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cctv10节目视频2022年8月2日晚上17:25分播出《应急自救指南-地震(下)》关键词:曲国胜,地震安全区域,如何营救其他人,应急避难场所
地震之后,跑多远才到安全区域?应急避难场所都能提供什么?如何营救其他人?
曲国胜,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总工程师,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员,我国城市地震灾害防御和地震应急救援的推动者之一。
地震之后,逃生需要跑多远?
地震之后,受损楼房如果已经倾斜就会有坍塌的风险。按照一层楼3米高来计算,一栋6层的受损建筑大概楼高20米,那么它倒塌后影响的范围就是20米×1.5倍=30米,也就是说至少要跑到30米之外的区域才相对安全,越远越好。
楼房较为密集的区域,在逃生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观察周边环境,并且评估周围其他建筑物倒塌的可能性。
地震之后,逃生怎么选方向?
地震之后,建筑物的损坏有一定规律。从地震灾区外部走到地震灾区再到极震区,房屋损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如果发现建筑物倒塌且破坏非常严重,说明靠近了地震的地表破裂带。所以,震后应该向着房屋破损较轻的方向逃生。
震后成功逃生后该去哪儿?
一般来讲,重大灾害发生后的10个小时是较为混乱的状态,应该先进入应急避难场所。绿地、公园等一般都有这样的标识牌,可以为受灾人员提供紧急避难。
这些应急避难场所配备了应急避难相应的生活服务设施,同时一些物资也会在这里集中发放。找到身边的应急避难场所,当突发性灾害来临时,可以快速避险逃生。
专家提示:山区震后疏散要避开滑坡体和河谷。
震后如何营救他人?
发现受困者,要留下标记
《国际搜索与救援指南》里规定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现场救援标识符号体系。救援人员通常用红色等较为醒目的颜色在发现受困者的地方做标志。
如何搜寻、救助受困者?
2008年国际上首次提出进行“第一响应人”的培训。大量的社区和校园、企业等相关人员在参加了第一响应人的培训之后,一旦遇到突发灾害事件,他们可以在现场快速组织人员进行自救、互救。
第一响应人如何培训?
专家提示:发现被困者,做出标记,同时要安抚伤员。切记,长期被困者不能大量饮水。
救援现场往往情况复杂,如果救援人员较多,搜救过程中呈半弧形或一字形排开,这样可以覆盖整个倒塌的废墟,确保无遗漏。
人工搜索救援时,要求周边要安静,这样才能更好地听清楚受困人员的声音。除了人工搜索,专业救援队伍还有仪器搜索、综合搜索和犬搜索等方式。
健康之路20220802:地震安全区域,如何营救其他人,应急避难场所
|