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不典型肺癌10例误诊分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年第8卷第3期
马小威 马玉铭
关键词:肺癌 病理组织学 X线表现
肺癌虽有典型的X线表现,但也常有些例外情况,加之临床表现不典型,故有时误诊。我院1994年至1996年间手术后经病理确诊的肺癌10例,曾误诊为空洞型肺结核、结核病、支气管扩张症、肺囊肿、炎性假瘤、中叶综合症等,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年龄与病史 10例中,男女各5例。年龄17~67岁,平均41岁。术前误诊时间1~2年者8例,3年1例,5年1例。均由外院反复治疗后转入我院再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进行手术治疗。
1.2 症状与体征 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乏力、咯痰。有2例起病为发烧,间断小至中等量咯血。体征方面,3例患者呼吸音减弱,7例肺部物理检查未发现异常。
1.3 X线检查 10例中近圆形阴影2例,块状阴影形成空洞者3例,片状及不整形阴影3例,无明显肿块阴影者2例。左上叶尖后段2例,左下叶尖段1例,左下叶基底段1例,右上叶尖后段2例,右下叶尖段1例,右下叶基底段3例。10例病变周缘均无毛刺,分叶改变,肿瘤病变邻近未发现紊乱条纹,也无胸膜凹陷等胸膜反应。无肺门增大。
1.4 实验室检查 10例术前支气管镜检查者未发现支气管内肿物生长或支气管阻塞,仅表现为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10例均做了结核菌涂片及培养,有1例培养出一个菌落。
1.5 病理检查 标本所见,病变区灰白色,肿物最大者(3.1×3)cm,最小者(1.5×1.4)cm(管内癌)。其中2例病变区显示正常肺组织与癌变组织交织在一起,显示近圆形,但密度差。10例肿物周边均有类似包膜样改变。镜下所见,除各型肺癌具有的特点外,大体显示类包膜处可见不等量纤维组织及受压的肺组织。10例中鳞癌误诊2例,腺癌5例,腺鳞癌2例,乳头状粘液腺癌1例。
1.6 手术前误诊疾病 误诊空洞型肺结核3例,结核球2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囊肿1例,炎性假瘤1例,中叶综合征1例。
2 讨论
误诊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2.1 支气管镜下表现不典型 10例均做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支气管阻塞,仅表现为支气管粘膜水肿、充血。10例全部取分必物做刷检,均未找到癌细胞。因缺乏气管镜特异性表现而误诊。
2.2 病史与年龄的特殊情况加上不典型胸片 有1例17岁女病人,胸片示左下叶尖空洞,病变1年多,抗痨治疗无著变,痰菌阴性,术后发现为“乳头状粘液腺癌”。10例病史均较长,1年以上8例,3年以上2例。提示我们,病史较长且长期治疗胸片无明显改变者,即使是年轻患者也应考虑到是否有肺癌的可能。
2.3 X线表现不典型 肺癌有其典型的X线表现。而本文10例均无典型改变。酷似结核病5例(似结核空洞3例,结核球2例)。部位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尖段。空洞内壁无明显结节样改变,周缘清楚无分叶毛刺,无胸膜反应及肺门增大。其中1例病变周围有少量卫星灶。以上胸片改变与病理过程有关。因标本所见肿物较局限,周边似有包膜,断端未见转移灶。镜下肿物周缘有不等量的纤维组织及受压肺组织,可能因机体免疫力较强,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限制了肿瘤的生长,造成胸片表现不典型致使误诊(误诊定义是病人求医后,通过X线检查而诊断其它疾病近1个月以上者)〔1〕。还有2例因反复间断小至中等量咯血,气管造影诊为支扩,用药不能缓解外科治疗,术后标本诊为肺癌合并轻度支扩。其胸片未见明显病变。标本显示肿物大者(3.1×3)cm,正常肺组织与癌组织相互交织在一起,致使肿瘤密度减低,造成肿物在X线胸片显影不明显。此种不显性肺癌也是误诊原因之一。另有1例胸片表现癌性空洞酷似肺囊肿,影像为左上圆形病变,周缘整齐,密度高。患者病史长,临床诊为囊肿,术后诊为肺癌。
目前运用X线,痰脱落细胞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90%的肺癌可以及时诊断。但值得重视的是,很多不典型病例因缺乏肺癌的特异性表现而造成误诊。因此提高对肺癌特殊情况的认识,尤其是缺乏临床表现,胸片又不典型气管镜又无阳性发现,对症治疗无显著变化,无论病史长短,年龄大小均应提高警惕。需反复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外科治疗。
马小威(天津市肺科医院,天津,300222)
马玉铭(天津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忠会.综合医院肺结核与肺癌病例发现的现状和展望〔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