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药验方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高热温热病 高烧不退烦渴多饮 白虎汤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12-09
高热大渴多见于各种温热病中,表现为高热(体温在39℃以上)和大量汗出同时出现,伴见面赤、烦渴引饮、口舌干燥,脉洪大有力,中医称之为阳明经热盛。
 
中医学认为,引起高热大渴的病因为外感寒邪,入里化热,迫津外泄,属气分实热,因热邪炽盛,故见壮热面赤,内热熏蒸,迫津外越,则见大汗出,热灼胃津,则见烦渴引饮。常以《伤寒论》之白虎汤治疗。
 
组成 生石膏100克,盐知母15克,粳米30克,甘草10克。
 
功用 滋阴降火,清热生津。
 
主治 高烧不退,出汗较多,烦渴多饮。
 
组方依据 阳明热盛是临床上常见重证。多由卫顺传入气分,亦有直接发于气分而为阳明热证者。此乃邪盛正旺、邪正交争、里热蒸腾、热盛阳明胃经所致。属卫气营血辨证的气分证,其病机为阳明经热炽盛,病变部位在阳明胃经。
 
常见症状为壮热、恶热、面赤、汗大出、心烦、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而燥,脉洪大或滑数。治宜辛凉清热,滋阴降火。药用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气分,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泄肺火而透肌热;知母苦寒,滋阴降火,清泄肺胃之热,质润以滋胃燥而止渴,知母与石膏相配,一清一滋,有清热保津、滋阴润燥、清热除烦之效;粳米养胃护津,养胃和中,以防大寒之剂损脾伤胃;甘草解毒泄热,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生津、固表敛汗之功效。
 
医案
 
陈某某,男,18岁,2011年7月21日初诊。
 
因高烧2天来诊。主诉傍晚剧烈运动时大汗淋漓,随后用温水沐浴,浴后久处风扇旁贪图乘凉,至夜半出现高热,体温39.8℃,伴见头身疼痛,到附近诊所就诊,予口服扑热息痛2片,肌肉注射退热针(不详),返家后出汗较多,头身疼痛缓解,热势渐退。次日发热如故,再次去诊所服药打针治疗,大汗后热退,数小时后体温又可升至39℃以上。刻诊见患者面色潮红,口唇欠润,头汗身汗较多,时测体温38.2℃,伴见头痛、恶心、咽喉不利、小便灼热,舌质红,苔白,中央稍厚腻,脉滑数。化验血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内。依据舌脉症状辨证,属于汗后腠理疏松,吹风贪凉,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迫津外泄。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固表,辅以化浊降逆。方用白虎汤加味治疗:
 
处方:生石膏60克,盐知母15克,广藿香15克,姜半夏15克,滑石30克,甘草10克,粳米30克。取药4剂,嘱其水煎2次,取汁混合,分2次温服。并嘱其多喝温水,饮食清淡易消化。
 
2011年7月25日二诊服上方1剂后热势未再升高,2剂热势平稳,诸症息减,停药一天,唯头身汗多、口干欲饮,舌质红,苔薄白,脉细。考虑大热大汗,必伤及气阴,气虚失固,则头身汗出,阴津不足,则口干喜饮,又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以益气固表,养阴润燥,提高免疫,增强体质。
 
处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麦冬15克,浮小麦30克,炙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按 《伤寒论》白虎汤主治伤寒阳明热盛,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口舌干燥,大汗出,脉洪大有力。临床中凡是高热不退者,均可服用。(刘荔)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