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健康养生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打呼噜 健康隐形杀手 小孩打呼噜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03-21
打呼噜,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现象,有些人会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睡得好的表现,其实打呼噜是健康的一个隐形杀手,是威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打呼噜期间伴有反复的呼吸停止,会造成大脑皮层的反复觉醒,引起血液内氧含量降低,造成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慢性缺氧,这时候打呼噜就不是正常现象了,被称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长期的慢性缺氧,可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绞痛的发作,更严重的夜间呼吸停止时间过长,可发生猝死。已证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高血压的独立发病因素之一。此类打呼噜又被称为“恶性打鼾”。
 
打呼噜的原因 上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塌陷都可以导致鼾症的发生。鼻腔疾病,如鼻中隔弯曲、鼻息肉等鼻部疾病可以引起鼻腔狭窄,鼻咽平面堵塞;咽部扁桃体的肥大增生、舌根肥厚也可以引起气流的堵塞;颌面骨发育不良造成小下巴,先天发育问题如腭裂等;还有儿童的腺样体增生肥大,都可造成气流受限甚至气流停止,引起打呼噜及呼吸暂停。
 
恶性打鼾患者可有白天和夜间两种症状,夜间表现为张口呼吸、鼾声不断,由于夜间反复呼吸停止可引起憋醒、心跳加快、心慌、出冷汗、口干等症状;白天症状为晨起头痛、头晕、睡不醒,常常感到困倦,看书、看电视、开会,甚至开车时都会出现打瞌睡的情况,还可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儿童打鼾如长期张口呼吸可造成颌骨发育不良,牙齿排列不齐,长期慢性缺氧可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等。
 
筛查是良性打鼾还是恶性打鼾,可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明确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诊断此类疾病的“金标准”。
 
打呼噜要及时治疗 首先要考虑患者打呼噜的严重程度,患者的主诉,对日间工作生活的影响,是否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糖尿病、甲状腺等慢性疾病。国际标准推荐,如患者只有打呼噜,不符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或符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每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的次数15次/小时,不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不伴有白天嗜睡的情况,可嘱患者减肥、侧卧睡眠,改善上呼吸道通气,并定期随诊;当符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每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的次数15次/小时,即使不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也必须给予相应的治疗手段,以延缓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张玉焕)
 
睡觉“打呼噜”似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太司空见惯的事了,也因此不被老百姓甚至是医务人员重视。而儿童打呼噜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就更容易被家长们忽视。其实,相关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小小的“呼噜”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伤害,由于儿童尚处在身体发育的特殊阶段,打呼噜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终生的损害。那么,“打呼噜”到底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打呼噜会让孩子变丑
 
“打呼噜”时孩子是张口呼吸的,而我们人体正常的呼吸模式是经鼻呼吸。当出现张口呼吸时,经鼻呼吸就会减弱或消失,而缺少了气流“刺激”的鼻腔就会出现发育迟缓,造成鼻腔内的空间减小,从而进一步增加经口呼吸的比例,甚至出现白天不睡觉时也张口呼吸的现象。与此同时,长期的经口呼吸会造成口腔发育的异常,出现口腔顶部(也就是鼻腔底部)高拱,口腔顶的高拱会造成口腔左右径的减小,进一步造成牙床面积的减小,出现牙齿排列不齐,上牙前突等表现。此外,长期的张口呼吸还会造成下颌发育不良,出现下颌窄小、后缩等表现。上述一系列的改变,最终会造成孩子面型发育的异常,影响孩子一生的容颜。
 
打呼噜会危害孩子智力
 
严重的“打呼噜”会造成呼吸的暂时停止或者是通气不足,从而引起血液中氧气含量的降低,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一旦打呼噜到了这种程度,其危害就更大了。大家知道,我们人体每个细胞的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氧气,一旦出现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减低,就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造成损害。大脑作为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在低氧损害中是首当其冲的。研究证实,低氧会造成神经系统发育的延迟,出现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下降。多项调查发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孩子较普通孩子学习成绩明显较差。此外,打呼噜带来的低氧还会造成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精神症状,来自台湾的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大约有40%~50%的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孩子会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当然,除了神经系统会受到低氧的损害外,身体的其他器官也难逃低氧的损害,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夜间尿床等。总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孩子的危害是全身性的。
 
