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前列腺疾病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关于精室 慢性前列腺炎综合治疗方法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11-20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学精浊、淋病、血精、白淫等范畴,是男性常见多发病之一,以排尿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滴白,生殖区隐痛,腰骶部、会阴部和睾丸坠胀为主要表现,症状复杂,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并发症较多,老年患者常与前列腺增生症相伴。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难治性疾病。西医、中医治疗本病各有特色,有一定的疗效,现代医学治疗以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α受体阻滞剂、氧自由基清除剂及微量元素等药物为主,中医有中药内服和外用、针灸、按摩等方法。尽管中西医治疗方法较多,但均有见效慢、易复发的不足,也均无特效和长效的疗法。本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幸福指数,而且影响男性的生育。笔者在对本病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应用针刺、拔罐、刺血和自我按摩的综合疗法,经多年临床观察疗效肯定,介绍如下。

1  关于精室
 
精室又称为精宫、精胞、精房、男子胞,包括西医学的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输精管等男性内生殖系统多个组织、器官,可见前列腺为精室的一部分。关于其解剖位置,明代张景岳《类经附翼·三焦包络命门辨》记载:“夫所谓子户者,即子宫也,即玉房之中也,俗名子肠,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当关元气海之间,男精女血,皆存乎此,而子由是生,故子宫者,实又男女之通称也。”《类经》十五卷“疾病类四十六移热移寒”云:“胞,子宫也,在男则为精室,在女则为血室”。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冲脉分寸歌云:“胞中者,谓男女丹田之通称也。在女子谓之女子胞,在男子即精室也。”清代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论“男女天癸”曰:“男子之胞,名丹田、名气海、名精室,以其为呼吸之根,藏精之所也。”即精室可生精、化精、藏精、泄精、施精。前列腺所分泌的前列腺液为人体精液的组成部分,且参与到精室生理活动的过程中。
精室与奇经八脉中冲、任、督、带脉的关系密切。《灵枢·五音五味》曰:“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王冰整理《素问》认为,冲、任、督三脉皆始于胞而出于会阴,即“一源而三歧”;带脉起于腰中,维系胞宫(包含精室)而主束诸脉,故有“冲、任、督皆络带脉”之说。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调经》云:“血海者,即冲脉也,男子藏精,女子系胞。”
 
精室的生精、化精、藏精、泄精、种精功能还与脾、肝、肾、心的功能息息相关。脾主运化,又为气血生化之源,精血互化,精由血化而成,故精室的化精、生精功能与脾相关。脾又主统血,精血互存,故精室的藏精功能还与脾相关。肺主肃降,又主通调水道,故精室的泄精与肺相关。肝主藏血,又主疏泄,故精室的藏精、泄精与肝相关。肾主藏精,又主生殖,故精室的生精、藏精、种精功能与肾相关。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室的藏精、泄精、种精与肝、肾密切相关。心主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又主血脉的运行,精血互存、互化,故精室的生精、化精、藏精、泄精、种精与心相关。前列腺为精室的一部分,前列腺的功能有赖于精室功能的正常发挥。
 
2  病因病机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是多方面的,历代医家认识不一,且在不同病程中还有变化。
 
《黄帝内经》认为与湿邪、中气不足有关。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灵枢·口问》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诸病源候论》卷三“虚劳候”云:“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尿闭、尿赤、尿痛、尿有余沥、阴囊潮湿、小腹拘急等为肾虚所致,但夹杂有实证的症状。《诸病源候论》卷六“解散热淋候”云:“肾主水,水行小肠,入胞为小便。肾虚则小便数,热结则小便涩,涩则茎内痛,故淋沥不快也。”尿频为肾虚,尿急、尿痛、尿有余沥为热结。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曰:“心动于欲,肾伤于色,或强忍房事,或多服淫秽方,败精流溢,乃为白浊。”阴虚火旺亦是湿热成因之一。程钟龄《医学心悟·赤白浊》云:“浊之因有二种,一由肾虚败精流注,一由湿热渗入膀胱。”认为浊证病因为肾虚和湿热。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论述淋浊:“精浊者,盖因损伤肝肾而致,有精瘀、精滑之分”;其卷六论述郁证:“阳坠入阴为淋浊,由情志内伤,即为阴虚致病。心藏神,神耗如愦,诸窍失司”。叶天士认为精浊为肝肾损伤,有虚实之分;而淋浊为阴虚火旺而致,但与心神失养、神不守舍相关,出现前阴的尿频、尿急、尿痛、尿有余漓、遗精等症状。
 
