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乳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CSCO2000年第四届学术年会

  展昭民 张影 梁红 马军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派白血病;APL;三氧化而砷;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化疗的副作用

  哈尔滨市血液病研究所自1997年1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急性早幼粒细胞派白血病(APL)患者74例。我们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为三氧化而砷 (As2O3 ) 组31例;第2组为全反式维甲酸(ATRA)组18例;第三组为As2O3+ATRA组25例。对三组APL患者的疗效、副作用及并发症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病历和方法

  1.病历:7例APL患者全部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均为M3a型。年龄14—85岁,中位年龄32.7岁。男性41例,女性33例。所有APL患者均为初发病例。

  2.分组及治疗方法

  2.1 ATRA组:18例,给予ATRA 40-80mg/d,分次口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提供)。

  2.2 As2O3组:31例,给予As2O3(本院制剂室生产)5—10ml/d,静脉滴入。

  2.3 As2O3+ARTA合用组:25例,As2O3 用法同上,另加服ATRA 30—40mg/d。

  以上三组治疗均为连续进行,每周查血象2次,生化全项1次,有出血症状者监测凝血象。待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消失,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后,每周复查1次骨髓象。达完全缓解(CR)后停药一周,然后开始常规续贯治疗。

  结 果

  1.ATRA组

  本组18例APL患者,在诱导分化治疗其间,除1例未达到CR外,其余17例均达CR,CR率为94.4%,CR时间为16-77天,平均44.94±13.3天;有出血表现的为11例,其中发生(DIC)者5例(27.8%);脑出血1例(5.6%),白细胞增高(WBC计数>20×10E9/L,或治疗前计数正常,给药后达原WBC计数5倍以上)者有13例(72.2%);白细胞计数升高多发生在给后和第四天左右,平均12天左右达高峰。白细胞增高倍数为1.9—57.8倍,平均18.38±15.34倍;头痛者4例(22%);恶心呕吐者2例(11%);骨痛者2例(11%);肝功损害者3例(16.7%);维甲酸综合征1例(5.6%);皮肤.粘膜干燥者13例(72.2%);以上并发症,经对症处置后均随APL病情好转订药而恢复正常。

  2. As2O3

  本组31例APL患者,1例在治疗第16天死于肺感染,2例未达CR,其余28例均达CR,CR率为90%,CR时间为14~52天,平均30.75±7.26天;有出现症状者14例,其中发生DIC者6例(19.35%)脑出血1例(3.2%);白细胞增高者18例(58.1%),白细胞计数升高发生与达高峰时间与ATRA组相似.白细胞增高倍数为1.23~59.8倍,平均12.35±17.0倍.头痛11例(35.5%);恶心呕吐者4例(12.9%);骨痛者6例(19.4%);肝功能异常者6例(19.4%);以上并发症,一般未影响正常治疗,在对症处理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3. ATRA + As2O3合用组

  本组APL患者25例,治疗期间死亡3例,2例死于DIC合并脑出血,1例死于维甲酸综合征;1例未达CR,21例患者达CR。CR率为84%,CR时间为17~93天,平36.04±14.17有出血表现在18例,其中发生DIC者8例(32%);白细胞增高者17例(68%),白细胞升高和达高峰时间与前两组无区别,白细胞升高倍数为2.67~46.67倍,平均14.62±10.89倍;头痛者6例(16%);骨痛者4例(16%);肝功能损害者6例(24%).维甲酸综合症1例(4%);皮肤﹑粘膜干燥者13例(52%)。

表1 不同治疗组对APL患者CR时间的影响

分组 例数 达CR天数(X±S)
ATRA组 17 44.94±13.30
As2O3 28 30.75±7.26△△△
合用组 21 36.1±14.2※

  △ 与ATRA组比 P<0.05 △△与合用组P>0.05

  ※ 与ATRA组比 P>0.05

表2 不同治疗组对APL患者白细胞升高的影响

分组 例数 达CR天数(X±S)
ATRA组 13 18.38±15.34
As2O3 18 12.35±17△△△
合用组 17 14.62±10.89※

  △ 与ATRA组比 P<0.05 △△与合用组P>0.05

  ※ 与ATRA组比 P>0.05

  讨 论

  自ATRA和砷制剂被广泛应用于APL治疗以来,使APL患者一期完全缓解(CR1)率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也使APL诱导缓解治疗期死于脑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但有相关此两种药物的疗效和服作用及并发症的比较尚未见报道。

  我们总结了近二年多来收治的APL(M3a型)的初治病74例,随机分为ATRA组, As2O3组和ATRA+ As2O3合用组,对其疗效和副作用进行了观察.通过观察我们认为ATRA和As2O3两种药物对APL的诱导缓解治疗均有可靠疗效,其副作用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在升高白细胞方面ATRA似乎比As2O3更强一些,且有着明显的量效关系,但统计学处理并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认为在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白细胞出现升高,这正是诱导分化剂的作用机理,随着治疗的继续,加之适当的处理,当APL细胞逐渐减少的同时,白细胞总数也会慢慢地恢复正常。所不同的使ATRA在病情好转后继续应用不会发生骨髓抑制,而As2O3继续应用则会导致骨髓抑制,引起包括白细胞在内的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这说明As2O3除了诱导化疗作用,还有细胞毒的作用。这两种药物的升高白细胞作用与剂量相关。笔者主张剂量应宁可偏小而不宜偏大,如As2O3 5—10ml/d,ATRA也最好不超过60mg/d。尤其在白细胞升高期更应慎重,以避免发生致死性后果。因为许多严重并发症,如DIC,白细胞阻滞综合症,维甲酸综合症,高颅压综合症等在一定程度上均与高白细胞有关。

  从CR的时间上来看,As2O3优于ATRA(P<0.05)。这可能与As2O3有诱导分化和细胞毒双重作用有关。ATRA与As2O3同时应用并不能缩短APL达CR的疗程,其他的副作用也未见减少,因此不宜提倡。

  其他并发症如DIC头痛,骨痛,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三组病中均有发生,无明显差别。这些副作用一般对治疗效果无大影响,经适当处理,均可消失。皮肤,粘膜干燥是维甲酸特有副作用,我所采用砂仁冬汤代茶收到了满意疗效,饮用此方者,无1例APL患者因皮肤,粘膜干燥皱裂而中断ATRA的治疗,肝损害也不明显,且无1例发生阴囊的溃疡和感染。ATRA和As2O3在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均为可逆反应,只要病不在治疗期间死亡,随着APL达CR而停用后即消失。

  总之,我们认为As2O3和ATRA均为治疗APL的有效药物。单从疗程上看As2O3优于ATRA,且无维甲酸综合症和皮肤,粘膜干燥等ATRA特有的副作用,因此,在治疗初发APL时应作为首选药物应用.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反义bcr/abl核苷酸与CTX联合治疗慢粒白血病的实验研究
焦点新闻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间歇性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附1
·树突状细胞与髓性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型分子生物学特征的鉴定
·高三尖杉酯碱的临床药物动力学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
·抗凋亡基因bcl-x<sub>L</sub>与白血病细胞耐药的相关
·Flt3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早期病死高危因素及高白细胞髓性白血
·反义bcl-2基因转染对单核白血病细胞存活及化疗耐受能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