打呼噜会影响孩子嗅觉和听力
 
打呼噜的小孩容易并发“鼻炎”“中耳炎”等病症,其原因是儿童打呼噜主要是由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引起的。腺样体是位于鼻腔后部的一团淋巴组织,其作用类似于扁桃体,儿童时期比较发达,能够帮助提高免疫力。但是,当腺样体过度肥大时就会造成鼻腔后部的阻塞,从而影响鼻腔分泌物引流,使鼻腔的自我清洁能力下降,引起流鼻涕等鼻炎症状。此外,我们的耳朵和鼻子之间有一个管道相通,称之为“咽鼓管”,这是耳朵与外界交通的唯一通道,通过这个管道的不断开放和关闭,耳朵才能保证内部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维持正常的功能。咽鼓管唯一的开口就位于鼻腔的后端,当腺样体肥大时,会造成咽鼓管的堵塞,使耳朵内形成负压,引起耳朵内积水等中耳炎的表现。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就会明显影响孩子的听力,引起传导性耳聋。
 
儿童由于咽部肌肉相对不够发达有力,通常呼噜声不会像成人那样响亮,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容易被家长忽视。那么,当孩子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时家长们就应该警惕孩子可能有打呼噜的问题呢?当孩子出现睡眠时张口呼吸,呼吸音粗,睡觉时不安稳、频繁翻身,喜欢趴着睡觉等情况时就应该仔细观察孩子是否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孩子的病情,影响其生长发育,给孩子留下一生的“遗憾”。(尹国平)
 
张大爷,今年70多岁了,近来出现夜里睡眠中大声喊叫、拳打脚踢,有时还会打到老伴身上。醒来后经常发现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并且能够回忆起自己做了噩梦,内容多为生气或受到惊吓,这种情况每月会出现2~3次。曾有一次梦中与人打架,张大爷从床上摔到地板上,手、脸、头部均受伤,嘴角处缝合5针。张大爷为此痛苦不堪,辗转就诊于各大综合医院,行颅脑CT等仅提示陈旧性脑梗死,曾服用中药及多种改善脑血管的药物治疗,均无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张大爷可能患上了“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人类睡眠由快速眼动期(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期(NREM)睡眠组成,正常情况下,REM睡眠、NREM睡眠和清醒三种状态以固定的模式循环。在某些睡眠障碍中,其中一种状态的一种或多种成分可能混入另外一种状态中,产生一种分离现象。RBD就是以丧失快速眼动睡眠期肌肉弛缓并出现与梦境相关的复杂运动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该病的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尤其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约为1%,在患有精神障碍的病人中发病率高达8%~10%。
 
RBD发生于快速眼动睡眠期,其典型形式出现于后半晚,特别是凌晨。典型的暴力性发作大约每周出现一次,但也可以连续几天每晚发作4次以上。表现为各种复杂的异常行为,动作比较粗暴、猛烈,如大笑、喊叫、哭泣、拳打、脚踢、翻滚、跳跃、反复坠床,并对同床者造成伤害等,有极少数患者甚至会出现行走或离开房间等。患者因此痛苦不已,不敢与爱人同床,不敢在别人家留宿,甚至也不敢坐火车、出差等。
 
除了伤人,临床研究发现还发现RBD就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表现,患者日后患上老年痴呆症或帕金森综合征的几率更大。一些睡眠障碍问题,如睡觉时会踢打、掀被、乱拍等都可能是大脑疾病的信号。睡眠紊乱症状出现后,10年后75%的RBD患者可能患上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等大脑疾病,25年后95%的人患病。
 
因此,一旦发现睡觉时有拳打脚踢、翻滚、跳跃等RBD症状,哪怕是第一次,也应立即就医。建议一定要找正规医院的睡眠专科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并根据这些预警来提前关注患者,早早做好心理准备,一旦发现RBD病人有老年痴呆症或帕金森综合征发病的蛛丝马迹,就及早对症处理。千万不可心存侥幸或“再等等再看”,以免出现自伤或伤人等意外。(顼晋昆)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