾有过旺盛的血液供应,其中大部份血管退化被吸收才形成现在的血管稀少。血管退化吸收很可能是血管受压关闭所致,Jain[4]提出肿瘤中心间质压力升高,压迫血管使其关闭,这能解释深部恶性实体瘤中心坏死,但难以解释宫颈癌癌巢中心坏死,因为该癌巢主要位于宫颈表浅部,间质压力易被释放,因而不会太高;此外两类癌巢可同时存在于同一部位,间质压力不可能只压迫部份癌巢的血管。我们在连续切片中观察到,一处血管被癌巢挤压,其近端则明显扩张,其远端则细小,因此血管退化很可能是血管被其他正在生长变大的癌巢挤压,使之关闭所致。

参考文献

  1 Folkman J. Tumor angiogenesis. in: Mendelsohn J, Howley P, ed. Molecular Basis of cancer. Philadelphia: Sauders, 1995.206-232.

  2 Hall PA, Levison DA, Woods AL, et al.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immunolocalization in paraffin section: an index of cell proliferation with evidence of deregulated expression in some neoplasms. J Pathol, 1990, 162:285-294.

  3 张元德,八重弘,手文明,等.大肠腺癌三维结构的临床病理研究.中华病理学杂志,1995,24:363-365.

  4 Jain RK. Determinants of tumor blood flow. Cancer Res, 1988, 48:2641-2658.

(收稿:1997-04-28  修回:1997-12-03)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宫颈癌微血管密度和p5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焦点新闻
·急性白血病患者p53和bcl-2表达的临床意义
·<sup>99m</sup>Tc-MIBI乳腺肿瘤显像与组织病理学关系
·乳腺癌细针穿刺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乳腺癌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的临床研究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以腋下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
·乳腺癌c-erbB-2、p21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和激素受体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