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乳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乳腺癌迟发结肠转移一例

乳腺癌迟发结肠转移一例

中华肿瘤杂志 1999年第2期第0卷 病例报告

作者:桑新亭 高维生 孙强 唐伟松 黄汉源

单位:1000730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

  患者女,57岁。因右下腹部包块2年,发作性腹痛,腹胀、呕吐4个月而入院。4个月来腹痛共发作7次,均经保守治疗而好转,但右下腹包块仍存在。既往史:1988年10月25日因右乳癌而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肿瘤大小为5.5 cm×3.5 cm×2.0 cm,术后病理诊断:右乳腺浸润性小叶癌,腋淋巴结转移癌(8/17),ER(+),PR(-)。术后给予CMF方案化疗。查体:右下腹可触及8 cm×6 cm实性肿块,质硬,尚可活动,有触痛。双乳及腋下未及异常肿块及淋巴结。B超、CT及钡灌肠检查均提示:升结肠占位性病变,结肠癌可能性大。纤维结肠镜检查因患者拒绝而未做。术前胸片,全身骨核素显像未发现异常,大便潜血(-)、Hb 128 g/L,肝肾功能正常。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肿瘤位于回盲部,8cm×7 cm×6 cm,质硬,侵透浆肌层,回盲部及升结肠挛缩,肿块可移动。无腹水,肝脏、盆腔、卵巢和大肠均未发现转移灶。行常规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结肠转移性低分化腺癌(来自乳腺),侵及外膜,侵透肌层达结肠粘膜内;上下断端未见肿瘤;肠周淋巴结转移癌(8/8)。免疫组化:ER(+),PR(-)。术后给予紫杉醇3个疗程,续服三苯氧胺及氟铁龙化疗。

  讨论 乳腺癌转移至胃肠道极少见,而乳腺癌迟发转移至结肠实属罕见。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国外Kamitani曾于1987年报道1例ER(+)乳腺癌结肠转移。本例结肠转移癌影像学上无特异性,无法与原发结肠癌相鉴别。因此在诊断胃肠道肿瘤时,若有乳腺癌病史,又发现胃肠道有病变时,除考虑第二原发癌外,还应考虑到转移癌的可能。其确诊须靠术后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治疗宜手术切除转移灶,辅以术后化疗。

(收稿:1998-09-02  修回:1998-11-30)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耐三苯氧胺大鼠乳腺癌细胞株的特性
焦点新闻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间歇性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附1
·树突状细胞与髓性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型分子生物学特征的鉴定
·高三尖杉酯碱的临床药物动力学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
·抗凋亡基因bcl-x<sub>L</sub>与白血病细胞耐药的相关
·Flt3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早期病死高危因素及高白细胞髓性白血
·反义bcl-2基因转染对单核白血病细胞存活及化疗耐受能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