 现代医家对本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鲍严钟经验,他认为以痰、湿、瘀阻为主因,常兼肝郁、肾亏、脾虚。宾彬认为湿浊留恋、虚实夹杂是常见病机,湿浊形成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脾虚湿阻是其最重要的病机。高兆旺等认为若湿热病邪下注精室,久则精室痹阻,流动之精停而为浊,清浊相混,流出精窍,则为精浊,故主要病机是精室痹阻。总结李海松经验,他认为前列腺位居下焦,湿热毒积瘀结,聚而不散,加上内外因素,反复发作而久病入络,精室脉络瘀阻,败精瘀浊与湿热互结贯穿于整个病变过程。徐福松认为本病常见的原因是忍精和感染,而肾亏于下,封藏失职;败精瘀浊,湿热下注,精室被扰,精关不固为主要病机。
 笔者在综合各医家观点的基础上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湿热外邪侵袭下焦,蕴积膀胱,久而不去,肾虚邪恋;或脾失健运,运化失常,湿热、湿浊内蕴,流注于下焦,郁结于精室;心神不安,欲动不旺,隐曲不得,或肝气郁滞,精液疏泄不利,致败精郁滞精室,蕴久酿成湿毒;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肾气虚不能固摄津液,肾阳虚不能温煦精室,而致水液停滞膀胱,影响到精室,且久病入络,而发生精室瘀滞、增生。即病位在前列腺,与脾、肾、肝、心、肺及膀胱、睾丸、附睾等脏腑、器官相关;脾肾亏虚是本,湿热外邪、湿浊、瘀毒阻滞精室是标,但本虚标实贯穿本病的整个过程。
 
3  综合治疗方法
 
3.1  针灸处方   第一组取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委中、承山;第二组取头面部的百会,上肢的列缺、支沟、温溜,腹部的气海、关元、大赫、天枢、水道、归来,下肢的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公孙、太冲。其中列缺、支沟、温溜、承山、太溪称为“二便同调五穴”。先俯卧位,针第一组腧穴;再仰卧位,针第二组腧穴;每周针刺2~3次。第一组腧穴的肾俞、三焦俞、关元俞、膀胱俞,施提插或捻转补法;委中、承山施捻转泻法。第二组腧穴的百会、列缺、温溜、气海、关元、大赫、太溪、公孙、太冲施捻转补法,支沟、天枢、水道、归来、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施提插或捻转泻法。在得气的基础上施补泻法,施提插补法即重插轻提6次,提插泻法即重提轻插9次;捻转泻法即向右用力捻转6次,捻转补法即向左用力捻转9次。腹部腧穴不留针,其余腧穴留针20 min。

3.2  刺血加拔罐处方   每次选择一个刺血处方,三组交替使用,每周2次。刺血处方一:取大敦、隐白,先行按摩2 min,再消毒,后以三棱针或一次性采血针点刺放血3~8滴。刺血处方二:取委中及其周围,视其血络明显处,用一次性采血针点刺出血,然后拔罐。刺血处方三:取次髎,先用指揉法按摩1 min,再用一次性采血针点刺出血。刺血后拔罐。拔罐腧穴取膻中、中脘、关元、天枢、章门、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先腹部,后背腰部,闪火法拔罐,留罐3~5 min,3~5天1次。

