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非典型性肺炎专题 > 科研进展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SARS的研究进展(之九)

SARS的研究进展(之九)

曾华松;邓力;杨永弘

关注儿童SARS(三)

  SARS患儿的治疗

  香港代表认为在使用利巴韦林时应特别观察血红蛋白的变化。广州代表强调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认为应慎用激素。对顽固性高热、重症病例应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取得良好效果。广州市儿童医院曾其毅教授就SARS患儿的治疗提出,SARS的病理生理过程的关键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不断放大,发生级联反应(cascade),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和“炎症介质瀑布”;也可能发生“肠道细菌移位”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和组织器官损伤,导致MODS和MOF。所以治疗的关键就是想办法阻断cascade及预防“肠道细菌移位”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因此强调抑制炎症因子的药物和肠道抗菌素的应用。另外,CT及成SARS患者尸解表明,SARS患者的肺纤维化不是间质的纤维化,而是肺内炎症及超敏反应产生纤维黏液性渗出所致的气管内的堵塞,激素可轻度减轻堵塞,但意义不大,关键是早期的强有力的呼吸道护理和支持治疗。大量给予激素还可能加重机体的应激状态,也会造成严重的继发性感染使病情加重;而且早期使用激素无预防多器官损伤的作用,故根据儿科病例的情况,不宜使用激素。

  今后的研究方向

  为什么儿童的SARS发病率较成低,病情亦较成轻?为什么没有证据表明儿童SARS传染给他?如何评价流行病学史在诊断SARS中的意义及其权重?香港代表拟进行以下分组研究:第一组:与患者有过一级接触的群,即SARS患儿的同班同学;第二组:与患者有过二级接触的群,即SARS患儿的不同班但同年级的同学;第三组:相关群,与患者没有密切接触的群,即与SARS患儿不同校的儿童。对这三组群进行病毒血清学检查,测定他们的SARS病毒IgG。北京代表拟进行以下分组研究:第一组:有明确接触史的SARS患儿,再将其家按照有无感染SARS分为两组;第二组;有密切接触史而未患病的儿童,即家中有成SARS患者,但未患病的儿童;第三组:有SARS患儿的幼儿园中的健康儿童及没有SARS患儿的幼儿园中的健康儿童。对于上述各组进行鼻咽拭子、血清学、免疫学、细胞因子等方面的检查,希望能从中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年第18卷第17期第15页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3.11.05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SARS的研究进展(之八)
焦点新闻
·专家确认果子狸为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载体
·中国发现变异SARS病毒,但却非实验室污染造成
·广东疑似SARS病例的S基因序列与果子狸的高度同源
·多位非典权威专家称暂不排除非典人鼠感染可能
·广州非典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获重要进展
·SARS是一种复合病毒?
·大连化物所研制成功直接灭活SARS病毒的纳米催化材料
·美国教授:非典传染源头老鼠嫌疑最大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