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小儿咳嗽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小儿咳嗽伴气喘 唐为勇教授古方的联合使用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10-09
唐为勇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名中医。从事中医儿科50余年,学验俱丰,尤其对中医中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颇有心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擅用自拟的固表方、肺喘方、疏解合剂,提倡扶正达邪的学术思想,临床疗效显著,受到广大患者欢迎。
 
笔者有幸能跟随唐老师抄方学习,收获颇丰,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家庭的核心是孩子,孩子的核心是护理
 
唐老师在门诊看病,结束就诊最后常常跟家长讲的一句话就是“家庭的核心是孩子,孩子的核心是护理”,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也是逐渐体悟和加深的。为什么唐老师会不厌其烦对每个家长都强调这一点呢?道理虽浅显易懂,但真正做到的,或者如何做,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知道的。我想一个从事儿科50年的名医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言,言简意赅,体现了上工治未病思想。在门诊常常能看到,一个患儿看病,少则两三个家长陪同,多则六七。患儿生病至少牵动六个人的心,患儿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核心当然是孩子。那既然是核心,一切应该围绕核心来照顾,而不是爷爷奶奶有一套照顾小孩办法,外公外婆有一套办法,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想法,其实一家人应该围绕小孩的生理特点,精心制定一套适合自己小孩的护理方法,唐老师还常说“要用家长的辛劳换来孩子的健康”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的核心是护理。唐老师临诊总会对家长说一句“加强护理”,经过一次一次门诊,反复听唐老师讲护理的重要性,家长也逐渐重视起来。唐老师常说,护理好了,小孩都不用来看病的,药也不用吃的。既节省医疗成本和家长的时间,又免得小孩吃药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小孩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唐老师说21世纪的儿科重点将会是护理,这是儿科新理念。
孩子的护理分4级。唐老师门诊病历常会清晰的书写“大床、小床、踢被子”,什么意思呢?下面是唐老师的解释。一是大床,指小孩和大人同睡一张床,小孩一般睡中间,可以随时注意孩子的睡姿体位,是否踢被子,这是最传统的方式,也是亲情的体现,一般这个时候唐老师会对家长竖起大拇指赞扬家长。二是臂距,大床旁边挨着小床,能随时摸到孩子,这种情况唐老师也是赞许。三是视距,小孩单独睡个小床,不在大床边,但能随时看到孩子。四是单独房间睡,家长不易关注到小孩踢被子等情况,很容易疏忽导致护理不当而生病。
唐老师反对小孩到饭店参加宴会。一般小孩在宴会上欢天喜地,高度兴奋,到处跑动,易出汗,而餐桌上各种饮料冷饮,冷热交叉,再加上烟味、酒味等浊气,孩子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结束后带着疲惫的身躯等车,室内外温差大易受凉,尤其是呼吸道疾病、哮喘病人更易发作。唐老师在饮食上的要求是广泛,不要偏食,不必吃什么维生素片、钙片等,不要娇生惯养,顺其自然。
 
护理的核心是汗、寒
 
唐老师常说“加强护理”,为此很多家长会讲“我已经很小心护理了”。其实,家长还没有完全理解护理的核心。护理的核心是寒、汗。寒者,天气转冷受寒,睡觉踢被子受寒,感受风寒而病。这样感寒家长尚能理解,并能加以注意。而小孩因汗感寒,未必能引起家长的重视。
中医认为,小儿心火较旺,为火为热;肝常有余,肝木亢奋;脾常不足,腠理不固;肺脏娇嫩,表卫疏薄;肾常虚,固摄无能,因此易于汗出,尤其睡前,汗出淋漓,湿衣沾体。而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儿童时期由于机体生长代谢旺盛,植物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汗往往比成人量多,或睡觉时衣着盖被过厚,致使汗多,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汗多,家长或揭去衣被,或整夜不盖任何衣被,这样因汗而感寒者,常被误认为热象,实为虚证,造成小孩反反复复生病。
唐老师说,儿童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由家长因汗护理不当感寒引起的,因此在门诊千叮万嘱加强护理,平时带两条毛巾在身边,一条垫在小孩背后,一条备用。晚上睡觉身下垫个毛巾被褥,及时换掉,勤帮小孩盖被子,这样的精心护理才能避免小孩产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只有医护同心,轻医药,重护理才是儿科之王道。
 