3.3  自我按摩处方   教会患者每晚睡前在家自行按摩。取任脉的神阙穴(肚脐),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摩腹5 min;再取肾经的商曲、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胃经的天枢、大巨、外陵、水道、归来,脾经的大横、腹结、冲门,施按揉法、点按法5~10 min;最后取任脉的会阴穴及其周围,施按揉法2 min。之后,调匀呼吸,慢慢鼻吸口呼,驱除杂念,自然入睡。

4  讨论

4.1  治疗顽疾  多经多穴多法  本病多迁延日久,疗程较长,故选取多经的多个腧穴,针刺、刺血、拔罐、按摩等多种方法并用,方能取得较好疗效。在腧穴配伍方面,选穴原则有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和循经选穴,配穴方法有上下配穴法和前后配穴法。近部腧穴,前有气海、关元、大赫、天枢、水道、归来,后有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次髎;远部腧穴有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公孙、太冲、委中、昆仑、大敦、隐白。
 
 辨证选穴方面,中脘、足三里、公孙和胃健脾;百会、气海可益气升提、固摄膀胱之气;神阙、气海、关元、大赫、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商曲、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温肾益肾;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委中清热祛湿;天枢、水道、归来、足三里、三阴交、公孙健脾利湿;三阴交、太冲活血化瘀;水道、大肠俞、小肠俞、次髎、阳陵泉清热解毒;章门、大横、腹结、冲门软坚散结。
 循经取穴主要依据《灵枢》与《素问》中经脉、经别、经筋的循行,如《灵枢·经脉》记载:“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肝足厥阴之脉……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入毛中,过阴器”;“肾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胃足阳明之脉……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均循行到小腹部、阴器。《素问·骨空论》记载冲脉、任脉、督脉均起于小腹部,即“一源而三歧”,具体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而督脉为病,“不得前后”,或“癃”。《灵枢·经筋》记载,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足阳明之筋、足太阴之筋“聚于阴器”,足少阴之筋“结于阴器”,督脉“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特别是足大趾为足厥阴、足太阴两经的起始处,足大趾与生殖关系密切,故取大敦、隐白。
针刺诸穴,施补泻兼施的手法,既扶正又祛邪,标本兼治。大敦、隐白、次髎、委中刺血,可以提高清热、利湿、活血、解毒的功能。膻中、中脘、关元、天枢、章门、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为俞募配穴法,施拔罐法,为扶正治本之法,能从整体上调整五脏功能,进而促进膀胱、前列腺功能的恢复。按摩小腹部、会阴部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能,对于改善局部坠胀感效果明显。睡前按摩,既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更可起到安神、助眠作用。

4.2  针药结合  增强利湿功效  患者会阴部、睾丸坠痛感、尿后滴白或尿道脓性分泌物症状常难以短期内祛除,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惑,甚至造成精神负担。日久则见精神萎靡不振,伴有尿道口疼痛、会阴部隐痛、阳痿、早泄等性功能异常,甚至不育。为提高疗效,配合服用四妙勇安汤加白花蛇舌草、淡竹叶,处方:白花蛇舌草20 g,金银花15 g,玄参10 g,当归10 g,甘草梢10 g,淡竹叶6 g。两日1剂。白花蛇舌草利尿除湿、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金银花清热解毒,二药重用为主药;当归活血化瘀,玄参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清解百毒,淡竹叶善清热除烦、生津利尿。诸药合用,既能利尿清热,又能活血解毒,通过利尿以祛湿、利湿。玄参、淡竹叶能生津滋阴,避免利尿之弊。淡竹叶、甘草梢趋于下行,对会阴坠胀、尿道口不适者尤为适宜。
 
