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药验方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参苓白术散 方药组成及作用 临床应用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0-05-19
经方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苓白术散源于宋朝政府编纂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组成:莲子、薏苡仁各9g,茯苓、人参片(现多用党参代替)、白术、山药各15g,桔梗、砂仁各6g,白扁豆12g,甘草片10g,大枣3枚。通过现代临床广泛实践,此方可治疗各种肺脾两虚类疾病,由于组方精良,效果显著,一直被广大医者尤其是中医医者所推崇。本研究对参苓白术散的临床运用进展进行概述。
 
1 方药组成及作用
参苓白术散由党参、茯苓、白术、山药、莲子、薏苡仁、桔梗、砂仁、白扁豆、甘草、大枣等11味方药组成。其中党参甘平,归肺、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气养血之效;白术苦温燥,主归脾经,补益脾气;茯苓有甘淡之性,主入脾、心经,善补后天之本,健脾止泻;甘草甘平,主归脾、胃经,补益脾气,同时也能调和诸药。上方四味药,即四君子汤,具有健脾益气之效。山药甘平,既能补三焦(肺、脾、肾)之气阴,又能固涩止泻;莲子性涩平,归脾、心、肾经,补益脾肾以止泻,补固兼顾;薏苡仁甘淡,归肺、脾、胃三经,健脾止泻;砂仁辛香而温散,具有化湿开胃、温中止泻之效;白扁豆甘温,主归中焦脾胃,健脾止泻,尤以炒用为佳;桔梗苦、平,归肺经,因其性善上行,故可载诸药上行,补益肺气;大枣甘温,合甘草既可补益中焦之气,也能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对因脾虚、肺脾两虚导致的消化科、呼吸科、儿科等疾病疗效明显。
 
2 参苓白术散的现代药理作用
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可通过修复已损伤的消化道黏膜,增强消化道黏膜的屏障保护作用,达到止泻的效果[1]。参苓白术散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小剂量可起到兴奋作用,反之则具有抑制作用,可明显缓解胃肠道痉挛,通过提高消化道对水钠的吸收,达到止泻的临床效果[2]。参苓白术散还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减轻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降低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3]。
 
3 临床应用
3.1 消化科疾病
中医认为,脾居中焦,主职运化,生气生血,滋养人体,为后天之本。脾气不足可影响精微物质的运化和转输,出现泄泻、纳食不佳等临床表现。
 
(1)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以腹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消化科常见疾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常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而腹泻型临床较为常见,属于中医“泄泻”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兼湿盛[4],故治宜疏肝气、健脾胃、化湿邪。如彭露露等[5]以参苓白术散为底方,同时加入石榴皮、补骨脂、防风、枳壳等并联合隔物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4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王红霞等[6]将运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的脾虚湿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5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解痉药口服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降低不良情绪、长远疗效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参苓白术散可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
 
(2)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疾病,内镜下黏膜颜色较淡,黏膜皱襞变宽甚至消失,病理组织学表现为黏膜腺体萎缩、减少,常伴有黏膜的不典型性增生。若未予以常规治疗可有癌变风险,属中医“胃脘痛”范畴。陈小云等[7]将60例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高岩[8]将收集的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口服治疗,治疗组予以参苓白术散联合桃红四物汤煎服,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0%(P<0.05),且治疗组能促进内镜下胃黏膜的修复。以上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且可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促进胃黏膜修复,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3)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致病因素尚不清楚的慢性、炎症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性脓性血便等,属中医“痢疾”“泄泻”等范畴。史伟等[9]收集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李莉[10]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方药(苦参、白芷、大黄炭)灌肠治疗脾虚湿盛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结果显示,患者治愈19例,显效12例,好转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1.67%,表明参苓白术散局部应用可通过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化指标,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4)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功能性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以上腹部不适、餐后易饱胀、胃脘部烧灼感等为主要表现。根据症状、体征可将其归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郭晓星[11]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以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水平、胃肠激素升高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石亮等[12]将9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促胃动力药口服治疗,治疗组予以参苓白术散联合黛力新口服治疗,疗程共28d。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患者症状、胃排空时间、血浆胃动素等方面皆得到明显改善,表明参苓白术散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不良情绪及生化指标,疗效明显。
 
3.2 呼吸科疾病
肺脾两脏关系密切,按照中医五行学说,两者属于子母关系,即脾土生肺金,故一般可通过健运脾胃达到补益肺脏的目的,且疗效确切。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不完全性可逆的气流受限,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可将其归于中医“咳嗽”“喘证”等范畴。刘正端等[13]运用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9例,与单纯运用西药组对照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指标、呼吸机耐力、5min步行最大距离等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胡涛等[14]通过中医辨证,将证属肺脾两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方药参苓白术散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改善情况及氧化应激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参苓白术散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血象指标及对呼吸机的耐受,疗效明确。
 
(2)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作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临床以咳嗽、胸闷、喘息等为主要表现,具有反复发作性的特征。叶志勇[15]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根据患者伴随症状加减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支气管哮喘的总控制率为9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00%(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王永茂[16]将86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支气管哮喘控制达3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例(P<0.05),最大呼气流量(P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参苓白术散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复发率及呼吸功能。
 
(3)其他呼吸科疾病参苓白术散除治疗肺部常规疾病外,也可运用于其他肺部疾病的治疗。王福民[17]将160例迁延性肺炎分为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85例)。两组患者根据药敏结果口服相应抗生素,同时对症治疗兼症,治疗组加服参苓白术散、肌内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胡雪原等[18]将符合要求的150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根据药敏结果口服对应抗生素,观察组加服参苓白术散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TNF-α等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以上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对迁延性肺炎、老年性肺炎症状的缓解效果确切,且有利于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3.3 儿科疾病
生长发育阶段的小儿,年纪越小,其发育速度越快,故而对营养物的需求多于成年人。但小儿脾胃常不足,明代医家万密斋在《育婴家秘》中提到:“血气未充,肠胃脆弱。”故小儿常因运化不足导致小儿泄泻。同时,小儿肺脏娇嫩,皮肤腠理较疏松,易受外邪所侵,产生肺系相关疾病[19],如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王建华等[20]将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11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14d后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降低药物依赖性、复发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黄鹤[21]通过辨证分析将脾胃虚弱的腹泻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常规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单纯口服中药参苓白术散(根据不同年龄予以不同剂量)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激素血管活性肽(VIP)、神经肽Y(NPY)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张红燕[22]将符合小儿呼吸道感染诊断的198例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100例)和西药组(98例)。中药组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西药组根据患儿病因的不同口服相应西药治疗。结果显示,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83.70%(P<0.01)。以上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治疗儿科疾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血浆生化指标及药物依赖性。
 
4 小结
参苓白术散治疗消化科、呼吸科、儿科疾病优势明显,并取得较大进展,拓展了运用范围。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方面,现代药理及具体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缺乏一定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在治疗时多数情况仅限于对临床疗效的简单观察,部分临床研究缺少对照组,或对照组设立较简单,且缺乏统一的中医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给相关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带来困难,难以从客观层次评定其临床疗效,对现有的治疗经验和水平不能进行科学评估,不能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我们应加强对参苓白术散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揭示参苓白术散治疗消化科、呼吸科、儿科疾病的本质。临床应用方面,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确定具体治疗大法,有效运用参苓白术散,解除疾病带来的烦恼。期望通过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不断临床实践,参苓白术散的临床应用得到大力推广。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许飞 赵芳昭 马少华 王静茹 韦光红
安徽省蒙城县中医院
Tag标签: 参苓白术散(1)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