古方的联合使用
 
唐老师说自己没有创造一个方,但临证一定要把古方联合起来使用。唐老师在门诊常用的固表方和肺喘方就是古方联合使用的经典代表。唐老师30多年前就对固表方进行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1],表明固表方能明显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固表方健脾益肾、固表止汗,固表方由玉屏风散、六君子汤、牡蛎散、当归六黄汤和射干、百部等组成。方中玉屏固表,六君健脾,牡蛎散止汗,辛夷通鼻窍,射干、百部清热利咽对症治疗,随证化裁,阴阳两分,每收奇效。肺喘方为早期的肺炎栓剂化裁而来[2-3],肺喘方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肺喘方由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定喘汤、麻黄细辛附子汤组成;寒者重用黑附块、白附子,热者以石膏清解。我对3个月唐老师的门诊病例进行统计发现,这两个方在唐老师的门诊使用率极高,其中固表方在75%左右,肺喘方10%左右。古方的联合使用有个问题,如何联合使用呢?把两个方剂简单相加?唐老师详细阐述了这个问题。两个方剂或者多个方剂联合使用,一定要有共同的药物串起来;固表方中的玉屏和牡蛎散共有黄芪,玉屏和六君共有白术;肺喘方中的各个方都有麻黄,各方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错,研究起来,甚是有趣,感叹方剂如此魅力和变化多端,往往一味药改变了整个方子的思路和阴阳,不可谓不妙。唐老师今年77岁,记忆力仍然惊人,方剂歌张口就能背出,基本功之扎实,令人佩服。除了以上两方,唐老师门诊处方也是方剂的联合使用,如治小孩气虚感寒发热,唐老师处方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共用柴胡,甘温除热,和解少阳,而不是常见之的清热解毒翘豉之退热方法,临床收获奇效。
 
扶正达邪是治疗儿科疾病关键
 
扶正达邪是唐老师最重视的儿科治疗之法。这是由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理特点,和脏气轻灵,易趋康复病理特点。儿科治疗,中病即止,符合患儿易趋康复特点。唐老师的固表方正是这一学术思想的核心体现,用玉屏、六君、牡蛎散扶正,射干、百部、制胆星、鱼腥草达邪。在门诊中,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患儿,咳嗽轻,两肺呼吸音清,用固表方加减;无咳嗽,来调护的患儿,固表方中减去射干、百部、制胆星、鱼腥草等达邪之药。当然,这当中蕴含中唐老师精确的辨证和长期的临床经验积累,才有今天的收放自如,每每临床用药起效。
 
书本到临床,再到写书
 
有一天,跟唐老师抄方,讨论到学习的话题。唐老师说千万不能从书本到书本,这样会误人误己,医术得不到任何提高,应该从把书本的知识,在临床中检验,再认识,再实践思考,把有用有效的东西总结出来,这样形成的书籍才有一定的价值。这一席话直指今日部分写书之风气,为了印证一个观点,找很多其他书中论据加以论证,以书证书,实质上还是书上的东西,又还给古人了。要有所创新,必然要经过自己的医疗实践,一点一点总结,从而把有用的,或者是失败的经验总结写下来,形成书,别人来看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我想这也是唐老师对我辈年轻医生的要求,也是希望。
 
典型病案
 
丁某,男,7岁。初诊时间:2012年8月6日。
主诉:咳嗽3 d,加重伴气喘1 d。患儿哮喘4年,3 d前受寒后出现咳嗽、咳痰,无发热、头痛,无呕吐,1 d前咳嗽加重,出现气喘、气憋症状。今患儿咳嗽,少痰,色黄,无发热,胃纳可,二便调。查体:一般情况可,心(-),两肺满布哮鸣音、湿啰音,咽红,苔薄,质红,脉浮数。辨证:风热犯肺,肺气壅塞。诊断:哮喘急性发作。治法:清肺化痰。处方:肺喘1号+杏仁9 g,石膏30 g,桔梗9 g,射干9 g,百部9 g,桑白皮9 g,板蓝根18 g,制胆星9 g,鱼腥草20 g,辛夷3 g,莱菔子9 g,白果6 g,炙款冬花9 g,沙参9 g,麦冬10 g。4剂,1剂/d,水煎服,分2次服。嘱注意饮食勿辛辣油腻,不要看电视和电脑,调情志,注意休息好。
2诊(2012年8月8日):患儿服2剂药后,咳嗽明显减轻,无喘,两肺呼吸音轻,夜寐汗多,胃纳可,二便调。患儿余邪未尽,肺卫气虚,治拟固表止汗,处方:固表2号+知母9 g,黄柏9 g,碧桃干18 g,浮小麦18 g,糯稻根10 g,当归10 g,地黄10 g,射干9 g,百部9 g,制胆南星9 g,鱼腥草20 g,辛夷9 g,莱菔子9 g,太子参10 g。14剂,1剂/d,水煎服,分两次服。调理而愈。
经随访患儿近半年,偶有哮喘发作,及时到唐老师门诊就诊,总能药到病除,从未用过西药。唐老师治疗儿科疾病,总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特有的治疗经验造福广大的患儿。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