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钠素对血压有什么影响,胰岛素抵抗对高血压的影响?
心钠素又称心房肽,或称心房利钠因子。是由哺乳动物的心房组织中提取的,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类物质。
(1)心钠素的生理功能 心钠素能降低入球小动脉的阻力,增加出球小动脉的阻力,使小管毛细血管压升高,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脏血流量,同时,还可抑制肾素和醛固酮的分泌,增加膜的通透性,减少钠的重吸收。心钠素还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并可对抗去甲基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Ⅱ所致的缩血管效应。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心钠素降低心输出量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它引起静脉扩张,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压力下降所致。所以,心钠素可调节肾血流量和水电解质平衡,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利尿、利钠,减轻心脑负担。
(2)心钠素对血压的影响 心钠素可引起明显的利钠利尿作用,并降低血压。但也有人认为,注射心钠素后,尽管利钠利尿作用明显,而血压并无变化。心钠素在体外具有解痉作用,提示其降压作用除对血容量有影响外,对血管也有直接作用。动物在麻醉状态下或去窦房神经时,心钠素的血管抑制作用增强。在一侧肾动脉被钳夹的大鼠,长期滴注心钠素可纠正高血压和高血浆肾素水平。心钠素的抗高血压作用,是由其对血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抑或部分是由于其对肾素的抑制作用尚不清楚。
(3)心钠素在临床上的应用 心钠素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上收到良好的效果。高血压病患者一次输注400mg心钠素,可使血压迅速下降,并伴有尿量、钠、钾、肌酐排泄增加及心率、心输出量、每搏量、射血分数等的增加,因此,降低了心脏后负荷,使左心功能得到改善。另外,由于心钠素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对肾小管无毒性作用,也可应用于某些肾病和肾性高血压治疗。因此,心钠素的开发和研制使用,可望将成为治疗心血管病的新药。
胰岛素抵抗指胰岛素在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方面受损,即一定量的胰岛素产生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此时机体为了尽可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代偿性过多分泌胰岛素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它常于胰岛素抵抗共存,但其含义并非完全一致。
大量资料证实,胰岛素抵抗可能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1 肾脏效应
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胰岛素在生理范围增加可致水、钠潴留。肾动脉输注胰岛素,可使钠排出减少50%,大多数人认为影响钠重吸收主要在近曲小管,这一部分胰岛素受体密度也最高,且Na+-K+-ATP酶活性在此也最活跃。同时胰岛素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也可增加钠的重吸收。
2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国外研究表明,食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时常出现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高,因此可推测胰岛素可激活交感神经的活性。交感神经系统对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J.W. Rowo等报道急性高胰岛素血症可以引起以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升高为起因的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给大鼠饲高糖饮食可产生胰岛素抵抗,也增加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一方面它可促进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形成或恶化。反复交感神经活性的激活会引起血管结构的改变,加重高血压并使胰岛素抵抗恶化。
3 跨膜离子运转
研究结果提示,胰岛素可影响某些跨膜离子的交换,从而影响细胞内阳离子平衡,包括细胞内Ca++,使血管张力增加影响血压。胰岛素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直接刺激Na+-K+-ATP酶活性,加强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另外还通过细胞电压依赖钙通道,使Ca2+ 内流增加。因此胰岛素可影响膜离子运转和钠潴留,影响血管顺应性,导致外周阻力增高,引发高血压。此外胰岛素对Na+-H+交换作用也值得重视。这一作用对维持细胞pH值很重要,它的过活化可致细胞内碱化,使细胞对生长因子更敏感,促进平滑肌细胞生长及内移,使管壁肥厚,管腔变窄。
有资料表明,父母的血胰岛素水平和红细胞Na+-Li+逆向转运均值与子代的胰岛素值呈正相关,提示胰岛素抵抗遗传机制中可能参与Na+-Li+逆向转运的影响。
4 心钠素
在生理中,心钠素与交感神经活性及肾素血管紧张素效应相反。肥胖者减重时,伴胰岛素降低,并有与血压相关的心钠素变化。有人报告,给胰岛素可增加心钠素,并使其扩容反应性降低。心钠素不影响胰岛素分泌,但可延缓降解增高血浓度。
5 高血压常与某些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同时存在
胰岛素可增加心血管病危险性。胰岛素促进肝脏合成和分泌极低密度脂蛋白并产生高甘油三酯血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胰岛素还可抑制纤溶过程,促进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随着人类对血压调控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认识到高血压不单纯是血压的升高,它与许多系统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关。1988年Reaven提出一个新概念“X综合征”,包括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量减低,高胰岛素血症,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和高血压。根据目前临床和实验研究,伴有糖及脂代谢紊乱的胰岛素抵抗较普遍地存在于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中,但它们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确切作用尚需作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