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逛中药房,置身中药好闻的味道,有虚幻感。仿佛一直跟人约会,无须落实到婚姻,自适又淡定。许多中药都和我们隔着一层光阴,明晃晃的,惹人流连。 说起既平民又经典的中药,恐怕非六味地黄丸莫属了,据说它既能补肾阴,同时还能调整阴阳平衡。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六味中药组成。据说六味中的君臣佐使,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把它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至。 不久前,西安生物医药科技学院中医药传承学院院长郑怀林告诉我们一个关于六味地黄丸的前世故事。 六味地黄丸脱胎于“医圣”张仲景的名著《伤寒杂病》。随着岁月的演变,宋代名医钱乙把它研制成经典小儿方留存下来,在钱乙著作《小儿药证直诀》中,他把《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肉桂、附子而成,共有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六味中草药,取名地黄圆(丸),用来治疗小孩子先天不足、发育不良、“五迟五软”等症,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六味地黄丸逐渐应用于成人,治疗肾阴虚出现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消渴等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六味地黄丸由此逐渐从儿科淡出,成为滋阴补肾的千古名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更不清楚是哪位“养生大师”“权威专家”或者是什么药商广告,将“六味地黄丸”渲染成万能的补肾良药,令许多百姓对其趋之若鹜,对其补肾功效深信不疑,不管什么病症,不论年长年少,都认为自己“肾虚”而服用“六味地黄丸”,以至于到了今天,服用“六味地黄丸”竟成为一种时尚。 郑教授指出,从药方的组成来看,六味地黄丸是能达到三阴同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的效果,其中熟地黄可以补肾阴;山茱萸则是肝肾同补,通过补肝来达到补肾的目的;山药能健脾益肾,通过健脾来补后天。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只适用于阴虚患者,阳虚者就不适用了。 因此,明显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例如,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者,就不适于吃六味地黄丸,可以选择治疗肾阳虚的金匮肾气丸。另外,中医认为,肥人多湿,湿则困脾,因此,形体偏胖的人也不可以随便服用六味地黄丸“进补”。健康人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就不需要长期服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