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胃肠病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呃逆治方 旋覆代赭汤 乌梅丸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6-24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如持续不断,发作超过48小时或对某些疗法无效时称顽固性呃逆,须用药治疗,始能渐平。李佃贵临床中灵活运用《伤寒论》经方治疗顽固性呃逆,取得较好的疗效。
 
  旋覆代赭汤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第161条,伤寒病经汗、吐、下各法的治疗,虽然寒邪已解,但胃气已虚弱,未能自和,升降失调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闷堵,时时噫气而痞闷不得除去,此为胃虚气逆证,此汤降虚气之逆而和胃安中。临床上广泛的晚期癌症患者及一部分早、中期癌症患者放、化疗后常常出现顽固性呃逆,多为邪实正虚,病深及肾,耗伤中气,损及胃阳,使胃失和降而发生呃逆,灵活应用本方疗效显著。
 
  典型病例 张某,男,56岁。呃逆频作2个月余。2个月前因原发性肝癌放疗术后出现呃逆,始则发作较轻,未作特殊治疗,后渐渐发作频繁,甚至连续发作,妨碍呼吸,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现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有时呕吐,全身乏力,腹部胀闷,纳呆,反酸,心烦,夜寐不宁,大便干结难排,3天l次,舌淡、苔薄白,脉细弦。证属胃虚肝乘、胃失和降、胃气不下行而上逆动膈。治拟镇肝降逆止呃。方选旋覆代赭汤加减。药用:旋覆花20克(包煎),代赭石、生龙骨、煅牡蛎各30克(先煎),柿蒂15克,党参30克,姜半夏20克,大枣15克,生姜3片,炒枣仁20克,厚朴15克,芦荟10克。水煎服,1日1剂。药进1剂,呃逆明显改善,3剂后,呃逆基本不作,5剂呃逆已止。
 
  旋覆代赭汤是治疗胃虚气逆经验方,以旋覆花下气除痰,咸能软坚,以治心下痞硬为主药;张锡纯云:“阳明胃气,以息息下降为顺,而降胃之药,实以石为最效。”故以代赭石重剂而镇浮逆之气为辅;生姜、半夏辛降以除痞逆之气;人参、大枣甘能缓中,补胃气之虚弱,共为佐药;甘草甘缓入胃,补虚安中为使药。胃虚得补、痞硬得散、逆气得降、浊降轻升、诸症均除。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龙骨、煅牡蛎起到质重善降之功能,柿蒂协旋覆代赭降逆止呃,纵观全方,既能镇静、降逆、止呃,又能补养脾胃,扶助已伤之中气,本方具有止呃特殊疗效。注意本方适用于胃虚气逆而致的心下痞硬。大便泄泻者禁用。
 
  乌梅丸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第338条,乃厥阴病之主方,古人主要用于蛔厥,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之下利,后人逐渐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厥阴乃阴尽阳生之处,阳气始生而未盛,最易受邪气而损其始萌之阳,造成肝阳虚弱、失其敷和、疏启条达之性。肝主冲,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肝阳虚,冲气上逆于胃,胃气上逆,呃逆不止。乌梅丸补肝阳,复其固冲之职,冲气之逆自然敛降而呃自止。
 
  典型病例 杨某,男,63岁。呃逆频作1月余。一个月前自觉有气从小腹上攻,攻至腹则腹胀、胸闷气短、心中烦热、易怒、全身无力,继则频频呃逆、不能自止。舌淡、苔薄白,脉沉弦无力。证属肝阳虚衰,冲气上逆。治以补肝阳、平冲降逆。方选乌梅丸加减。药用乌梅6克,炮附子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干姜5克,川椒5克,细辛4克,沉香4克,桂枝12克,当归12克,党参12克,黄连8克,黄柏4克,水煎服,1日1剂。此方加减共服21剂,诸症渐愈。
 
  冲脉隶属于肝肾,肝阳虚,冲失镇摄,冲气上逆,干于胃,胃气上逆动膈出现呃逆。尤在泾云:“积阴之下必有伏阳。”郁火之热上冲,则心中烦热。乌梅丸以桂、辛、椒、姜、附等温煦肝阳,以助升发,连柏化其阳郁之热,寒热并用,调理阴阳,人参补肝之气,当归补肝之体,乌梅敛肝之气,诸药配伍应用补肝之阳,肝平冲降,呃逆自止。临床上辨为肝阳虚者甚少,凡见弦而无力之脉,又兼厥阴证中一、二症者,即可辨为厥阴证,主以乌梅丸,疗效颇佳。谨守病机,别有一番境地。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第149条:“……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此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汤证误行泻下,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错杂,而成心下痞。痞者,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谓;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今中气虚弱,寒热错杂,遂成痞证;脾为阴脏,其气主升,胃为阳腑,其气主降,中气既伤,升降失常,故上见呕吐、吐涎、呃逆、下则肠鸣下利。
 
  典型病例 何某某,女,56岁。患呃逆半年余。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查电子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现见呃逆连声、声短而频、冲逆而出,心下满闷、按压不痛,伴反酸、恶心、纳差、大便稀、舌红、苔薄黄微腻、脉弦细滑。证属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于中焦。治以和中消痞、降逆止呃。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姜半夏12克,黄连12克,黄芩10克,干姜6克,党参15克,瓜蒌15克,陈皮12克,竹茹9克,生石膏20克,鸡内金15克,枳实12克,广木香9克,丁香10克,杮蒂15克,水煎服,1日1剂。药进1剂,呃逆明显改善,5剂后,呃逆基本不作,14剂呃逆已止。
 
  顽固性呃逆患者症状,多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止。其病机多为病邪久留不去,致脾胃升降失调,清气不升,浊气滞留,寒热错杂,互结于中焦,以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之半夏泻心汤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方中芩连之苦寒降泄以除其热;姜夏之辛温以开其结而散其寒;参草甘温益气,以补其虚,使清气得以上升,浊气顺利下降,则呃逆自止。
Tag标签: 呃逆(25)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