4.3  二便同调  治疗尿频尿痛  本病患者尿频症状多难以完全去除,且伴有尿道口的疼痛不适,时轻时重。尿频但尿量不多,夜间尤甚,其中45岁以上的患者多兼有前列腺增生。尿频、尿痛主要责之于肾、三焦、膀胱、肺。《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阐述了肾、三焦、膀胱的生理功能。《灵枢·本输》云:“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阐述了三焦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膀胱的关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灵枢·四时气》云:“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阐述了三焦的病理。张仲景将“三焦”作为部位与症状相联系,华佗《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认为:“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即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具体阐述了三焦的功能,强调了三焦气的重要性。张元素在其《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中作了补充,并提出了三焦虚实标本用药式。刘河间提出“治消渴分三焦”之说。可知,医家对脏腑病证方面均注重三焦的治疗。津液的代谢与肺的通调水道功能相关,《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从上可知,尿液之生成、排出有赖于肾之气化功能、三焦的主气和主水道功能、膀胱的固摄功能和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治疗尿频、尿痛时“二便同调”,取“二便同调五穴”,即肺经的列缺、三焦经的支沟、大肠经的温溜、膀胱经的承山、肾经的太溪。
  何谓“二便同调”?即在治疗大便或小便异常的症状时,要二便同时调理,因为大小便在生理和排泄程序上密切相关,人在如厕时要么先小便,接着大便而出;要么先大便,接着小便而出。此法的灵感来源于一例顽固性尿潴留患者。曾治疗一例腰椎手术后尿潴留患者,经过针刺利尿的穴位如阴陵泉、三阴交、水泉、涌泉等,尿即排出,但拔掉尿管后即复发,需要再次插尿管;反复多次,离不开导尿管。认真思考后,针刺增加通便的穴位如支沟、温溜、承山,治疗3次即拔掉尿管,未再复发。据此经多次实践总结出“二便同调五穴”。列缺为肺之络穴,联通肺经和大肠经;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任脉行于人体前正中线上,列缺益肺气以通调水道而调整小便的排泄功能,肃降肺气以调整大肠的传导功能,治疗尿频、尿急、尿痛、遗尿、癃闭诸症。支沟为三焦经的经穴,调理三焦而通利二便,治疗尿频、尿急、尿痛、遗尿、癃闭、便秘、泄泻、痢疾。温溜为大肠经的郄穴,大肠经脉气深聚之处,可调理大肠的传导功能,治疗便秘、泄泻、痢疾证。承山为膀胱经的腧穴,膀胱经别“别入肛中”,施捻转泻法以理气活血通便,擅于治疗便秘、泄泻、霍乱、痢疾、痔疮。太溪为肾经的原穴、输穴,《素问·水热穴论》云:“肾者,胃之关也。”《灵枢·本输》云:“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故太溪有补益肾气、温煦肾阳、调理二便的功能,治疗二便异常的多种病证。

4.4  消除顾虑  调理饮食起居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是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客观指标,细菌培养是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依据,多种因素均可影响检测结果,如久坐、饮酒、骑车、憋尿、性生活、前列腺按摩、取标本前外阴消毒不严格等。有些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但前列腺液常规中白细胞的数量却持续不降或不能完全消失,应该考虑上述因素。有些患者多次检查,前列腺液常规中白细胞增多,细菌培养结果不同,但是自身感到没有明显的症状,这时应该考虑上述影响因素。但对于检查结果感到焦虑的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同时嘱其禁大量饮酒、长时间蹬车、久坐和熬夜。对于已经获愈或接近获愈的患者,也要进行约6周的调理:以薏苡仁适量熬粥,每周3~4次,食疗祛湿;太子参、人参各50 g,水煎,多量饮,每周2次,健脾利湿,扶助正气,预防复发。
 
 总之,慢性前列腺炎病位在精室,多由湿热外邪侵袭下焦,或脾失健运,或肝气郁滞,或肺肾气虚而致。脾肾气虚为本,湿热外邪、湿浊瘀毒阻滞精室是标。治疗上取多经的多个腧穴,选穴原则有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和循经选穴四种,配穴方法有上下配穴法和前后配穴法,并灵活运用针刺、刺血、拔罐和自我按摩四种方法,而针药结合、二便同调则可提高疗效。
 
[作者简介]张永臣(1966-),男,江苏丰县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针灸学经典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
编者按:该文刊载于《山东中医杂志》2017年11期,完整原文见链接。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